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八首 其一
萬物余一體,九州余一家。
秋毫不為小,徼外不為遐。
不識壽與夭,不知貧與賒。
忘心乃得道,道不去紛華。
近跡以觀之,堯舜亦泥沙。
莊周謂如此,而世以為夸。
萬物余一體,九州余一家。
秋毫不為小,徼外不為遐。
不識壽與夭,不知貧與賒。
忘心乃得道,道不去紛華。
近跡以觀之,堯舜亦泥沙。
莊周謂如此,而世以為夸。
世間萬物與我同為一體,天下九州和我是一家。秋天鳥獸新長的細毛不算小,邊塞之外不算遙遠。不區分長壽與夭折,不懂得貧窮與富裕。忘卻凡心就能領悟大道,大道不會遠離繁華紛擾。就近觀察來看,堯舜也如泥沙般平常。莊周是這么說的,可世人卻認為這是夸大之詞。
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比喻細微之物。
徼外:邊塞之外。遐:遠。
賒:富裕。
紛華:繁華熱鬧。
近跡:就近觀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受到道家思想影響,在對世間萬物和人生進行思考后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各種世俗觀念和紛爭,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超脫看法。
主旨是宣揚道家萬物齊一、忘卻世俗的思想。特點是哲理深刻,以通俗語句闡述玄理。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道家思想對詩歌創作的影響。
世業工看卷,天資拙治生。
吏曹容小隱,廩祿代深耕。
痛飲中賢圣,高吟適性情。
妻孥隨我慣,自不厭藜羹。
林園三載別,相見不相猜。
燕雀垂空下,龜魚近水來。
但辜新筍約,猶及白蓮開。
從此休官去,風光日共陪。
道衰世彌隘,俗薄人易驕。一為居所移,盛氣干云霄。官曹出已下,俯視如僬僥。崇卑兩懸絕,相望天壤遼。
猗歟路漢州,冠纓早彯彯。亨衢快著鞭,壯歳亟乘軺。耘耡矜色盡,茂德日以昭。朅來西南守,揀拔自公朝。
侯館賓客富,平湖水竹饒。退食未為樂,鸞輿萬里遙。赤子拊吾民,良朋遇吾僚。薫然四時春,草木無枯焦。
明朝馬首西,秋風更蕭條。當寧方急賢,三旌副旁招。
學道證聲聞,習氣猶未斷。
百生恩愛情,會遇終惱亂。
阿難佛寵弟,亦遭淫女難。
神咒攝來歸,宿業堅冰泮。
快演涅槃門,反復征所見。
文殊更說偈,明指圓通岸。
其余肆口言,心真自一貫。
三界七趣中,有相無非幻。
最后大慈悲,力破邪女叛。
天魔與外道,從此悉銷散。
孌彼閨房秀,泠然玉雪容。
月簫難擇對,石窌侈疏封。
涵泳詩書習,扶持扇枕供。
三荊方擢秀,云壑臥雙松。
花如霧中見,百念已灰槁。
愛梅習氣深,興發霜冬杪。
行行步江郊,恰似兒童小。
榮枯能幾時,日月疾過鳥。
獨立望南枝,村空人悄悄。
何似東皇駕,今歲來不早。
忍令瑤臺姿,冷落群芳后。
欲寄同心人,不折門前柳。
蓮塘十畝方,中作長橋渡。
荒荒歲月老,烈烈風雨蠧。
板面拆已穿,梁脊橈而腐。
我來日曵杖,往往不能步。
平生歷險危,所至靡驚懼。
唯持忠信行,似有神物護。
但憂強童子,失足或顛仆。
乃伐南山石,甃成如砥路。
曾微十日勞,遂享百年固。
悵昔用材力,其費一何巨。
前人豈不思,襲舊終莽鹵。
作詩示兒曺,萬事長要慮。
梅花掃跡春無光,繼踵惟有幽蘭香。
天姿沖澹謝朱粉,睥睨百卉皆優倡。
高人采擷紉為佩,養之盆盎移中堂。
微風馥馥來何所,一干鼻觀尤非常。
年來屢遭白眼笑,過而不顧夫何傷。
深山窮谷遂真性,寂寞無人亦自芳。
憶昔靈均滋九畹,貞潔內守甘退藏。
眾醉獨醒隘八表,回視俗物都茫茫。
我今日暮前途窄,握香不羨尚書郎。
荒坡滿植作知己,從茲身世兩相忘。
皇家故境未能收,愁絕登城與上樓。
目斷東吳心已往,神馳西洛淚先流。
江山環合成茲邑,霧雨溟蒙即是秋。
賴有圣賢同一中,忍將時事說元由。
秋天凝顥氣,云浄月流空。
千里幾時共,一樽今夕同。
此君心似水,照我鬢如蓬。
別酒那辭醉,行行太白東。
生植依山谷,移根伴此君。
叢中抽紫干,幽處吐清芬。
入室能俱化,同心自遠聞。
靈均元不試,委佩楚江??。
客宵無一事,達曉夢魂安。
窗隙簷光入,更籌漏水干。
田園終計決,游宦久心闌。
懶起趨朝謁,從渠困馬鞍。
背郭二三里,林巒迥出群。
千巖蹲古佛,萬木駐寒云。
樓閣侵天際,煙霞謝世紛。
登臨不忍去,回首日西曛。
異方風物鬢成斑,荔子嘗新得破顏。
蘭蕙香浮襟解后,雪冰膚在酒酣間。
絕知高味傾瑤柱,未覺豐肌病玉環。
似是看來終不近,寄聲龍目盡追攀。
我愛使君直,使君憐我真。
短長才自異,勞逸事還均。
意在形骸外,人疑手足親。
共嗟征賦急,無術濟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