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潛詠貧士 其二
王風與運頹,一輊不再軒。消中正有長,冬溫見瓜園。人才氣所鐘,亦如焰后煙。寥寥洙泗心,千載誰共研?龍門有遺歌,三嘆誦微言。意長日月短,持此托后賢。
王風與運頹,一輊不再軒。消中正有長,冬溫見瓜園。人才氣所鐘,亦如焰后煙。寥寥洙泗心,千載誰共研?龍門有遺歌,三嘆誦微言。意長日月短,持此托后賢。
為厭經旬雨,偏宜一晚晴。
草依華露濕,月入淡煙明。
珠玉風前話,關山笛里聲。
清宵與良晤,一往足深情。
一叩君門深九重,不知涕泗復何從。君無失德言空激,臣本當誅罪不容。
為主應同狂犬吠,殺身還負逆鱗龍。橫流四海瘡痍甚,慚愧無能報列宗。
臣子難言孝與忠,詩書千古此心同。鶻鳩休笑槍榆輩,鸞鳳寧棲枳棘叢。
生擬歸田依老母,死當地下見而翁。皋夔逢比今安適,浩氣終留天地中。
悻悻人間小丈夫,憤來直欲斫珊瑚。誰為天下奇男子,臣本高陽舊酒徒。
正則懷沙終為楚,子胥抉目欲存吳。何堪更作哀時賦,蕭瑟江關淚已枯。
放舟不向蘆花宿,醉后獨持一竿竹。
青山兩岸暮猿深,風葉蕭蕭湘水綠。
白鷗慣聽古滄浪,鳧鹥卻散隨波逐。
漁家幾世住林塘,朝朝暮暮見鴛鴦。
蘆花雪暗門前路,楓葉紅垂屋角霜。
蕭蕭林籟吹清樾,隱隱青山樹如發。
煙開一棹度中流,持竿獨釣秋江月。
干戈猶未起瘡痍,又值郊原草綠時。官騎偶緣靈雨出,杖藜因愛石泉移。平疇風起追秧馬,野岫春生戰茗旗。愿得時和諸訟簡,雙柑長此聽黃鸝。
曲磴紆回鳥道垂,平臨霄漢俯馮夷。春游漸覺流鶯老,東作頻催布谷知。欲向云霄生羽翰,且從潭影鑒須眉。降心靜向仙翁語,欲采山花插一枝。
九十春邀一日閒,與君聊此共躋扳。層城睥睨多臨海,村落蕭條但向山。醉墨客書蒼壁上,采茶人笑白云閒。清商愛聽泉聲聒,月上叢林未擬還。
與梅交絕幾星霜,
瞥見南枝喜欲狂。
便欲佩壺攜鐵笛,
為花痛飲百千場。
過圓旁死魄,
過缺哉生明。
尚賴玉斧手,
再修然后成。
伯牙臺上記留題,
更寫豐湖五別詞。
竹葉蔗渣俱妙筆,
米顛書法杜陵詩。
詩成當代說方干,何事辭家久不還。
夢里湯泉非故國,眼前云海是名山。
花深古灶憑燒藥,月冷啼猿為守關。
只是白頭慈母在,不教容易別人間。
澤國無袢暑,幽居趣自長。
花開殊旦暮,稻熟間青黃。
急雨分塍下,微風度水涼。
斷除車馬跡,日日聽魚桹。
萬樹驚濤暝色幽,放歌曾憶昔年游。
窗開北斗經檐下,夜靜銀河入檻流。
谷口云霞疏作雨,山中風露迥如秋。
野人素有幽棲興,一聽泉聲便倚樓。
園梨果方熟,葉葉戰秋風。
記子偕僧衲,值予收釣筒。
一壺殘照外,三笑小橋東。
韻事成佳語,只嫌句未工。
亭上花枝覆草塘,亭前流水引源長。移來湘浦千竿雨,分得濂溪十里香。吟到碧天明月上,醉眠白石晚風涼。太平自有無窮樂,不為吹笙雜鼓篁。
一塵不到草亭深,雅稱秋臺鐵石心。星聚衣冠占太史,風流觴詠繼山陰。柑分低樹和煙摘,酒出行廚帶月斟。賓主淹留歸路晚,滿天風露夜沈沈。
劉協論《文心》,陸機作《文賦》。
何如對圣賢,孔樂顏可鑄。
誰云制義作,茍且敷章句。
精理抉天人,宋儒可沿溯。
春風吹衡門,草堂開藝圃。
橐筆集生徒,齊侍先生屨。
授簡復拈題,一一申毫素。
周情與孔思,靜中許良悟。
或疾如涌泉,或遲若窘步。
中正期徐臻,狙詐愿屏除。
述古有馀歡,偭規良足懼。
佇聞正始音,云山有韶頀。
寂寂柴門車馬稀,閑扶鳩杖看斜暉。白云鎮日渾無那,放卻空山一鶴飛。
春陰釀雨初放晴,疏柳殘煙青一抹。詩人徑去呼不應,滿徑牛羊山響答。
姑射仙人去不還,碧螺翠黛落人間。西窗乍醒羲皇夢,一霎斜陽過遠山。
靜坐焚香事掃除,獨居一室意何如。會須陸賈成新語,莫惜殘叢作短書。
處事元如寄,浮生疑即歸。
床頭琴絕響,燈下淚停揮。
斤斧侵喬木,莓苔掩舊扉。
秋霜驚滿鬢,堪惜故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