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郎中新居和堯夫先生韻 其一
高齋曠望極山川,卻顧卑居不值錢。
二室峰巒凝畫碧,萬家樓閣帶輕煙。
春濃繚繞環游騎,地勝依稀寓列仙。
唱發幽人丞相和,當時紙貴洛城傳。
高齋曠望極山川,卻顧卑居不值錢。
二室峰巒凝畫碧,萬家樓閣帶輕煙。
春濃繚繞環游騎,地勝依稀寓列仙。
唱發幽人丞相和,當時紙貴洛城傳。
在高高的書齋中極目眺望山川,回頭再看自己簡陋的居所就覺得不值錢了。太室山和少室山的峰巒如凝著的碧綠畫卷,千家萬戶的樓閣籠罩著輕煙。春天濃郁的氣息中,游人騎著馬環繞游玩,此地景色優美仿佛住著神仙。隱士吟詩丞相唱和,當時詩作在洛陽城傳抄,一時紙貴。
高齋:高大的書齋。曠望:極目遠望。
卻顧:回頭看。卑居:簡陋的居所。
二室:指太室山和少室山。
春濃:春天濃郁的氣息。環游騎:騎著馬環繞游玩。
地勝:景色優美之地。依稀:仿佛。寓列仙:好像住著神仙。
唱發:吟詩。幽人:隱士。丞相:指和詩之人。紙貴洛城:用左思《三都賦》洛陽紙貴的典故,形容詩作流傳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處于社會相對穩定、文化繁榮的時期,文人之間有唱和交流的風氣。詩人可能是在參觀楊郎中新居時,看到優美景色,又得知文人唱和之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楊郎中新居周邊景色及文人唱和的雅事。其特點是景色描寫優美,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活動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氛圍。
漸喜知聞斷,閒門各一天。
還家仍獨客,亂世有馀年。
畦菜經霜碧,江魚入市鮮。
老夫唯果腹,無酒亦陶然。
與爾千峰共閉門
吳山越水舊西園
秋風瑟瑟津梁遠
天宇冥冥雁羽翻
七尺須眉三寸舌
十年哀樂一家言
阮生不耐窮途哭
風雨攤書懷士元
武涉已去,蒯通乃前,相君之背,貴不可言。
君不見,種蠡張陳事可哀,時乎時乎不再來。
勇略震主身必危,足下持此將安歸。
策士逞雄辨,那論漢與楚。
誰識王孫不背恩,蒯通竟以佯狂去。
高鳥盡,良弓藏,猛士何勞守四方。
鐘室奇冤亦天意,此時悔不用通計。
梅花開已遲,
卻恨桃花晚。
把酒問花神,
何事今春懶。
春風如畫工,
粉黛憑深淺。
花是女兒家,
遲早由他遣。
散步幽潭上
嵐光夕更佳
虬松鉗墮石
驟水齧崩崖
樹綠門前繞
山青屋后排
短籬三五掩
折曲入清齋
黃金不惜買蛾眉,
揀得如花四五枝。
遇有酒時須飲酒,
得吟詩處且吟詩。
春宵旅館夢滬溪
縹緲云情往復迷
雞唱一聲人乍醒
曉風殘月板橋西
緩步入巖扉,
晨光露欲晞。
訪僧空古缽,
遺篋有西衣。
黃鶴依松舞,
白云繞杖飛。
數聲何處笛,
知是牧童歸。
君王親策集英年,始信常山子侄賢。白晝相將金榜上,紫微三謝玉階前。衣冠近事尤為盛,閥閱清芬愈可傳。馬躍春風歸里巷,蘆花爭看一行鞭。
君王賜第御靈和,兄弟同時捷雋科。名占風雷三級遍,恩沾雨露一門多。衣冠盛事喧金榜,里巷榮歸綴玉珂。他日鳳池須接翼,侍中陰德有馀波。
芳菲春色滿樓臺,人在天涯去不回。自倚雕闌看蛺蝶,微風吹送落花來。
秋到空階一葉飛,邊庭何處雁來稀。香閨日日愁無賴,月下寒砧又搗衣。
千里家山入夢頻,
又封書尺寄行人。
未慚定省多疏闊,
守道安貧即是親。
水閣鱗鱗夾岸開,月華還照劫馀灰。槳聲燈影秦淮夜,勸汝長星酒一杯。
選夢看山興漸消,盡將怊悵敵清寥。憑襟坐惜歸帆暮,無那滄江又起潮。
斷雨分虹繪晚晴,綠楊風細一蟬清。幽波碧蘸蒹葭影,寫我江湖裊裊情。
荒荒冷月證無生,瑟瑟柔波訴有情。消受長宵清不寐,柳陰支枕聽彈箏。
商飆輕透。動簾幕飛梧,亂飄庭甃。瑞氣氤氳,沈檀初爇,煙噴寶臺金獸。黃花美酒。天教占得,先他時候。誕元老,慶有聲,此夕降生華胄。
歡笑。宜稱壽。弦管鼎沸,宮商方頻奏。滿捧瑤卮,華堂歌舞,拍轉金釵斜溜。朱顏綠鬢,殷勤深愿,鎮長如舊。嘆濱海,道難留,指日榮遷飛驟。
文陛初辭咫尺顏,
恩深猶綴輔臣班。
漢庭舊友彫零盡,
獨擁雙旌入武關。
去冬我罷官,公聞款柴荊。往還曾幾時,久矣歲序更。
昨來孟公所,同攜景山槍。移床昵就我,數語肝膈傾。
知我嘗發奸,惜我不自明。歌詩出《騷》《雅》,結念餐落英。
勿為外人道,但許賤子賡。何以酬公知,唧唧寒螀鳴。
大雪皓千里,公馬方南行。三輔舊所治,歡此時玉盈。
羊裘猶可識,竹馬知來迎。滔滔江漢流,慘慘鴻雁聲。
登樔而椓蠡,見之愴中情。流亡趨杭州,萬人隘一城。
分郡為之馌,公私竭經營。皇心軫吳楚,百為仰深耕。
區畫當如何,公抱濟世誠。愿諗良有司,話我東南氓。
條風散湖綠,碧草洲渚縈。攜孫試禮部,此樂天所令。
春回民熙怡,身退心和平。重扣野云叟,一聽芳郊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