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錢塘詩僧
把手忽相逢,開談究詩義。
子雖浮屠流,乃抱風騷志。
錢塘佳山水,一一助清思。
何處最堪懷,飛來峰下寺。
把手忽相逢,開談究詩義。
子雖浮屠流,乃抱風騷志。
錢塘佳山水,一一助清思。
何處最堪懷,飛來峰下寺。
忽然與你相逢,握手寒暄后便開始暢談探究詩歌的含義。你雖然是僧人,卻懷有對詩歌創作的志向。錢塘有美好的山水,每一處都能助人產生清雅的思緒。哪里最值得懷念呢?就是那飛來峰下的寺廟。
把手:握手,見面時的禮節。
浮屠流:指僧人。浮屠,梵語,也作“浮圖”,有佛、佛教徒等義。
風騷:原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后泛指文學創作。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錢塘與詩僧偶然相遇,被詩僧對詩歌的熱愛和錢塘的山水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詩僧對詩歌的追求和錢塘的山水。特點是語言自然,情感真摯。它從側面反映了當時文人與僧人的交流以及對自然人文的關注。
酴醾獨殿春,得路未為晚。
露葉張翠傘,月蕊明玉幰。
洗妝雨亦妍,暗麝風更遠。
唐時真宰相,勁氣凌諫苑。
危言工切劘,壁立萬仞??。
帝為釀此花,以賞碩畫婉。
清芬濯千古,天河豈須挽。
不妨便醉死,聞香定魂返。
路入丹霄起柂初,峽山晴色曙煙疏。
海深南斗臨天闊,江合西川直帝居。
禁漏深寒參佩玉,御爐香暖散衣裾。
遙知三接承恩罷,日影參差轉玉除。
洞庭涵浸八百里,岳陽樓高跨湖尾。
天空地迥豁疏襟,有客臨風來徙倚。
是時窮冬天氣昏,慘淡愁殺湘君魂。
層欄半落煙氛外,浩蕩猶恐旋乾坤。
異時清霄玉鑒白,空明月路飛仙客。
明朝露華洗七澤,萬頃寒光天一色。
眼中未見此境好,他日扁舟吾未老。
曠絕無人境,超然乃真游。如何許世俗,踏破蒼苔幽。
我知大士心,月印千江秋。示跡蓋偶爾,雨罷云亦收。
層巒擁肺腑,修干騫龍虬。巉巖近恐墜,窈窕翠欲流。
標指諒非月,索劍寧刻舟。倚杖聽松風,聊為信宿留。
別公今夜月,恰可一庭方。
勇往先過建,徐行不到漳。
同時三郡樂,指日四時康。
勝地豈云遠,吾當騑乘黃。
此日天涯別,春風斷客魂。
綠楊初暗路,芳草欲迷村。
祖帳前山遠,驪歌落日昏。
相思今夜月,不復對清樽。
千年田,八百主。甜瓜徹蒂甜,苦瓠連根苦。
君不見禾山解打鼓,又不見采菊東籬下,千山萬山疊疊高門戶。
又不見光孝僧堂六七間,日日普請搬泥土。
又不見臨濟主中賓賓中主,二三四七面相覩。
報禪流莫莽鹵聞,普請歡喜攙先去。
去去實不去,途中好善為。來來實不來,路上莫虧危。
又不見主中主,個個衲僧氣如虎。
千里能來兩鄭公,百年英烈尚遺風。
笙歌少讓他時勝,犴獄應從到日空。
畫戟行程春色里,郵亭離恨雨聲中。
不辭遠為宗風去,一瓣香緣六一翁。
剩引桂枝叢小山,鶩行姑去自余閑。
人懷昆玉未當價,花與萊衣相映斑。
佳樹非煙曉蔥鬰,幽泉不雨夜潺湲。
頓移巖壑山陰道,競秀爭流一席間。
緬想如天遠,由來路不賒。
快穿靈運屐,徑造普賢家。
仰睇云霄遠,回觀錦繡華。
老難持浄戒,細細酌流霞。
小園聊日涉,鷗鳥共忘機。
筍長畦丁喜,春余菜甲稀。
幽花禁霧雨,翠筿澹風漪。
步屧橫塘路,游魚覺昨非。
百草頭上,罷卻干戈。
萬仞峰前,縱橫游戲。
暗嗟魯祖面壁,一味祇貪瞌睡。
翻笑睦州見僧,與我提一桶水。
點酥嬌面試初芳,琢句真須琢玉郎。
聊與一枝論雅素,未須千葉間輕黃。
斜簪髻畔隨人好,滿覆樽前借客香。
誰引角聲人未寢,落梅聲里看晨粧。
曉來庭竹碎秋聲,令我思君重愴情。
三畫當年曾擅價,五言今去合知名。
賦歸已荷因風寄,釃藇終期對月傾。
但愿官軍破驕敵,不妨淮海寄余生。
行窮湖上徑,迤邐到林巒。
地瘦馬蹄澀,水清山骨寒。
樓臺棲樹杪,鐘磬閙云端。
自笑利名役,未能來掛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