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對月
山川困游人,而不斷歸夢。其余惟日月,朝夕南北共。
日光驅人身,擾擾逐群動。鄉思須暫忘,世事那止重。
豈如月可喜,露坐息倥傯。清明入襟懷,萬里絕纖霿。
愛之不能飧,但以目睛送。想知吾在廬,皎皎上修棟。
慈親坐高堂,切切兒女眾。憐其到吾前,不使降帷幪。
豈不映時節,荏苒更季仲。而我去方急,其能計歸鞚。
我非土木為,耳目異聾瞢。念之曷由安,腸胃百憂中。
何言月可喜,喜意亦有用。為其同此時,水木光可弄。
猶勝夢中事,記之聊一誦。
山川困游人,而不斷歸夢。其余惟日月,朝夕南北共。
日光驅人身,擾擾逐群動。鄉思須暫忘,世事那止重。
豈如月可喜,露坐息倥傯。清明入襟懷,萬里絕纖霿。
愛之不能飧,但以目睛送。想知吾在廬,皎皎上修棟。
慈親坐高堂,切切兒女眾。憐其到吾前,不使降帷幪。
豈不映時節,荏苒更季仲。而我去方急,其能計歸鞚。
我非土木為,耳目異聾瞢。念之曷由安,腸胃百憂中。
何言月可喜,喜意亦有用。為其同此時,水木光可弄。
猶勝夢中事,記之聊一誦。
山川讓游人困頓,卻斷不了歸家的夢。剩下的只有日月,早晚南北都是一樣。日光驅使著人,忙亂地追逐著世間的各種活動。思鄉之情只能暫時忘卻,世間的事哪止一件重要。哪如月這般讓人歡喜,露坐休息能擺脫匆忙。月色清明照入胸懷,萬里沒有一絲云霧。喜愛它卻不能吃下,只能用目光相送。想到我在家中時,月光皎潔地照在高屋上。慈親坐在高堂,身邊圍繞著眾多兒女。憐惜月光到我面前,不讓它降下帷幕。難道它不映襯時節,時光荏苒更換著季節。而我離去正急切,哪能計算歸期。我并非土木之身,耳目不像聾盲之人。想到這些怎能心安,腸胃都在百憂之中。別說月讓人歡喜,歡喜之意也有用處。因為在這同一時刻,水光樹影可以賞玩。這還勝過夢中之事,記下來姑且誦讀一番。
困:使……困頓。
歸夢:歸家的夢。
擾擾:忙亂的樣子。
倥傯:匆忙。
纖霿:細微的霧氣。
飧:吃。
修棟:高大的屋梁。
切切:眾多的樣子。
帷幪:帷幕。
荏苒:時光漸漸過去。
季仲:指季節更替。
歸鞚:歸期。
聾瞢:耳聾眼瞎。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離家外出、旅途奔波之時。當時詩人為生活或事業在外漂泊,在旅途中看到日月交替、月色皎潔,不禁引發了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從而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旅途和月色的描寫,將思鄉之情層層推進。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游子的普遍情感。
脈脈萬重心,相望何時見。
強半春寒去卻來,野水差新燕。
遠負白頭吟,坐惜紅顏變。
欲問平安無使來,日落庭花轉。
大江南來幾千里,群山如龍躍江水。
君山陡起扼其沖,水自奔流山自峙。
我來正值新柳絲,連宵陰雨初霽時。
遙峰破睡向我笑,似欲索取登臨詩。
爰偕俊侶梁園客,共吊青山興廢跡。
浮遠堂前夕照紅,瞰江亭外春波碧。
振衣直上覽大荒,決眥鸛鶴乘風翔。
茫茫萬頃渺無際,其勢其欲吞穹蒼。
披襟脫帽忽長嘯,下視嵇康把頭掉。
刖足休遺白璧羞,抽身會向青溪釣。
郁郁胸懷何日開,當筵幸有酒盈杯。
君不見,賢愚終古俱塵埃,春申至今安在哉!
雨送春歸始放晴,風光初夏好逾明。
林花過盡新生竹,院鳥啼殘乍熟櫻。
自檢方書醫小疾,頗從田父看深耕。
西莊勝事猶多負,開遍將離賞未成。
今古浮云玉壘關,天開形勝鎖丸函。
一聲羌笛愁楊柳,三月山城賣牡丹。
峰積雪,水翻瀾,地通西域近番蠻。
平原望里東南盡,兩派江流下錦官。
去年已生子,今年復生孫。
主人既昏亂,國破家亦焚。
宮館變禾黍,萬人無一存。
朝伏蓬蒿下,暮宿荊莽間。
豈不念儔侶,豈不懷玉山。
儔侶高飛斃繒繳,玉山迢遞多鷹鹯。
又不見咸陽三月火不滅,吳宮萬戶飛灰煙。
春鴻社燕尚燒死,況復黃口乏修翰。
喜無挾彈兒,空城姑所安。
木葉紛紛下,東南日煙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蒼。
暝色況復久,秋聲亦何長。
孤舟兼微月,獨夜仍越鄉。
寒笛對京口,故人在襄陽。
詠思勞今夕,江漢遙相望。
斷橋衰柳荒寒外,來尋舊家池館。粉堞欹苔,文窗鎖荔,寂寞無人尋玩。
芙蓉開遍,看影寫銀塘,香支珊檻。凝立西風,重提往事更斷腸。
當年花底高會,有錦袍銀燭,翠裙羅扇。綠野琴樽,烏衣門第,都是此花曾見。
如今誰管,任冷月疏煙,做伊秋怨。獨客青衫,落紅和淚滿。
萬劫難灰伉儷心,
舟中過客底愁侵。
倚門兩載嗟行役,
知比岡頭望更深。
琴尊方潦倒,風日轉清嘉。
坐對娟娟竹,詩裁片片霞。
官閒常碲酒,春懶不飛花。
悵念紛微緒,非關戀物華。
蒼山萬疊鎖荒煙,
百道清溪思悄然。
只有東風偏識路,
馬蹄花發自年年。
濫竽赤緊聳勞肩,礰落風塵海外天。
看遍桐花開一紀,笑將楮葉刻三年。
猶存直道民風古,欲挽頹波吏治先。
無補蒼生真忝竊,寶山空返正茫然。
燕山雪花大如席,
馬上吟詩無紙筆。
他時若遇隴頭人,
折寄梅枝須一一。
炎夏長途馬欲疲,道傍少憩呂翁祠。墻頭幾縷炊煙起,疑是黃梁未熟時。
孰是凡人孰是仙,相逢總是夢中緣。憑翁自覓邯鄲枕,看取輪回大劫年。
誰道榮名事不真,夢中晷刻亦前因。書生原是機鋒捷,未必仙翁解度人。
十二雕欄倚碧城,好拈彩管理芳情。
枇杷門巷銀鐙影,楊柳亭臺玉笛聲。
昨夜星辰何黯淡,當年云雨不分明。
茂陵久抱相如渴,香茗盈甌為解酲。
中道風波暫毀妝,紡聲凄咽近長廊。
小憐著布光迎面,蘇蕙回文曲寫腸。
玉色要防西日曬,雪膚爭受北風涼。
可知一寸相思意,隨著車輪百轉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