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江逢王使君旅櫬歸
故人丹旐出南威,
少婦隨喪哭漸歸。
遙想北原新壟上,
日寒光淺水松稀。
故人丹旐出南威,
少婦隨喪哭漸歸。
遙想北原新壟上,
日寒光淺水松稀。
老朋友的靈幡從南威出來,年輕的妻子跟著靈柩哭泣著漸漸回去。遙想北方原野新墳之上,日光寒冷,水面光淡,水松稀疏。
丹旐(zhào):喪儀中用的紅色銘旌。
南威:地名。
櫬(chèn):棺材。
北原:泛指北面的原野,這里指埋葬故人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桂江遇到友人靈柩歸鄉時所作,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安定,但生離死別仍是人生常事,詩人目睹此景,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故人離世。其突出特點是以景襯情,借北原之景渲染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死的感悟和對友人的深情。
中臺雙挈橐,重鎮四分符。井地觀佳政,林蠻鑠異圖。犁添長樂犢,鞭截豫章蒲。處處甘棠淚,黃童白叟俱。
曲突有危慮,扣閽無隱情。揮戈群啄害,斷鞅一精誠。斬錯終何補,征遼禍已成。惟公獨知我,勸主不言兵。
削篾作燈環。半度饑寒未覓歡。多謝鄰家情意好,般般。賣斷街頭樹一幡。正擬暫時安。炮擊江城欲避難。能有幾家燈火夜,闌珊。蠟淚知情帶笑看。
星使來揚越,翩翩漢節旄。壽樽蒲屑細,詞筆藕花高。粟有東方朔,金無北郭騷。氤氳香荔子,持慰大夫勞。
逐客南來覓舊磯,玉堂天上故人稀。春風粵鳥歸巢樂,秋水江魚入饌肥。結屋旋開松菊徑,泛舟重著芰荷衣。羅浮道士還丹熟,相許攜琴入翠微。
穆君義俠人,強被名教用。有才思挽俗,信已必違眾。幡然悟此身,實為千秋重。力鞭北地足,冀追少陵鞚。千里在毫發,遜心敢忘諷。
巨鯨怒吸海江枯,為問曾增紙價無。午夜茅齋燒蠟炬,令人無意讀三都。
何來雙鯉魚,中有故人書。一字一嘆息,逝將辭舊墟。北上黃金臺,出入承明廬。冠蓋滿衢路,念我行不俱。豈曰川無梁,伏枕天一隅。故鄉日以遠,音問日以疏。行行各努力,萬里猶相于。無為臨路啼,兒女同欷歔。
曲徑繞蒼苔,秋意平鋪,蕭散無數。澹日移階,幾度尋花誤。西風怨、露草寒螀,夜天凄、霖林煙樹。隔橋楊柳,翠減長條,猶自依依故。青山云去杳,紅樓日、又催暮。羅簟生寒,漫引新桐句。池塘映、芙蓉一葉,簾幕驚、海棠疏雨。闌干憑遍,妝臺漸冷,黯黯無語空凝佇。
峨眉山中老,千頌自成集。持問太和山,鶻臭當風立。
飄拂變故素,踟躕斷遠尋。朔風號夜永,冬酒著人深。云有無窮態,天留不死心。暫須回艇子,江面締重陰。
避喧因就辟支禪,江左玄風屬少年。數借慈燈揮藻賦,更從積雪照韋編。潮生靜夜灘聲轉,月上空林塔影懸。愧我閑來尋白社,逢君卻在虎溪邊。
行盡春山春事空。別愁離恨滿江東。三更鼓潤官樓雨,五夜燈殘客舍風。寒淡淡,曉朧朧。黃雞催斷丑時鐘。紫騮嚼勒金銜響,沖破飛花一道紅。
旅館忽經年,歸懷感逝川。云來震澤藪,春去洞庭船。濠水思蒙吏,龍門悵馬遷。江湖堪寄興,莫自嘆華顛。
黃卷存馀習,青燈共晚涼。只知書味永,不覺鬢絲長。老檜千年物,幽蘭一國香。平生陶靖節,此夕邈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