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奉送覺之奉使東川
三秋不見每惓惓,握手山林復悵然。
后會敢期黃耉日,相看且度白雞年。
畏途石棧王尊馭,榮路金門祖逖鞭。
一代官儀新藻拂,得瞻宸宇想留連。
三秋不見每惓惓,握手山林復悵然。
后會敢期黃耉日,相看且度白雞年。
畏途石棧王尊馭,榮路金門祖逖鞭。
一代官儀新藻拂,得瞻宸宇想留連。
三個秋天沒見,我常常牽掛你,在山林中握手相見,又不禁惆悵。哪敢期望年老時還有機會再相聚,暫且一起度過這白雞年。你此去東川要經過危險的石棧,就像王尊駕車前行;走上榮耀仕途,如祖逖揮鞭奮進。這一代的官儀有了新的風采,能瞻仰宮廷,想必你會留戀。
三秋:指三個秋天,即三年。惓惓:懇切、念念不忘的樣子。
黃耉(gǒu):指年老。
白雞年:古人迷信,認為白雞年多有不吉之事。
畏途石棧:危險的石棧道。王尊馭:西漢王尊任益州刺史,赴任時經過危險的棧道,仍勇往直前。
榮路:榮耀的仕途。金門:漢代宮門名,后泛指宮門,也指朝廷。祖逖鞭:東晉祖逖立志北伐,中流擊楫,以鞭策自己奮進。
藻拂:修飾,這里指官儀有新的風采。
宸宇:指宮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可知是送友人覺之出使東川,當時覺之踏上仕途前往東川任職,詩人可能有感于與友人分別,又對其仕途有所期許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表達牽掛、惜別之情和對友人仕途的鼓勵。對仗工整,用典恰當,體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
生是死之生,死是生之死。
兩路坦然平,無彼復無此。
既無生死,又無彼此。
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
塵外情懷得自由,便攜琴鶴上歸舟。
露寒月白關心夜,山瘦江清滿意秋。
卻背京城無眷戀,去尋古跡有遲留。
奚奴莫厭詩囊滿,重紀山川爛漫游。
廷尉獄,平如砥。
有錢生,無錢死。
洞口春云薄,桃花一水香。
金壇迎夜露,玉盌出瓊漿。
河上仙人遠,洲中紫氣翔。
何當著雙舄,為覓費長房。
人心有想自然靈,
夢寐之間兆眹成。
蓋竹山前英惠廟,
暗中贏得四方名。
掀髯寒夜語喃喃
半醉燈前落影三
客邸鄉音歌白雪
瓦瓶春色釀黃柑
如禪未解尋因果
似路誰先得指南
此日詩壇無李杜
望旗銜璧幾人甘
金雞聲亂曙光微,
已喜吾伊動隔扉。
自是日新宜若此,
漫題詩句助箴規。
海棠初葉牡丹花
轉覺衰顏一倍加
徙倚闌干問芳信
姚黃魏紫已萌芽
湯武始革命,應天而觀兵。不聞湯武師,累月攻一城。上有賊疆吏,下有賊諸生。相率為叛亂,蜩螗為沸羹。
一朝遇摧折,將為石乞烹。高辛有火正,受封在祝邱。黃帝六世孫,家乘非謬悠。傳國及千載,襲封在宗周。因國以為氏,國亡其姓留。
亂黨詡華胄,腹空無乃羞。漢武逐匈奴,乃有漢族稱。唐人伐高麗,故號相頻仍。豈其中夏主,直待劉邦興。愚人論種族,但見僭無徵。
五胡亂晉末,子孫猶繩繩。匈奴祖夏后,史書良足憑。共和始周召,禍出厲王手。子代太子死,召公意良厚。王奔十四載,二公為留守。
豈似貪亂人,綱常類芻狗。同胞視生民,其言始張載。非有仁人心,此理亦殊晦。原野厭人肉,本旨究安在。爭城求不殺,毋乃類犬吠。
虎坊橋畔逢唐舉,
西風酌酒為君語。
齃鼻與魋肩,
何嘗直一錢。
浮云卿眼見,
富貴非吾愿。
酒盡撥三弦,
狂歌菩薩蠻。
蕩秋心、一紙柔櫓,聲聲如作吳語。迎人波上螺鬟翠,難得更無風雨。佳日遇。不負此、盟鷗呼鷺清儔侶。山情水趣。看臥影荒橋,撐空壞塔,蒼莽逗吟緒。
綺羅地,霸氣銷沉幾許。僧房還占高處。年年閱盡閑花月,惟見畫船來去。憑記取。者滿幅、涼煙衰柳金閶路。新愁觸迕。休寫入斜陽,行行雁字,霜信玉關阻。
漢家猗殿敞云屏
青雀西來底有情
席上殘桃猶可種
劉郎爭奈不長生
蝴蝶元生蝴蝶洞
仙胎不必鮑姑衣
天教鳳子如箕大
不向梅花嶺外飛
五色文章亦羽毛
仙靈變化在金膏
雌雄卻笑蒙莊客
栩栩空教夢寐勞
憶昔知公日,東嘉逆旅中。游從三月久,談笑一樽同。卻暑瓜盤綠,烹鮮鲙箸紅。傷心棲止地,萬事轉頭空。
范蠡操贏日,相如病渴時。瓶罌雖屢罄,砭劑已難施。薤露鸰原慘,松塋雁序悲。更嗟垂白叟,泣送寧馨兒。
一擲年華三十余,
須眉對鏡復何如!
鄧禹殊有封侯骨,
虞卿空留解相書。
不貪雞肋猶爾爾,
徒羨驥尾亦區區。
若待功成始歸去,
溪山主人笑我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