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三篇 其一
莫嘆潛鱗久在池,已喧才譽滿朝知。
雄辭自可吞云夢,博識應能對仲師。
榮辱早諳真采選,競謙不校古儒棋。
使還即見金門召,況有中和樂職詩。
莫嘆潛鱗久在池,已喧才譽滿朝知。
雄辭自可吞云夢,博識應能對仲師。
榮辱早諳真采選,競謙不校古儒棋。
使還即見金門召,況有中和樂職詩。
不要感嘆賢才像潛藏的魚長久困在池中,他的才華美譽早已在朝廷中廣為人知。他的雄健文辭足以囊括云夢這樣的大澤,廣博的學識定能回應像鄭玄那樣的大師。他早已熟知榮辱,是真正懂得抉擇之人,謙遜不爭就像古代儒者下棋。出使歸來就會被朝廷召見,況且他還寫有中和樂職這樣的好詩。
潛鱗:潛藏的魚,比喻賢才。
喧:傳播。才譽:才華和聲譽。
雄辭:雄健的文辭。吞云夢:云夢是古代大澤名,這里表示文辭氣勢宏大,能涵蓋廣闊內容。
博識:學識廣博。仲師:指東漢經學家鄭玄,字康成,因曾師事馬融,后人稱他為“鄭仲師”,這里泛指學識淵博的人。
諳:熟悉。采選:選擇、抉擇。
競謙:謙遜不爭。校:計較。古儒棋:古代儒者下棋,體現一種文雅、不爭的風度。
金門:漢代宮門名,這里代指朝廷。
中和樂職詩:《中和》《樂職》是古代的樂章名,這里指美好的詩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的友人長期未得重用,此次可能有出使的機會,詩人寫詩鼓勵友人,相信其才能會得到朝廷認可。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的才華和品德,鼓勵友人積極進取。其特點是用典豐富、對仗工整。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鼓勵、推崇才華的風氣。
院里鶯歌歇,墻頭蝶舞孤。
天香熏羽葆,宮紫暈流蘇。
晻曖迷青瑣,氤氳向畫圖。
只應春惜別,留與博山爐。
山房霜氣晴,一宿遂平生。
合上見林影,月中聞澗聲。
佛燈銷永夜,僧磬徹寒更。
不學何居士,焚香為宦情。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綠塘搖滟接星津,
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
至今蓮蕊有香塵。
閑對楸枰傾一壺,
黃華坪上幾成盧。
他時謁帝銅龍水,
便賭宣城太守無。
一從征戰后,故社幾人歸。
薄宦離山久,高談與世稀。
夕陽當板檻,春日入柴扉。
莫卻嚴灘意,西溪有釣磯。
王氣銷來水淼茫,
豈能才與命相妨。
虛開直瀆三千里,
青蓋何曾到洛陽。
一尺深紅勝曲塵,天生舊物不如新。合歡桃核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綠樹繞村含細雨,寒潮背郭卷平沙。
疾眼逢春四壁空,
夜來山雪破東風。
未知王母千年熟,
僧虔蠟炬高三尺,
莫惜連宵照露叢。
輕陰隔翠幃,宿雨泣晴暉。醉后佳期在,歌余舊意非。蝶繁經粉住,蜂重抱香歸。莫惜熏爐夜,因風到舞衣。
水漾晴紅壓疊波,曉來金粉覆庭莎。裁成艷思偏應巧,華堂客散簾垂地,想憑闌干斂翠蛾。
三月雪連夜,
未應傷物華。
只緣春欲盡,
留著伴梨花。
翠染冰輕透露光,
墮云孫壽有余香。
只因七夕回天浪,
添作湘妃淚兩行。
齊馬馳千駟,盧姬逞十三。
玳筵方喜睞,金勒自????。
墮珥情初洽,鳴鞭戰未酣。
神交花冉冉,眉語柳毿毿。
卻略青鸞鏡,翹翻翠鳳??。
專城有佳對,寧肯顧春蠶。
憑軒望秋雨,涼入暑衣清。
極目鳥頻沒,片時云復輕。
沼萍開更斂,山葉動還鳴。
楚客秋江上,蕭蕭故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