餞宋承旨潛溪先生致仕歸金華七首 其一
鰲峰朝日鵲聲稀,內使傳宣下紫微。予告不須留秘閣,許歸仍及賜春衣。恩濃玉檢天書濕,人去金莖瑞氣稀。況是陽和二三月,都門柳色正依依。
鰲峰朝日鵲聲稀,內使傳宣下紫微。予告不須留秘閣,許歸仍及賜春衣。恩濃玉檢天書濕,人去金莖瑞氣稀。況是陽和二三月,都門柳色正依依。
白簡嘗持憲,黃圖復尹京。能標百郡則,威肅一朝清。典秩崇三禮,臨戎振五兵。更聞傳世業(yè),才子有高名。
封樹遵同穴,生平此共歸。鏡埋鸞已去,泉掩鳳何飛。薤挽疑笳曲,松風思翟衣。揚名將寵贈,泉路滿光輝。
鵲印慶仍傳,魚軒寵莫先。
從夫元凱貴,訓子孟軻賢。
龍是雙歸日,鸞非獨舞年。
哀榮今共盡,凄愴杜陵田。
一月主人笑幾回,相逢相識且銜杯。
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殘花昨日開。
皇綱歸有道,帝系祖玄元。
運表南山祚,神通北極尊。
大同齊日月,興廢應乾坤。
圣后趨庭禮,宗臣稽首言。
千官欣肆覲,萬國賀深恩。
錫宴云天接,飛聲雷地喧。
祥光浮紫閣,喜氣繞皇軒。
未預承天命,空勤望帝門。
冉冉紅羅帳,開君玉樓上。
畫作同心鳥,銜花兩相向。
春風正可憐,吹映綠窗前。
妾意空相感,君心何處邊。
昔到才三歲,今來鬢已蒼。
剝苔看篆字,薙草覓書堂。
引客登臺上,呼童掃樹旁。
石渠疏擁水,門徑?叢篁。
田地潛更主,林園盡廢荒。
悲涼問耆耋,疆界指垂楊。
結宇依青嶂,開軒對綠疇。
樹交花兩色,溪合水同流。
竹徑春來掃,蘭尊夜不收。
逍遙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眾書之中虞書巧,體法自然歸大道。
不同懷素只攻顛,孤青似竹更颼飗,闊白如波長浩渺。
能方正,不隳倒
漢家張御史,晉國綠珠樓。時代邈已遠,共謝洛陽秋。
洛陽大道邊,舊地尚依然。下馬獨太息,擾擾城市喧。
時人欣綠珠,詩滿金谷園。千載埋輪地,無人興一言。
正直死猶忌,況乃未死前。汨羅有翻浪,恐是嫌屈原。
我聞太古水,上與天相連。如何一落地,又作九曲泉。
萬古惟高步,可以旌我賢。
一年始有一年春,
百歲曾無百歲人。
能向花前幾回醉,
十千沽酒莫辭貧。
秋風颯颯雨霏霏,
愁殺恓遑一布衣。
辭君且作隨陽鳥,
海內無家何處歸。
北林夜方久,
南月影頻移。
何啻飛三匝,
猶言未得枝。
我?guī)熞荒畹浅醯兀?
佛國笙歌兩度來。
唯有門前古槐樹,
枝低只為掛銀臺。
中禁夕沉沉,幽篁別作林。
色連雞樹近,影落鳳池深。
為重凌霜節(jié),能虛應物心。
年年承雨露,長對紫庭陰。
持憲當休明,飭躬免顛沛。
直繩備豪右,正色清冠蓋。
寄切才恨薄,職雄班匪大。
坐居三獨中,立在百僚外。
簡牘時休暇,依然秋興多。
披書唯骨鯁,循跡少閑和。
庭樹凌霜柏,池傾萎露荷。
歲寒應可見,感此遂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