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二首 其一
日密畏前境,淵明欣故園。
那知飯不賜,所喜菊猶存。
亦有床座好,但無車馬喧。
誰為吾侍者,稚子候柴門。
日密畏前境,淵明欣故園。
那知飯不賜,所喜菊猶存。
亦有床座好,但無車馬喧。
誰為吾侍者,稚子候柴門。
天色漸暗害怕前路未知,陶淵明欣然回到故園。哪曾想到連飯都不被賜予,所幸菊花依然留存。也有舒適的床座,只是沒有車馬的喧鬧。誰是我的侍從呢?是年幼的孩子在柴門前等候。
日密:天色漸暗。密,昏暗。
淵明:指東晉詩人陶淵明。
飯不賜:可能指生活困窘,沒有飯吃。
稚子:年幼的孩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但推測詩人可能處于社會動蕩或個人仕途不順的時期,看到世間的紛擾,因而向往陶淵明那樣歸隱田園、堅守自我的生活,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和對高潔品質的堅守。其突出特點是借典抒情,以質樸語言營造出寧靜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傳統歸隱文化的繼承與追求。
曉謁崇祠霧靄深,行藏因識二賢心。
榻前自有孤忠疏,林下誰賡招隠吟。
寂寂精廬蒼蘚入,堂堂遺像暗塵侵。
客中莫致生芻奠,聊汲山泉薦菊斟。
初無允諾,寬著程限。
一似跳黃河,盡力要合眼。
跳過跳不過,直要橫擔板。
南北天高云淡淡,漁歌秋色晚。
金烏急,玉兔速,百歲光陰一瞬息。
惟有拄杖子,硬葛狚,黑粼皴,勿變遷,無面目。
三月護生,九旬禁足。
酌然使得十二時,不被十二時催促。
任他門外紅塵擾擾,來往憧憧,肥馬碌碌,瘦馬碌碌。
驀然翻變化為龍,為雨為霖俱莫測。
壬子歲二月,亭成始宴賓。
扁題原用舊,輪奐喜更新。
遠眺江逾碧,靜觀山自春。
亭邊山更好,一洗簿書塵。
舊里鳴珂一下車,蓬山西觀更誰如。
木天清夢何人到,花雨空林有客居。
樓迥更堪看蠡澤,云深猶自護匡廬。
高齋曲館新增色,讀盡尚書萬卷余。
清友天賦完,歲晚樹獨暖。
粲此白玉英,瑟彼清廟瓚。
香自根中來,冰雪匪壓斷。
一見一回老,殷勤呼茗椀。
歷日從頭又一新,直饒燕雀喜新晴。
梅花獻歲無邊景,喜鵲今朝第一聲。
柳眼知時王幕綠,草心報國漢朝青。
日晴夜雨豐年兆,雨過云開月滿庭。
諸方此日,安居禁足。
雙林難說,禁足安居。
廚乏聚蠅之糝,廩無隔宿之儲。
策杖遍叩檀度,免我一眾饑虛。
休以蠟人為驗,但愿處處逢渠。
早知今日事,悔不慎當初。
異時兩舉遂登科,人謂功名當若何。
三十余年空屈曲,七咨脫選竟蹉跎。
為丞再出簿尉下,斯世渾如夢覺過。
同里同年老御史,諒難如此不悲歌。
坐教直,猛著力。
提個狗子佛性無,萬緣俱屏息。
似銀山,如鐵壁。
驀然一拶粉碎,天地空,人境忘,寤寐如,死生一。
萬別千差盡空寂。
萬仞仙山插太空,山腰依約見蓬宮。
人寰隔絕無煙到,洞府深沉有路通。
石罅生云埋柱礎,海光浮日照簾櫳。
野僧齋罷憑欄久,千里秋毫一望中。
疎林過微雨,西嶺收殘暉。
草露濕我屨,松風吹我衣。
坐久四山暝,吟余獨鳥飛。
歸來不知晚,蘿月盈窗扉。
破砂盆,漏燈盞。
死偷心,滅正眼。
近之則愈遠,親之則愈疎。
瞻之在前,忽然在后。
全明全暗,雙放雙收。
番復看來,當甚熱大。
是則也是,只如進前叉手。
靈覺之初,廓然太虛。
??云平岳頂,海月照珊瑚。
描不如,畫不如,詠不如,一段靈光今古無。
元是兜率橋頭,三生藏里夜明珠。
東南天一隅,誰起銅駝思。雁蕩山之臞,匕飯悲黍離。
矯首中興期,儒風昌四維。陰霾苦凝沍,光景幾逶遲。
鴟鸮騰惡音,蛇虺紛剝脂。忠憤發夜氣,歷歷排奸辭。
黎明叫閶闔,骨鯁蒼旻知。陽噓一脈春,萬宇同掀眉。
睿智覺今是,廟斷消前非。疇昔兩揆賢,燭照朋邪欺。
化弦易新調,活著扶危機。孽蜮遁妖跡,鳴鳳覽德輝。
聾聵一蘇醒,皇運興炎基。耿耿忠孝圖,炳炳恢復規。
有志竟成事,失機將奚為。布帛可御寒,谷粟能療饑。
盤錯見利器,疾病知良醫。今日墜悠邈,千古羞涂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