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陵
面辭丹陛謁皇陵,十里橋前盡卻乘。
國祚萬年綿大統,鼎湖千載憶遐升。
更催玉漏猶殘滴,班列丹霄最上層。
祀事已終歸去急,擬陳哀頌愧非能。
面辭丹陛謁皇陵,十里橋前盡卻乘。
國祚萬年綿大統,鼎湖千載憶遐升。
更催玉漏猶殘滴,班列丹霄最上層。
祀事已終歸去急,擬陳哀頌愧非能。
當面辭別宮殿去拜謁皇陵,到十里橋前就都下了車。國家的氣運萬年延續著大統,長久地追憶皇帝的升天。更漏還在慢慢滴著殘水,大臣們排列在最高的朝堂。祭祀之事結束后急切歸去,想陳述哀傷的頌詞卻慚愧自己沒這能力。
謁陵:拜謁皇陵。
丹陛:宮殿的臺階,借指宮殿。
卻乘:下車。
國祚:國家的氣運。
綿:延續。
鼎湖:傳說黃帝鑄鼎于荊山下,鼎成而乘龍升天,后因稱帝王去世為“鼎湖”。
遐升:升天,指帝王去世。
玉漏:古代計時漏壺的美稱。
丹霄:指天空,也借指朝廷。
祀事:祭祀之事。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一般來說,謁陵是臣子重要的活動,可能是在新帝即位、重大節日等特殊時期前往皇陵祭祀。詩人在這樣的場合下,懷著對先皇的敬意和對國家命運的責任感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記錄拜謁皇陵的過程并抒發情感。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意境肅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祭祀文化和臣子對皇家的態度。
君愛鍊藥藥欲成,我愛鍊骨骨已清。試自比校得仙者,也應合得天上行。天門九重高崔嵬,清空鑿出黃金堆。夜叉守門晝不啟,夜半醮祭夜半開。夜叉喜歡動關鎖,鎖聲?地生風雷。地上禽獸重血食,性命血化飛黃埃。太上道君蓮花臺,九門隔闊安在哉?嗚呼!沈君大藥成,兼須巧會鬼物情,無求長生喪厥生。
若令違初迪,此生總不能。伐幽蟲嚙木,剔奧石鏤棱。濟勝非無具,空村但少僧。憑今與吊昔,貉貉一丘仍。
開懷畢竟是登臨,客里奇書且莫淫。胠篋舟藏看轉壑,爐煙累息見初心。禪關欲破修鯨夢,爾雅欣同小雪吟。他日南朝天監寺,與君長坐對楓林。
古樹亭亭世所奇,直從天半仰英姿,芳心惟有白云知。便受雷霆仍挺立,漫憑風雨寄相思。春來猶自發新枝。
雞聲送臘遂迎春,餉歲鄉風自可循。照眼只堪花勝麗,拂冠偏愛柳條新。土牛邑令情何厚,金馬交游夢豈頻。為報玄冥須卻避,東皇今日便持鈞。
湔裙村女集方塘,釵燄波光間日光。為聽竊脂枝上語,相邀同賽馬頭娘。
青天一碧翠遮空,浪捲云奔夕照中。郭外荷花三十里,清香散作滿城風。
高卿宿學,門眾紛如。功曹面卻,孤峻所希。再薦知己,四下鸞書。杳然長絕,德撰穹碑。
家住維揚廿四橋,幅巾蘿帶好逍遙。怪君詩思清無比,鶴骨棱棱在九霄。
偶因請告得閒身,子墨依然日見親。湯媼曾聞能作祟,竹奴何事亦欺人。堂前客至惟長揖,池上詩成一欠伸。自笑東鄰來問疾,如何翻后陸徐陳。
予年四十四,發白成衰翁。非有高蓋車,曷與賢者同。嗟予出寒遠,家世嘗力農。十九登科第,圣彀參英雄。十年出吏選,校書蓬渚中。天子設采拔,謂有諫諍風。既叨言責地,蹇蹇思匪躬。竊不自度量,語剡奸邪胸。一毫抗千鈞,擯落無流蹤。同時皆驤首,金紫班著崇。唯予守長樂,幸就祿養豐。八年江海外,再上螭階東。四十入西閣,宿仇司化工。蒙錦投機阱,唯賴天聽聰。代言游禁密,侍從多從容。尋行京兆事,擊斷露铦鋒。是職非所好,輒以死竭忠。愿辟大幽都,為君囚四兇。愿拂西省堂,為君延夔龍。愿舒泰山云,甘澤成歲功。愿回太清日,晴景破陰蒙。愿躋萬人壽,夭扎終不逢。愿令編戶富,食衣無困窮。群臣走率職,陛下居法宮。文彩成禮樂,籌略羈夷戎。意言亦良苦,精神庶潛通。短步趨遠道,心健力不充。早衰鬢已華,憂傷乃自攻。我知古人心,生德貫上穹。何為論貴賤,貴畏非大公。南歸雖云樂,此念殊忡忡。
月照林烏露入船,也知鴛閣未成眠。閑窗燭剩猶針線,小榻香消尚管弦。歌罷定應悲悄悄,夢來須認路綿綿?;啬c九曲何須道,此夕腸回幾萬千。
李白居南國,青山換九華。聯詩在高壁,放酌出清涯。相對煙巒古,相懸江漢斜。盈盈有臺月,長載洞中霞。
茅店柴門水一方,四圍松色莽蒼蒼,荒村別有好風光。野菜山菇猶帶露,苗歌彝舞不須妝,煙波淡淡映斜陽。
虛江亭午日猶存,桂楫看花撥水痕。太乙使星分地軸,風霓到影入天門。平原易起芳時恨,麗句堪招北月魂。欲覓草青無處覓,明妃那得有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