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工部侍郎鄭公挽辭
地蟠江漢久知靈,
通德門中見老成。
南去伏波推將略,
北來光祿擅詩名。
密章贈襚連三組,
畫翣喪車載一旌。
陰德故應多后福,
可能生子但升卿。
地蟠江漢久知靈,
通德門中見老成。
南去伏波推將略,
北來光祿擅詩名。
密章贈襚連三組,
畫翣喪車載一旌。
陰德故應多后福,
可能生子但升卿。
您的德澤如江漢之水長久蟠繞大地,早已知其靈秀;在通德之門內可見您成熟穩重的風范。南征時如伏波將軍般被推崇有卓越的軍事謀略,北歸后如光祿大夫般以詩名著稱。朝廷密賜喪服的詔書連及三組禮儀,喪車裝飾畫翣僅載一支旌旗。積陰德本應多有后福,豈料您的子嗣僅晉升為卿位。
蟠(pán):盤曲,此處形容德澤廣布。
通德門:借指有德行的家族之門,典出《后漢書·鄭玄傳》中鄭玄的“通德門”。
伏波:東漢伏波將軍馬援,此處借指鄭公的軍事才能。
光祿:漢代光祿大夫,此處借指鄭公的文學才能。
贈襚(suì):古代喪禮中贈送死者的衣物。
畫翣(shà):出殯時棺柩前的畫飾,形如扇,用于遮擋。
陰德:暗中積累的善行。
升卿:晉升為卿一級的官職。
此詩為哀悼工部侍郎鄭公而作。鄭公生前德澤廣布、才兼文武(南有將略,北擅詩名),去世后獲朝廷贈禮。作者通過挽辭贊頌其生平,并表達追思,具體創作時間當在鄭公逝世后不久。
全詩緊扣“挽辭”主題,先贊鄭公德才與功績,再述喪儀之哀榮,最后以陰德后福收束,概括了其生平亮點,語言莊重,用典貼切,是一首典型的哀悼賢達之作。
玉笛停云,金猊膩月,水晶簾盡秋河。記君王高坐,自按新歌。薄醉傳呼法部,宜春院、報與宮娥。纏頭賜,內尚書謝,百匹紅羅。
婆娑。軟輿四隊,有掌中飛燕,殿腳長蛾。至尊前行酒,笑靨雙酡。醉祝千秋萬歲,在池上、連理摩訶。不道是,鵑魂渺渺,蜀道峨峨。
今代王摩詰,詩機織錦云。
高棋饒算數,善射較毫分。
泥屨難相過,殘樽愧獨醺。
何時重握手,星聚應天文。
碎身粉骨亦何妨,為報君恩敢括囊。
一點赤心終不易,兩番彈劾豈云狂。
官無大小言斯重,國系安危死可傷。
忠佞萬年俱不朽,一為遺臭一流芳。
藥品用昆蟲,遂虧全活功。
至今仙未得,只在蜀山中。
玉女攢空擁霧鬟,
鐵心千古照溪灣。
愿分一滴清溪水,
去洗人間脂粉顏。
在昔避世賢,隱居豈自喜。甘守西山餓,清洗潁陽耳。
一旦事高尚,萬古激貪鄙。孰謂樂山林,便可輕朝市。
竊笑效顰人,不知捧心美。妄將凡庸姿,敢希明哲軌。
盜此嘉遁名,紛若干時子。仕途指捷徑,矯偽污青史。
圣朝揚仄陋,采錄無遐邇。不遺下體葑,況乃中鄉芑。
多士生此時,貧且賤焉恥。夢自傅巖來,獵從渭濱起。
隱君聞此風,翻然烏可已。聊為知者道,庶達名庵旨。
治生何用學陶朱,少許能慳便有馀。
惜酒已停晨服藥,省油仍廢夜觀書。
鏡餅瓊棖乍上盤,
盤中花果各闌干。
手攜團月歌團雪,
共飽妻孥歡喜丸。
小兒礫鼠稱老吏,賤士食牛成國器。
虎頭書生亦不羈,浪把兔毫輕擲地。
支公種松鱗作龍,冥心渾忘蛇與風。
馬鞍山前釣秋水,無人知是羊裘翁。
眼見獼猴畫麟閣,又聞群雞戲孤鶴。
蠅營狗茍一笑中,廿年穩臥野豬峰。
南北悠悠三十年,
謝公遺埭故依然。
欲論舊事無人共,
臥聽鐘魚古寺邊。
廿載知名久,相逢瘴海春。
亞洲數先達,嶺表有奇人。
南出終張楚,西行更哭秦。
風云看勃郁,萬里送飛輪。
曉發行囊越小莊,
月沉江閣霧煙黃。
相看一語出不得,
背馬悠悠長似忙。
秋色淡如斯,誰家玉笛吹。
一聲人靜后,千里月明時。
莫辨《關山》曲,空悲《楊柳枝》。
秋風如可托,為我寄相思。
婀娜綠楊枝,上有雙鴝鵒。焉知九苞鳳,終擇丹山宿。
翩翩雙好鳥,同集一枝安。誰知瑤島上,別有青瑯玕。
柳影沾衣,湖光斂黛。壟頭風景春如醉。
白云一片認歸帆,石欄雕砌今何在。
午夢當年,文章幾輩。返生香爇詩魂碎。
煙波浩渺鎖漁歌,蘼蕪墓草春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