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 其一
重生世所同,徇利良獨愚。
嗟彼緯蕭子,安事千金珠。
沈身九重淵,脫死驪龍胡。
得失覺寐間,危哉悲矣夫。
九方焉知祥,梱也終奚如。
雖同國君倉,乃在渠公衢。
餒也命使然,顏原亦多娛。
重生世所同,徇利良獨愚。
嗟彼緯蕭子,安事千金珠。
沈身九重淵,脫死驪龍胡。
得失覺寐間,危哉悲矣夫。
九方焉知祥,梱也終奚如。
雖同國君倉,乃在渠公衢。
餒也命使然,顏原亦多娛。
生命輪回是世間共有的現象,為了利益而奔走實在是愚蠢。可嘆那編蘆葦的人,為何要追求價值千金的寶珠呢?他潛入九重深淵,從驪龍的頷下取出寶珠。得與失就在睡與醒之間,危險啊,可悲啊!九方皋哪里知道祥瑞之事,捆人又最終會怎樣呢?雖然和國君的倉庫有聯系,卻身處四通八達的大路。饑餓是命運造成的,顏回和原憲也有很多快樂。
重生:重視生命。
徇利:為追求利益而不惜犧牲一切。徇,通“殉”。
緯蕭子:編蘆葦的人。
千金珠:價值千金的寶珠。
沈身:投身,潛入。沈,同“沉”。
驪龍胡:驪龍的頷下。驪龍,黑色的龍。胡,頷下。
覺寐:睡醒和睡著,指短時間。
九方:指九方皋,春秋時善于相馬的人。
梱:可能是泛指一般人。
渠公衢:四通八達的大路。
餒:饑餓。
顏原:顏回和原憲,都是孔子的弟子,安貧樂道。
由于未明確作者,難以精準確定創作背景。推測可能創作于社會風氣較為功利,人們追逐利益現象普遍的時期。詩人看到這種現象,有感而發,通過詩歌表達自己對人生價值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為利忘義的行為,倡導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用典恰當,對比鮮明,以質樸語言傳達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經典名作,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對社會現象的反思。
須信先天事事無,
陰陽陶鑄此形模。
真空平等朱砂鼎,
虛徹靈通偃月爐。
九竅可風壇墠暖,
二時失火藥材枯。
只茲一點無明燄,
煉出人間大丈夫。
稱伊虎舅,斑斑玳瑁,身邊頻覷。食有溪鮮,又上小庭高樹。如丘拗怒。想喚汁、多應回顧。何事費,峨眉畫手,穴中空怖。
延頸盤旋爭赴。笑綠沙幃底,深憐群聚。銷得侯封,也算北門長護。青錢百數。買雙耳、微痕添鋸。窺鸚鵡。月季花前亭午。
翟公莫厭雀羅門,
杜老甘居獨樹村。
諤諤固應賢唯唯,
昭昭元不似昏昏。
窮居有分行吾意,
君子觀人論所存。
未必鐘期曠千載,
興來一再撫桐孫。
野色蒼茫欲暮天,
幾家茅屋起炊煙。
日斜喚渡人聲急,
淺水蘆花泊釣船。
皎皎今宵月,盈盈獨系秋。
坐深飛列宿,望遠注雙眸。
似有懷人怨,將無作客憂。
雁橫千里外,酒醒五更頭。
叢菊疏砧苑,丹峰送別洲。
金風人徙倚,玉笛聽霜樓。
后德侔姬國,嬪風協舜家。進賢陽為長,修教月增華。春色平明到,微風弄綵幡。稍回宮柳弱,更助壁椒溫。暖日暉暉動,清渠決決流。六宮修歲事,拂拭采桑鉤。紫蘭紅蓼簇春盤,曉逐金壺下太官。朝遍三宮歸已晚,日華明麗雪消殘。葭灰已逐陽和動,繡縷初隨日景加。欲助君王修儉德,不將宮樣織新花。
燈煤和就染雙眉,想得春窗欲曙時。只為顧家婦大好,五年尚贈合歡詩。
百合香焚百子羅,秋江如面柳如蛾。侯家夫婿楊家女,占卻人天福許多。
雕欄閑倚,垂繡幕、重門幽靜。記玉子頻敲,杏釵戲賭,笑看春風鬢影。踏遍蒼苔渾似夢,只掐著、花須思省。任蝶翅輕盈,鶯簧嬌脆,總添幽恨。
愁凝。遙天目斷,飛瓊音信。怕別緒牽縈,愁絲團繞,惹得香肌瘦損。燕子多情,畫梁幽處,重整舊巢香沁。望畫舸、何日歸來,應喚得春風醒。
匆匆去也來何暮,夢中覓遍相思路。風急五更寒,門前山復山。
悲嗔牽萬種,愁壓眉纖重。入骨淚痕深,要郎知此心。
自是瀛洲侶,年來已二毛。
龍頭曾獨占,鸞誥已殊褒。
德業推先達,衣冠偶俊髦。
雄文司馬出,直筆董狐操。
漳水流何已,閩山勢轉高。
許歸優渥重,雨露在宮袍。
鑿去為亭因得池,
面池老柳蔽仍虧。
客來不用勤修供,
乞與繩床令賦詩。
欲與山靈別,
山靈不放回。
濕云吹作雨,
澗水吼如雷。
捫壁尋詩句,
開襟倒酒杯。
浮屠桑下宿,
臨去重徘徊。
莫道水清偏得月,
須知水濁亦全天。
請看風定波平后,
一顆靈珠依舊圓。
燈影殘宵靜,
濤聲挾雨來。
風塵隨處是,
懷抱幾時開。
肱已慚三折,
腸徒劇九回。
勞薪如可爇,
未敢惜寒灰。
紅樹緣江寸寸秋,依劉王粲懶登樓。
去年此日留京國,醉酒迷花別樣愁。
昨日行人唱出關,西陵回望即家山。
寧知秋老千山外,日日思還不得還。
故人裁詩面不如,詩到懷時蓮葉舒。
此地豈真回雁處,至今未報一行書。
秋江潮落盡魚蝦,滿市鯹風到日斜。
轉憶西湖莼再熟,紫絲牽出長冰芽。
幟列丹楓斗上春,靈山片席事如新。
公超市罷門生散,南北東西止一人。
何事群山不遍過,嘯歌常在此山阿。
十年屢見傷心事,恐有猿聲惹淚多。
梧桐霜后撲人飛,十月誰家不搗衣。
獨坐空堂□失笑,無端小草不能歸。
半生落落負貧豪,萬事如空問濁醪。
縱使西風吹敗葉,不教獨奏郁輪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