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司空侍中晏元獻公挽詞二首 其一
震邸陪經席,辰階擁化鈞。
高謨帷幄舊,嘉績鼎彝新。
露濕銘旌曉,塵凝燕榭春。
許郊民愛厚,猶憶相車茵。
震邸陪經席,辰階擁化鈞。
高謨帷幄舊,嘉績鼎彝新。
露濕銘旌曉,塵凝燕榭春。
許郊民愛厚,猶憶相車茵。
您曾在太子府邸陪伴講授經籍,在朝廷中執掌國家大權。往昔在帷幄中出謀劃策,如今卓越功績又銘刻于鼎彝之上。清晨露水打濕了銘旌,春日燕榭蒙上了灰塵。許昌郊外百姓對您愛戴深厚,還都還記得您宰相車座的車墊。
震邸:太子所居之處。
經席:講經的席位。
辰階:朝廷。
化鈞:指執掌國家大權。
高謨:高深的謀略。
帷幄:指天子決策之處或將帥的幕府、軍帳。
嘉績:美好的功績。
鼎彝:古代祭祀的禮器,常銘刻功績。
銘旌:豎在靈柩前標志死者官銜和姓名的旗幡。
燕榭:供人休息的樓閣。
相車茵:宰相車上的坐墊,代指宰相。
晏元獻即晏殊,他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這首挽詞是在晏殊去世后所作。晏殊一生仕途順遂,在朝廷中有著重要地位,為國家出謀劃策,有諸多功績。他在文壇也頗有建樹,培養了許多人才。作者在其去世后,寫下此詩表達對他的追思。
這首挽詞高度贊揚了晏殊生前的功績和地位,從其在朝廷的作為到百姓對他的愛戴,全面展現了他的形象。在文學史上,它是對晏殊的一種紀念,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賢能大臣的敬重。
利祿與名稱,拘囚豈易勝。
由來立仗馬,有媿脫鞲鷹。
達者知求解,貪夫反自矜。
吾方用三術,止觀足堪憑。
秋浦老漁人不識,清溪數灣船一只。
釣竿垂垂釣絲直,眼光過似谿光碧。
得魚歸來不自吃,開籠分與白鷴食。
卻來獨坐磯頭石,對著斜陽誦周易。
恐是渭濱姜子牙,安得文王與同車。
少年走馬去如飛,大笑吾衰行走遲。
吾同君健應無日,君似吾衰定有時。
烏兔交馳猶急傳,能令海水桑田變。
物之大者尚難常,何況百年如迅電。
要知此語非相誣,更當持以問麻姑。
高升洞陽界,論道太常前。
與彼群仙游,一夕千萬年。
眼中屢曾見,滄海為桑田。
時同宴玉醴,廣樂聽鈞天。
農戶竹林西,茅簷傍水低。
黃雞四五只,青韭兩三畦。
社甕醅堪漉,秋田秫又齊。
老翁留客住,為具任山妻。
君是甲科人,文章已立身。
遠邦迎父母,天闕動星辰。
行愛三冬日,到為千里春。
如將致吾后,先要惜斯民。
斷壁青松古,空江翠靄多。
行人幾回老,漁父祇高歌。
縱有重逢約,其如此別何。
明朝重回首,惆悵隔煙波。
山人出山去,山鳥長相憶。
歲月能幾何,諸峰復秋色。
孤云在何處,煙水望不極。
怊悵多遠情,飛鴻杳無跡。
谿翁若冰雪,明浄不受涅。
經歲斷知聞,使我心菀結。
佳句來清風,足以灑炎熱。
山中有奇事,遲向秋深說。
虛舟我良友,生平快冥搜。放跡江湖間,自與造物游。
憶昔仗短筇,訪我竺峰頭。貽我選體詩,得法于曹劉。
因之與定盟,有若膠漆投。出處雖小殊,夢寐常相求。
是乃以神交,真如持遠儔。有力負舟去,迅速不少留。
易寘于涼池,亦善為舟謀。我獨念故情,涕淚如泉流。
些舟以此詩,舟亦能聽不。舟或不吾聽,吾淚終難收。
瀟灑桐廬縣,名聞漢代余。
民風尚耕釣,土物富薪蔬。
江水連衢港,云山帶越墟。
終期置茅屋,鄰近釣臺居。
清谿雙白鷺,其羽可為儀。
潔白廼如此,那肯居洿池。
志士慎厥身,濁世難縶羈。
鐘鼎或愆義,寧賤而長饑。
貪夫昧所從,得養非攸宜。
猶鴟啄腐鼠,此鳥能笑之。
江湖身不定,十載別年兄。
忽爾重逢面,翻疑是隔生。
濕云行有路,細雨落無聲。
惆悵還分手,扁舟出郡城。
始見迎秋氣,又復換玄律。
寒山何蕭蕭,飄風何弗弗。
雙丸遞隠見,百齡信超忽。
慨念同游人,大半成異物。
吾年亦云衰,逾六已望七。
不唯齒發變,舊聞盡遺失。
死生無定據,萬事難固必。
且以永今朝,奚須計明日。
息影入山林,曾不厭深密。
賢哉龐德公,萬世稱隠逸。
節物苦驚人,那堪遠客身。
梅心輕送臘,柳意轉隨春。
叢薄啼新鳥,深泉動蟄鱗。
獨憐歸夢短,不得面慈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