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道中作
羈旅兼邊思,川原蹀血新。
煙云長帶雨,草樹不知春。
細水淘沙骨,驚飚轉路塵。
今朝見烽火,白首太平人。
羈旅兼邊思,川原蹀血新。
煙云長帶雨,草樹不知春。
細水淘沙骨,驚飚轉路塵。
今朝見烽火,白首太平人。
我在外漂泊又兼對邊疆的思緒,川原上還留著新濺的血跡。煙云常常帶著雨意,草樹似乎感受不到春天的氣息。細細的水流沖刷著沙礫,狂風卷動著路上的塵土。今天看到了烽火,我這白發之人本盼著太平。
羈旅:長期寄居他鄉。
邊思:對邊疆的思緒、感慨。
蹀血:流血,形容戰爭慘烈。
驚飚:狂風。
此詩創作于詩人在延安的旅途之中。當時邊疆可能正經歷著戰爭,社會動蕩不安,詩人作為羈旅之人,目睹戰爭后的慘狀,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邊疆戰事的憂慮和對太平的期盼。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生動反映了當時邊疆的社會狀況。
商飆凝素鑰,玄覽賁黃圖。
曉霜驚斷雁,晨吹結棲烏。
寒花低岸菊,涼葉下庭梧。
澤宮申舊典,相圃葉前模。
玉砌分雕戟,金溝轉鏤衢。
帶星飛夏箭,映月上軒弧。
慶展簪裾洽,恩融雨露濡。
天文發丹篆,寶思掩玄珠。
承歡徒抃舞,負弛竊忘軀。
泉潮天萬里,一鎮屹天中。
筮宅龍鐘地,承恩燕翼宮。
環堂巍岳秀,帶礪大江雄。
輪奐云霄望,晶華日月通。
凌煙喬木茂,獻寶介圭崇。
昆俊歌常棣,民和教即戎。
盤庚遷美土,陶侃效兼庸。
設醴延張老,開軒禮呂蒙。
無孤南國仰,庶補圣皇功。
上苑清鑾路,高居重豫游。
前對芙蓉沼,傍臨杜若洲。
地如玄扈望,波似洞庭秋。
列筵飛翠斝,分曹戲鹢舟。
湍高棹影沒,岸近榜歌遒。
舞曲依鸞殿,簫聲下鳳樓。
忽聞天上樂,疑逐海查流。
竹町羅千衛,蘭莛降兩宮。
七萃鑾輿動,千年瑞檢開。
彩旗臨鳳闕,翠幕繞龜津。
紫宸歡每洽,紺殿法初隆。
菊泛延齡酒,蘭吹解慍風。
咸英調正樂,香梵遍秋空。
臨幸浮天瑞,重陽日再中。
圣后經綸遠,謀臣計劃多。
受降追漢策,筑館計戎和。
俗化烏孫壘,春生積石河。
六龍今出餞,雙鶴愿為歌。
新年宴樂坐東朝,鐘鼓鏗锽大樂調。
金屋瑤筐開寶勝,宸極此時飛圣藻,微臣竊抃預聞韶。
大君敦宴賞,萬乘下梁園。
酒助閑平樂,人沾雨露恩。
榮光開帳殿,佳氣滿旌門。
愿陪南岳壽,長奉北宸樽。
宸暉降望金輿轉,仙路崢嶸碧澗幽。
羽仗遙臨鸞鶴駕,老臣預陪懸圃宴,余年方共赤松游。
鳳城春色晚,龍禁早暉通。
舊火收槐燧,余寒入桂宮。
鶯啼正隱葉,雞斗始開籠。
藹藹瑤山滿,仙歌始樂風。
澹澹長江水,悠悠遠客情。
落花相與恨,到地一無聲。
清切鳳凰池,扶疏雞樹枝。唯應集鸞鷺,何為宿羈雌。
大造乾坤辟,深恩雨露垂。昆蚑皆含養,駑駘亦驅馳。
木偶翻為用,芝泥忽濫窺。九思空自勉,五字本無施。
徒喜逢千載,何階答二儀。螢光向日盡,蚊力負山疲。
禁宇庭除闊,閑宵鐘箭移。暗花臨戶發,殘月下簾欹。
白發隨年改,丹心為主披。命將時共泰,言與行俱危。
寄謝巢由客,堯年正在斯。
獨酌芳春酒,登樓已半曛。
誰驚一行雁,沖斷過江云。
銀燭金屏坐碧堂,
只言河漢動神光。
主家盛時歡不極,
才子能歌夜未央。
萬里人南去,
三春雁北飛。
不知何歲月,
得與爾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