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歸亭順風
春江窈窈來無地,
飛帆浩浩窮天際。
朝出吳川夕霅溪,
回首喬林吹岸薺。
柁師高臥自嘯歌,
戲彼挽舟行復止。
人生萬事反衍多,
道路后先能幾何。
春江窈窈來無地,
飛帆浩浩窮天際。
朝出吳川夕霅溪,
回首喬林吹岸薺。
柁師高臥自嘯歌,
戲彼挽舟行復止。
人生萬事反衍多,
道路后先能幾何。
春日的江水深遠綿長,仿佛從無盡之處流來;風帆浩蕩,一直延伸到天的盡頭。清晨從吳川出發,傍晚就抵達霅溪,回頭望去,高大的樹林旁,岸邊的薺菜被風吹得搖曳。舵手高臥船上自在地長嘯放歌,嘲笑那些拉纖的人走走停停。人生中的萬事變化多端,道路的先后快慢又能有多大差別呢?
窈窈(yǎo yǎo):深遠、幽遠的樣子。
吳川:泛指吳地(今江蘇南部、浙江北部)的河流。
霅(zhà)溪:水名,位于今浙江湖州,因水流湍急而得名。
喬林:高大的樹林。
岸薺(jì):岸邊的薺菜,一種常見野菜。
柁(duò)師:舵手,駕船的人。
反衍:變化、反復,典出《莊子·秋水》,指事物的轉化。
后先:先后順序,此處指人生境遇的快慢。
此詩或創作于春日乘船出行途中。詩人順風順水從吳川至霅溪,見舵手因風勢輕松高臥,而拉纖者卻辛苦掙扎,由此觸發對人生境遇變化的感慨。詩中“反衍多”“后先能幾何”體現了對生活哲理的觀察與體悟。
全詩以行舟為線索,由自然之景轉向人生之思,通過“順風行舟”與“挽舟艱難”的對比,揭示人生境遇無常、不必拘泥先后的哲理,語言質樸而意蘊深刻,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敏銳洞察。
先生相與賞西街,小子親攜幾杖來。
行次毎容參劇論,坐隅還許侍余杯。
檻前流水心同樂,林外青山眼重開。
時泰身閑難兩得,直須乘興數追陪。
在昔齊光祿,招余訪仙宮。
崇巖九疊峻,行望庵前松。
下馬過星壇,超然挹孤風。
華冠映紺髪,談笑想鴻蒙。
飲之青菁飯,喻以朝元功。
顧余方羈束,焉能謝人中。
暗黮七八歲,日月何匆匆。
吾非久寐客,不煩一言攻。
己知棄寵辱,安能為世庸。
還丹何時就,白云弄秋空。
相望江湖上,杳杳復蒙蒙。
一身已與世相違,寧假虛名竹帛垂。
老去讀書聊自遣,病多飲藥倚支持。
長因斜日增離恨,卻有秋風慰所思。
屢辱髙吟不即報,使來多值欲眠時。
東嶺寄吾廬,西崦多屐齒。
何為不憚陟,下視湘川水。
此水不涌激,朝暮流未已。
煙云媚幽趣,落日更清泚。
徙倚有髙木,獨往每自喜。
山猿助我嘯,幽鳥司我跂。
山僧忽吾怪,使汝識善逝。
都下相逢意氣歡,翩翩清興到江干。
壯心已謝馳千里,薄祿猶慚系一官。
閑比水云隨所適,朽如溝木不勝蟠。
欣然于此重相會,一讀新篇九起嘆。
老師善言法,何者名為禪。
不復著言句,應當離事緣。
挹水何有用,攀云誰望天。
欲知證心要,為我示偏圓。
漸覺東皇意思勻,陳根初動夜來新。
忽驚平地有輕綠,已蓋六街無舊塵。
莫為枯榮吟野草,且憐愁醉柅香輪。
詩人空怨王孫遠,極目萋萋又一春。
少年尚淵默,偃仰事詩書。
端然忘缊藉,乃欲尋榮途。
一辱未知補,三獻何其愚。
深中雅有趣,寧終渾泥涂。
用物必傷已,誓將老江湖。
在人既少與,于此固何誅。
賞心不期侈,澹泊自有余。
儻逢安石輩,知余為善謨。
海舶不來官事閑,朝云夕雨看西山。
強從委吏心雖易,欲避宵人勢亦難。
臥探古書聊自適,醉攀庭柯幸怡顏。
因尋舊友清歡意,猶有榴裙數處斑。
陰陰三四木,官舍悄無鄰。
何處黃鸝囀,來驚白髪新。
浪隨殊俗過,可負舊山春。
自笑親香火,看經作鈍人。
婉婉江記室,故廬在西陵。疇昔文雅地,何年鐘梵興。
越江下朝海,門前紺波騰。蒼茫夢筆事,誰似畫橋稱。
世道久蒙昧,至人絕勾繩。名存誰有實,身往復奚憑。
萬生著動靜,其初匪云應。紛然競其趣,自知遠真乘。
上人學智者,髙談信能承。知以妙為勝,新題敞相仍。
色相不足夸,是境方清澄。行期授記誨,為我比然燈。
五峰相望勢如掌,中有紺園閟龍象。
坦愛曲道兩盤回,不知身出浮云上。
浮云悠悠覆朝市,朝市小人鼎中沸。
暫來欣得避世愁,奈我未老先白頭。
江海積陰地,浮云朝莫生。
秋來不為雨,庭戶含孤清。
南方八九月,殘暑尚未平。
大火正西流,迺得逃炎蒸。
衰柳弄金飇,幽蟬咽復鳴。
漸欣泉石趣,已厭葛衣輕。
夙昔抱幽志,何心守硁硁。
已能閉諸外,無憂人事縈。
蠟屐去陽羨,乘桴望云間。
腰垂陶令印,意在莊生環。
斯民久困敝,何用惠孤瘝。
于心儻有愧,拂衣歸故山。
齋閣夜不寐,耿耿對華燭。
眼病懶讀書,投老亦忘欲。
華寵非我愿,終不蹈迫辱。
五畝窮巷居,薄有數斗粟。
歸來解衣袂,何為愧仰屋。
天晴步明月,雨暗一棋局。
四夷正耀兵,百姓食不足。
為謝支離疏,吾方外羈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