自蔡河之陳州
扁舟去鳧雁,川路正龍蛇。
日色暝如午,風鳥端復斜。
漸漸過隴麥,短短被堤花。
涕淚元無極,那堪視物華。
扁舟去鳧雁,川路正龍蛇。
日色暝如午,風鳥端復斜。
漸漸過隴麥,短短被堤花。
涕淚元無極,那堪視物華。
我乘扁舟前行,與野鴨大雁相伴,河川水路蜿蜒如龍蛇。天色昏暗如同正午,風勢勁吹鳥兒歪斜著飛行。漸漸地經過了田隴上的麥子,堤岸上的花朵短短地開放著。我的淚水本就流個不停,哪里還能承受觀賞這美好的景物。
扁舟:小船。
鳧雁:野鴨和大雁。
龍蛇:形容川路蜿蜒曲折。
暝:昏暗。
端:正。
隴麥:田隴上的麥子。
被:覆蓋。
元:本來。
物華:美好的景物。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從蔡河前往陳州的途中,可能遭遇了一些人生挫折或家國變故,內心充滿哀傷,在旅途的所見所感觸發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內心的哀傷悲愁。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將旅途景色與自身情感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自然的敏銳觀察。
星初渡,月乍吐。悶酒斟殘留不住。語聲低,淚痕齊。幾回欲別,此際離離。依。依。
行不免,情何遣。衣帶長江天樣遠。百般憂,兩邊愁。無聊夜月,有恨清秋。休。休。
清宵不能寐,起坐發哀吟。明月照高樓,浮云起層陰。百年宇宙內,慷慨憂思深。所思亦何似,世故萬感侵。四時更代謝,光景易銷沉。丈夫志事業,念此那能禁。美人隔秋水,傾想遺嘉音。報酬愧無侶,擬托雙南金。
月明姜被寒,掩映成獨宿。天涯若飄泊,念我親骨肉。春風吹荊花,負此正芬郁。慈闈奉晨昏,不得共粟菽。憂來浩無端,清淚動盈掬。蕭條鹡鸰詩,展卷不忍讀。嗣音久疏曠,引睇佇雙足。明發當有至,燈花結新綠。
美人生南國,麗質耀目明。與我結綢繆,執手瞻三星。并綰同心結,雙吹紫鸞笙。中道忽暌違,迢遞京國行。繆通金閨籍,欲去羈功名。空齋耿思憶,我豈如長卿。遙遙天涯夢,落月屋梁停。愧無縮地術,黯然傷我情。
楊朱泣岐路,墨翟悲素絲。習染當自擇,去適慎所之。流光俯仰中,昨者非今時。請看桃李花,倏忽成空枝。努力崇令德,研精寄幽詞。少壯一無能,老大徒嗟咨。仙人不可學,漫托餐玄滋。落日不返照,逝水無回期。古人賤尺璧,此語當三思。
肅肅風振葉,冥冥雨翻盆。羈人悄無事,兀坐掩重門。朱炎何有哉,暫得免蒸燔。澄神任偃仰,澹默靈臺暾。簡冊有真趣,幾席無囂煩。興來發嘉句,亦復開清樽。落魄澆愁腸,經營役吟魂。須臾華月上,耿耿依黃昏。薿薿庭下樹,小結濃云屯。放情六合外,飄飄凌紫氛。
丹書大圣初元,
白發先朝遺老。
浪言鐵筆猶存,
不覺玉山自倒。
昨日春風花滿山,
回頭秋葉錦斑斑。
終年竊祿慚憂寄,
何事遲留久未還。
重巒疊嶂巧縈紆,中有汪汪萬頃湖。山色水光相映發,清輝含處妙難摹。
平生酷愛水浮天,每到東湖意豁然。要識此湖功利溥,旱時無限蔭民田。
千竿緣竹一灣溪,掩映禪房繞曲堤。
煙濕翠園花隱隱,云深碧澗草萋萋。
無營祇覺幽懷曠,自在惟聞好鳥啼。
清磬數聲人去也,詠歸還過畫橋西。
二千年前公案,今朝重為提撕。
同住大光明藏,無修無證無為,腦后依前欠一槌。
離亭人散,折不了、柳絲垂綠。盡桃花、飛盡故枝,緣終難續。
雁影更沈湘岸月,鹍弦誰奏燕臺筑。只空山、剩得老青蓑,掘黃獨。
汗青照,文山福。紫芝采,商山祿。但荒草侵階,脩藤覆屋。
井底血函空鄭重,知音誰與挑鐙讀。問杜鵑、何日血啼乾,商陸熟。
大府夜下帖,吏人晨到鄉。紛紛帶鋸鑿,閭里咸驚惶。
不知吏何忽,聲云官取樟。東村老翁家,禍將及蕭墻。
置酒款吏語,但求吏致詳。往時溪壑間,林木頗郁蒼。
不少百年物,最下千尺強。老干飽霜雪,夕陰生夏涼。
其上巢鸛鶴,其下蔭牛羊。比年官盡取,一一殘斧斨。
慘澹風云變,彌望沙土荒。此木得不伐,因緣屋側藏。
非敢與吏抗,崩壓愁棟梁。吏去無空手,饋乏金錯囊。
然眉急暫緩,剜肉心用傷。方今世清晏,萬里波不揚。
艟?備巡哨,歲修自有常。何以竭山谷,購求動千章。
嚴令禁盜斫,寸板勞周防。邱山萬牛力,日令田功妨。
官得亦有限,吏兇不可當。不見東海頭,風雨臥艅艎。
愛爾篇章好,臨風見古人。
詎無千載目,日益故鄉貧。
白發慚滫厚,青鐙拭蠹頻。
嗟余亦寥落,執手倍傷神。
片石飛來入品題,
曲欄池上爾偏宜。
老懷易得生歡喜,
冷面相看又賦詩。
南峰臨煙霞,勝與石屋雙。
不知珊瑚枝,何意親僧窗。
垂垂十年別,洞口今再逢。
我鬢已辭玄,心猶思吸江。
天柱峰前又一區,
已聞松菊漸荒蕪。
近來更草歸田賦,
敢以無功戀左符。
早潮晚汐打城門,玉漏聲催銅鼓喧。百貨均輸成劇邑,五方風氣異中原。舵舟輿轎山川險,帕首靴刀府帥尊。今古茫茫共誰語,越王臺下正黃昏。
手挽三江盡北流,寇氛難洗越人羞。黃巢毒竟流天下,陶侃軍難進石頭。鋌鹿偶然完首尾,爛羊多賴得公侯。欃槍掃盡紅羊換,從此當朝息內憂。
際海邊疆萬里開,臣佗大長信奇才。平蠻看豎擎天柱,朝漢同登浴日臺。南極星辰原北拱,東流海水竟西回。喁喁鶼鰈波濤阻,獨有聯翩天馬來。
慷慨爭揮壯士戈,洗兵竟欲挽天河。苦煩父老通邛笮,難禁奸民教尉佗。襖廟火焚氛更惡,鮫人珠盡淚猶多。紛紛和戰都非策,聚鐵雖堅奈錯何!
戰臺祠廟巋然存,雙闕嵯峨聳虎門。誰似伏波饒將略?猶聞蹈海報君恩。要荒又議珠崖棄,霸業彌思纛屋尊。最是凋零蘇武節,無人海外賦《招魂》。
木棉花落絮飛初,歌舞岡前夜雨馀。閣道鸞聲都寂莫,市樓蜃氣亦空虛。騎羊漫詡仙人鶴,驅鱷難除海大魚。獨有十三行外柳,重重深護畫樓居。
絲絲小雨桃花病,鸚哥說道清明近。
醉也成慵,吟還添悶。檀香羅薄春寒剩。
倚樓望斷飛奴信,東風影里文君鬢。
淚濕琴絲,枕寒香印。歸時留作相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