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蘭江鞠評事
東望堪思捧刺時,姓名相齒有人知。
公堂伴語山光入,秋閣嘗茶樹影移。
石上琴尊容賞月,水邊臺榭許題詩。
重因送客留連甚,長記還家不敢辭。
東望堪思捧刺時,姓名相齒有人知。
公堂伴語山光入,秋閣嘗茶樹影移。
石上琴尊容賞月,水邊臺榭許題詩。
重因送客留連甚,長記還家不敢辭。
向東遙望,不禁回想起手持名帖拜訪您的時候,咱倆姓名并列,有人知曉咱們的交情。在公堂相伴交談,山間的風光映入眼簾;秋日在樓閣品茶賞茶,茶樹的影子也慢慢移動。在石頭上擺著琴和酒,一同賞月;在水邊的臺榭上,允許題詩抒懷。又因為送客人而久久流連,我一直記得回家時都不敢推辭。
捧刺:拿著名帖,古時拜訪他人需持名帖。
相齒:并列,這里指與對方有交往、并列提及。
琴尊:琴和酒,古人常以琴酒為伴。
留連:留戀不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與蘭江鞠評事分別后,因懷念與對方相處的時光而創作此詩,表達對過往情誼的眷戀。
這首詩主旨是懷念與友人的交往,其特點是通過細膩描繪相處場景來抒發情感。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情誼和生活情趣。
愚公失笑天為驚,
世路何曾是不平。
無復巉巖誇設險,
一車鑿空任飛行。
朔風吹雪落云端,
臘意春容盡苦寒。
收拾濁醪成一醉,
悵無絲竹借馀歡。
坐愛溪山可結廬,病軀空復嘆居諸。
風情聊以供詩句,事業何須答簿書。
幾許秋成霖潦后,百千心緒醉醒馀。
平生自信逢迎懶,直道于今有孰如。
白雪閑庭,三馀小窗,昔年曾貯嬋娟。分花斗草,何地不堪憐。
剪燭西窗話舊,相倚處、攜手憑肩。從別后、時移世換,腸斷各風煙。
想吳山楚水,竹樓黃署,風景依然。只霜鬢雪須,不似從前。
何事驚心歲月,彈指便、四十馀年。身雖在,槿花臨暮,燕子晚秋天。
應運生申甫,乘時薦馬陽。
讜言謨誥協,憂國鬢須蒼。
海角敷功烈,葵心注廟堂。
所嗟賢補闕,迢遞出蠻方。
經筵開自祖宗朝,按月逢旬第二朝。今上春秋偏好學,三千年后見神堯。
編排御覽效精誠,白本高頭手寫成。句讀分明圈點罷,隔宵豫進講官名。
絲鞭聲肅退朝官,名在經筵各整冠。一字班行先出隊,中臣扶輦下金鑾。
金水河頭白玉橋,上公寶帶侍中貂。逡巡小立瞻龍氣,左順門高御幄飄。
文華東啟奉天東,滴翠浮青映碧空。講藝談經頻設仗,太平天子坐當中。
百官朝下殿門前,仗馬雙牽七寶鞭。黃道正中移步輦,侍臣班從赴經筵。
龍池鳳掖藹朝暾,板轎初回轉角門。聽唱官人來進入,講章默默又重溫。
殿陛森排劍戟重,金貂玉蟒護真龍。司儀起案雙雙過,御榻前頭取次供。
橫經幾子赭羅裙,小對團龍簇繡云。抬向御前安穩定,黃金鎮紙兩邊分。
第三廳協兩坊官,長跪拈書漚手攤。幸對天顏剛咫尺,禮嚴不敢舉頭看。
行出班東面照西,臚聲高飏叩頭齊。參差進講并肩立,輪著周書孟子題。
兩行冠佩列金緋,供奉諸臣盡繡衣。步入殿門同磬折,諫官端拱靠南扉。
師保公孤盡上行,元勛立近袞龍傍。紅云不動爐煙細,聽講虞書第幾章。
金鶴飄香瑞靄濃,寶爐籠火擁蟠龍。未曾暫免經傳旨,不怕嚴寒報仲冬。
綠琉璃殿洞重門,黼扆中陳擁至尊。傳與太官供酒飯,兩班文武盡承恩。
白玉闌干與案齊,一行殽核盡朝西。珍羞良醞俱名品,指點開囊囑小奚。
姿容沾醉總仙桃,黃閣三公共六曹。步出順門俱北面,曕天拜舞不知勞。
隔宿薰衣問夜闌,齋心轉覺副心難。不知言語功多少,到得君身保治安。
齋辰服次圣躬勞,淺淡垂衣寶座高。昨日御批傳帖下,龍紋重整赭黃袍。
朱衣司禮下東班,風細傳言縹緲間。暫倚木天西面望,圣皇親饗兩宮還。
岸盡催撐渡,風橫促解橋。
傳聞記常歲,偉觀得今朝。
時有疏鐘度,誰云隔岸遙。
明當絕溪去,應為好山招。
玉鉉金觴未許拈,陶家風致我何嫌。云英一化春無跡,乳腳初翻火正炎。真樂故應兒女笑,清歡那得故人兼。風窗細啜詩成后,何物中邊數蜜甜。
群兒癡絕不知寒,搏雪中庭作幻觀。忽訝海波晨涌地,更疑華頂夜憑闌。斜侵院竹驚枝短,清逼皋禽覺袂單。不用孫龍較同異,浮生只合此俱看。
四觀寶樹七重行,
寶葉華敷妙宮殿。
寶幢幡蓋影重重,
十方佛國于中現。
無為齋墻土花碧,悲風颯颯響通夕。
墨耶淚耶不可知,白頭老儒對鐙泣。
金荃蘭畹楚臣騷,丹鳳城中鬼夜號。
翠華西幸華山高,孤臣之魂安足招。
浩蕩鷗邊,四山深黑明漁火。
水亭涼鎖。一笛秋心破。
棹入菰蒲,撲面青蟲墮。
船唇坐。雨絲吹過。花氣冥濛簸。
莫五似裴迪,邈然清妙機。
喜讀不急書,堆桉亂不齊。
興來即相過,談諧無町畦。
清坐或終朝,不避子與妻。
黃花長于人,色勝金留犁。
告我春種時,親送斤竹溪。
大笑此言信,勞群十甕齏。
我言亦妄耳,子試妄聽奚。
市聲塞耳不能聽,轉入禪林取意行。
寺破剩看殘佛在,塔高留得夕陽明。
與君短臘同為客,即日新交倍有情。
更一徜徉可歸去,寓齋分對兩鐙檠。
道上人家梅子枝,
背春還復葉離離。
詩翁觸物俱歸思,
不用風前叫子規。
翊戴興炎祚,權宜仿晉都。關中蕭相國,江左管夷吾。感會逢英主,拘攣鄙腐儒。人間留不得,去與列星俱。
憶昨初南渡,人情正自危。起平王室亂,笑指楚囚悲。投箠來方銳,乘桴計不疑。還師期克敵,遺恨失斯時。
仗鉞除君側,披荊立本朝。規模收廟勝,威略動天驕。賢業留黃閣,閑情在午橋。傷心桃李徑,霜霰日蕭條。
名與功高大,身為世重輕。初傳都督令,已懾敵人情。門謝三千客,胸包十萬兵。圣王分陜意,嘆息失長城。
齪齪誠何算,堂堂亦已休。嗟聞閉東閣,忍復過西州。會送宜千乘,歸藏但一丘。往來埋玉恨,清淚漲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