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成之五題 西鄰
西鄰擊鼓北鄰聽,飲馬持戈密相應。一朝奮躍事爭鋒,朔氣充盈夸戰勝。
中原太平日已久,刃頓兵閑空細柳。二疆款附歲奔馳,捆載金繒萃淵藪。
飫肥服煖四十年,但欲包藏忘德厚。謀夫憤憤壯士憂,屢獻忠言曾苦口。
廟堂尚論正無為,肯向平時議攻守。朔方三十有六郡,戶斂家輸佐行陣。
非無碩畫破妖巢,直遣萬里威棱振。皇天愛人猶赤子,縱欲敺之言亦讱。
彼方束手聽誓盟,重獲歲時贄琛賮。斯民懷德樂休兵,戍卒歸來解鋒刃。
皆言鄰徼復清夷,嗟哉異類終難信。
西鄰擊鼓北鄰聽,飲馬持戈密相應。一朝奮躍事爭鋒,朔氣充盈夸戰勝。
中原太平日已久,刃頓兵閑空細柳。二疆款附歲奔馳,捆載金繒萃淵藪。
飫肥服煖四十年,但欲包藏忘德厚。謀夫憤憤壯士憂,屢獻忠言曾苦口。
廟堂尚論正無為,肯向平時議攻守。朔方三十有六郡,戶斂家輸佐行陣。
非無碩畫破妖巢,直遣萬里威棱振。皇天愛人猶赤子,縱欲敺之言亦讱。
彼方束手聽誓盟,重獲歲時贄琛賮。斯民懷德樂休兵,戍卒歸來解鋒刃。
皆言鄰徼復清夷,嗟哉異類終難信。
西邊鄰居擊鼓東邊鄰居能聽到,他們飲馬持戈秘密呼應。一旦奮勇躍起去爭斗,北方的寒氣彌漫,還夸耀自己戰勝。中原太平日子已經很久,兵器鈍了士兵清閑,像細柳營一樣。兩個邊疆的人前來歸附,每年往來奔波,滿載著金銀絲帛匯聚在一起。他們享受富足溫暖四十年,只想著隱藏野心忘記朝廷的厚恩。謀士憤怒壯士擔憂,多次苦口婆心地獻上忠言。朝廷還主張無為而治,怎肯在平時討論攻守之事。朔方有三十六郡,家家戶戶收斂財物來支持軍隊。并非沒有好的謀略攻破敵巢,一直要讓萬里之外都感受到威嚴。上天愛護百姓如同愛護自己的孩子,即便他們放縱欲望,說起來也有所顧慮。他們束手聽從誓盟,每年又獲得歲幣等財物。百姓感恩樂于休戰,戍邊士兵歸來放下武器。都說相鄰邊境又清平了,可嘆啊,那些異族終究難以信任。
和:唱和。
朔氣:北方的寒氣。
頓:通“鈍”,不鋒利。
細柳:指細柳營,這里形容軍隊閑置。
款附:誠心歸附。
飫(yù):飽食。
廟堂:指朝廷。
碩畫:遠大的謀劃。
敺(qū):同“驅”。
讱(rèn):說話謹慎。
贄(zhì):古時初次拜見尊長所送的禮物。琛賮(chēn jìn):珍寶財物。
鄰徼(jiǎo):相鄰的邊境。
異類:指少數民族。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處于一個相對和平但邊疆仍有不穩定因素的時期。當時中原地區長期太平,軍隊閑置,而邊疆少數民族雖有歸附,但仍存在潛在威脅。詩人看到謀士進言未被朝廷重視,對邊疆局勢的發展深感憂慮,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邊疆局勢和朝廷政策問題。其特點是敘事清晰,情感真摯,通過對邊疆情況的描寫和朝廷態度的批判,展現出詩人的憂患意識。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突出地位,但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和文人的思考。
宮漏催殘欲曙天,儒官辭闕向西川。
過家白發憐親老,分教青衿得士賢。
舟出九江春見雁,道經三峽曉聞鵑。
吾鄉自昔多才俊,師席聲華到日邊。
錚錚游說推蘇季,茂畛儀睢孰與儔。
三寸舌翻天下局,十封書結暴秦仇。
當時獨有從新策,可惜全無善后謀。
刺股只從金起見,陰符原欠揣摩周。
輕薄防歌扇,
回旋戀舞衣。
不愁無地葬,
猶擬上天飛。
疏泉洗石誇身健,試墨燒香破日長。
若得三山安樂法,不須更覓玉函方。
誰摹宋院畫,花色赤如土。問名為木棉,發艷獨奇古。
赫若朱衣神,不比紅裳女。五丈阿房旗,十圍金輪柱。
高干必掩群,奇葩向天吐。鶉火掛屋角,珊瑚出海浦。
疑是丹穴鳳,翔風散毛羽。登臺瞰春城,光采照萬戶。
自斗天云霞,不憂海風雨。絮著復豐茸,溫氄救貧窶。
色正兼體直,耐久且高舉。糟魄又利用,可頌德有五。
移此貢漢廷,玉樹安足數。詩人愛古調,游人愛喬木。
耿耿抱幽情,悽冷勝秾縟。獨憐南濠上,鑿池雙碧玉。
前后五先生,游賞寄濠濮。高壘七子抗,馀波三家逐。
圃廢垣亦頹,強鄰或騎屋。我來理荒穢,侵地一朝贖。
高詠不可聞,馀此老柳禿。何幸免蠹朽,兼得赦樵牧。
如對耆舊人,齒衰風趣足。疏浚發清瑩,僵干吐柔綠。
晨引翡翠下,暮來子鵝浴。翼翼抗風軒,后生薦泉菊。
喜見大雅材,文獻有嗣績。
雨收云淡東風軟,疊疊林巒青似染。翠藹晴嵐撲面來,游人選勝開春宴。
小小亭臺載酒過,深深樓觀題詩遍。芳樹交加百鳥鳴,清溪掩映千花艷。
誰摹此景筆頗奇,無限風光歸匹練。使君胸次若藏春,愛此尋常舒復卷。
畫惟寫意不須工,境若會心非在遠。陽和有腳望循行,寒谷吹噓待鄒衍。
萬壑千崖堆玉塵,老松僵立霜皮皴。行人飛鳥不見影,漁蓑揭揭趨江濱。
荒村酒薄魚可換,徑須一醉寧知貧。詩人往往敬畫此,不誇錦帳羅醲醇。
使君愛詩復愛畫,行吟坐對皆天真。高堂六月苦炎熱,披圖便覺融心神。
清飆拂座送涼冷,寒岫照眼增嶙峋。欲憑一問茅檐下,或有扃門高臥人。
瑟瑟西風吹眾芳,多情宋玉自悲傷。
誰家笛弄千山月,半夜烏啼萬樹霜。
豈有勛名思汗竹,敢將詞賦擬長楊。
憑闌一笑秋將晚,白石清泉興不忘。
文字因緣舊夢通,云泥十載判西東。
空山拾橡慚工部,故國栽棠托召公。
絳帳雪寒談往事,蒼梧云泣誄孤忠。
誰知重話婆娑感,楊柳金城正曉風。
風俗相鄰鴃舌蠻,
杖藜南去早宜還。
年今已近強而仕,
捷徑休離少室山。
縱橫世路久無猜,
布劫爭先豈系懷。
與我一枰撩萬緒,
操戈信是逐生來。
踏雪訪山樵,
山樵踏雪去。
一路草鞋痕,
尋入松深處。
喜峰峰矗高群山,俯瞰灤水流湲湲。
我昔攜酒萬峰頂,遼東薊北開心顏。
古松亭上揮醉筆,題詩危踏挾飛巒。
君今行役亦此地,暇日買醉煙霞間。
朝日隨驛路,夕月看煙鬟。
馀興忽念長安客,攜贈梱載瓶罍還。
綠樽倒夜光滟滟,青缸戛韻聲珊珊。
胡為公榮戲置我,涎流喉燥愁無援。
君不見,淵明不逢江州使,籬邊餐菊合掩關。
置酒未容虛左,
論詩時要指南。
迎笑天香滿袖,
喜公新赴朝參。
回帆西上快揚舲,
沌口煙波接渺冥。
入蜀重翻放翁記,
云山到眼似曾經。
面辭丹陛謁皇陵,十里橋前盡卻乘。
國祚萬年綿大統,鼎湖千載憶遐升。
更催玉漏猶殘滴,班列丹霄最上層。
祀事已終歸去急,擬陳哀頌愧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