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福圣觀
天臺瀑布落青天,觀在天臺瀑布邊。
道士祇今燒藥處,仙翁曾是種芝田。
龍居古洞遺殘雨,鶴出高巢點破煙。
暫別靈溪游五岳,不知重到又何年。
天臺瀑布落青天,觀在天臺瀑布邊。
道士祇今燒藥處,仙翁曾是種芝田。
龍居古洞遺殘雨,鶴出高巢點破煙。
暫別靈溪游五岳,不知重到又何年。
天臺的瀑布從青天直落而下,福圣觀就在天臺瀑布的旁邊。如今道士燒藥煉丹的地方,曾是仙翁種植靈芝的田園。神龍居住的古洞還殘留著點點雨珠,仙鶴飛出高高的巢穴,劃破了縷縷云煙。我暫時告別靈溪去游覽五岳,不知再次來到這里又會是哪一年。
祇今:如今。
芝田:種靈芝的田,傳說中仙人種芝草的地方。
靈溪:這里指天臺福圣觀附近的溪流。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詩人可能在游覽天臺福圣觀時,被其周邊壯麗的自然景觀和神秘的道教氛圍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天臺福圣觀的美景和神秘氛圍,突出其超凡脫俗的特點。它以清新的語言、獨特的視角展現景色,在描繪道觀類題材詩中有一定特色。
千官簪笏儼成行,春逐鑾輿出建章。
丹鳳案明分曙色,絳紗袍暖起天香。
旌旗影里陳方物,金石聲中舉壽觴。
可惜龍墀立班處,劉生獨自臥清漳。
默坐理情條,虛齋息眾囂。
寰區指稊米,身世諭芭蕉。
雨任階生蘚,風嫌樹有瓢。
惟思白蓮社,他日許相招。
道同忘貴賤,陋巷每頻看。
相見唯呼字,留題不著官。
狂吟無所忌,靜坐有余歡。
卻恨歸公署,茅堂會宿難。
金骨一何輕,瞳方鬢復青。
樓居隠巖桂,飚馭別階蓂。
玉宇藏丹訣,雕觴泛綠醹。
霞城中夕夢,懸想在彤庭。
一首狀元詩,封來到竹扉。
讀留寒食燭,拜換道家衣。
譽過心無愧,酬遲禮轉非。
閑思播琴里,誰更會玄微。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遠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深樹語流鶑。
舊業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解啼能解酌,啼處靜堪聽。
林下雖沽酒,人間最獨醒。
石泉窺認甕,花露飲為瓶。
翻嘆耽杯者,還應損性靈。
迢遞西南路,山多水莫窮。
波濤千里遠,風雪一船空。
海獸形難識,蠻僧語不通。
此行忘險阻,義與在原同。
敗葉亂如雨,暮蟬聲似哭。
感物悲昔心,佳期悵難續。
云山雖阻嘆,韶華若在目。
深情染彩牋,密密空盈幅。
溫瘴雁不來,游魚隠深谷。
羽鱗孰可憑,音書安可復。
焚灰寄長風,字滅魂亦逐。
老雖無悶向茅堂,忽忽還因物感傷。
積霧易迷平地水,孤云難護滿天霜。
祥麟可向清時見,驚鶴那于黑處藏。
信意偶然成此詠,祇堪閑寫與支郎。
誤語成疑意已傷,春山低歛翠眉長。
鄂君繡被朝猶掩,荀令薰爐冷自香。
有恨豈因燕鳳去,無言寧為息侯亡。
合歡不驗丁香結,祇得凄涼對燭房。
玉壇三級接秋空,此是仙家第幾重。
羽客有時來駕鶴,王人無歲不投龍。
微吟海月生巖桂,長嘯天風起澗松。
司馬先生何處去,篆碑猶有白云封。
閉戶頭初剃,今來已白頭。
五侯堂上見,四海定中游。
鑿井還依砌,栽松欲映樓。
人間思慮絕,擁衲任經秋。
天極周環百二都,六王鐘鐻接劉蘇。
金椎漫筑甘泉道,匕首還隨督亢圖。
已覺副車驚博浪,更攜連弩望蓬壺。
不將寸土封諸子,劉項由來是匹夫。
錦帳公余后,紗巾召見初。
一言忻契合,三拜愧生疏。
漸見詩多拙,方知譽轉虛。
猶能時遣吏,相問到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