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還至近畿先寄史院諸同舍二首 其一
書林輕別紫云邊,軺傳重行北斗間。
正類子卿悲異國,不同太史訪名山。
鞍韂騰踏雙腨重,風日煎熬兩鬢班。
待得使回繙舊稿,只應新例又刊刪。
書林輕別紫云邊,軺傳重行北斗間。
正類子卿悲異國,不同太史訪名山。
鞍韂騰踏雙腨重,風日煎熬兩鬢班。
待得使回繙舊稿,只應新例又刊刪。
我輕易地告別了藏書豐富的史館,乘驛車再次奔走于京城附近。正像蘇武在異國他鄉悲嘆,卻不像太史公去訪名山。騎馬奔波使得雙腿沉重,風吹日曬讓兩鬢斑白。等出使回來翻閱舊稿,只怕又要按照新的規定進行刪改。
書林:指史館。
紫云:指代史館。
軺傳:古代驛站的馬車。
北斗:代指京城。
子卿:蘇武字子卿,曾出使匈奴被扣留多年。
太史:指司馬遷,曾游歷名山大川。
鞍韂:馬鞍和墊在馬鞍下的東西。
腨:小腿肚子。
班:通“斑”,花白。
繙:同“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作為使者出行,在返回京城附近時,回顧出使經歷,聯想到史館工作,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可能面臨著工作上的一些新規定和變化,詩人對此有所憂慮。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出使途中的艱辛和對工作的感慨。其特點是用典巧妙,將自身經歷與歷史人物結合,情感表達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與心境。
識君大梁城,
才逸驥千里。
相從十年后,
志節老彌厲。
石渠浩圖史,
萬事問伯始。
為郎初未伸,
請郡聊自試。
連朝風雨惡,
春日尚余幾。
故山窗戶接,
巵酒庭闈喜。
離別不足云,
得詩倘頻寄。
長镵太寡恩,斵喪東南美。
至今管城封,濫罰及孱子。
例求一赦貸,余潤乞松髓。
周旋南董手,罵賊到盧杞。
種梓期十年
萟蘭盈九畹
河清會有時
歲月坐成晚
向來忝聞道
及此且求本
行樂未渠央
何以語羌謇
蕓館修篁靜絕塵,
渭川那足比封君。
清陰密覆林間石,
翠色寒搖水底云。
風好知從宮扇動,
茶香宜入御甌分。
裴回永晝人霑醉,
歸踏青青徑草薰。
城中十頃湖,云水相演漾。春風破冰谷,拍岸新流漲。平鋪鴨頭綠,澹沲葡萄釀。朱甍媚孤嶼,梵宇麗相向。
萬瓦生清暉,千花聯錦帳。晨曦照炯炯,芳氣浮泱泱。日暮姿態妍,煙霞渺空曠。誰將水仙鏡,聊借詩人仗。
臥護五羊城,追懷老詩將。微吟示清野,鏖戰得閑放。變化無端倪,虛無落名狀。坐令湖上景,勝絕神宇王。
當時經行地,藻麗隨屨杖。斯人今則亡,物色亦摧喪。它年牛馬走,曾拜丈人行。塵埃久漂泊,歲月成漫浪。
樓殿云端擁萬靈,
新規重構帝居成。
彤庭收霧乾坤靜,
玉座中天斗極明。
宣勸聲傳龍尾逈,
醉歸塵逐馬蹄輕。
小儒未預金閨籍,
廣樂因風耳屢傾。
披籜游龍破地皮,浪將頭角長孫枝。
渾疑鐵騎旌戈曉,如趁玉班宮殿時。
羊酪莼羮真謾語,河鲀荻筍彊相宜。
無人會得叢林趣,盡屬此君惟我知。
缾罌絡繹送醍醐,總是僧家飲啜余。
向上誰高康谷品,流傳恐誤古人書。
暫來刮眼驚尤物,深羨誅茅葺舊居。
卻恐文饒漸多事,他年乘傳定何如。
赤壁煙波翻渺溟,
長沙卑濕重行行。
一觴一詠勞清夢,
三沐三薰慰別情。
不作畔牢愁執戟,
共吟哀郢哭初平。
生來競病幾牢落,
漫興安能學背城。
山雨蕭蕭作快晴,
郊園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語迎人笑,
草不知名隨意生。
晚節漸于春事懶,
病軀卻怕酒壺傾。
睡余若憶舊交友,
應在日邊聽曉鶯。
一勺淡薄味,
三生知見熏。
茲游聊忝耳,
翩若出岫云。
弋有孔翠羽,
寢有虎豹文。
吾寧不堪用,
渠亦何所聞。
閏余氣先寒,久雨愁更劇。
丈夫固遠慮,奈此朝不夕。
恐泥有危行,扶欹無安宅。
我思補天漏,試煉五色石。
橫空收泄云,屏翳敢停跡。
還我陽秋恩,與子兩相適。
竣事觚壇萬玉趨,
繽紛密雪告休符。
云隨太極飛晨蓋,
天在浮黎大寶珠。
喜色生春臨魏闕,
恩書掣電過幽都。
愿將上帝居歆意,
寫作宣和吉禮圖。
君不見漢人制作禮殿存,法度嚴廣分卑尊。
祇今年數不可考,列畫古帝丹青昏。
晉人遺書刻柱邊,字劃刓決骨氣全。
衣冠真不異闕里,事業直笑銘燕然。
鏘鏘似有環珮聲,七十二子羅簪纓。
閉藏濁世如有待,開眼今日觀文明。
陳倉石鼓歸辟雍,大成門閥何穹崇。
安得貌取禮殿制,太學西有宣尼宮。
老柳無嘉色,紅蕖羞脈脈。
宛在水中洲,雙鵝羽蒼白。
何須玩引頸,顛倒寫經墨。
惟應一臨流,當暑袗??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