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浩然觀
憕心坐清境,虛白生林端。
夜靜嘯聲出,月明松影寒。
絳霞封藥灶,碧竇濺齋壇。
海樹幾回老,先生棋未殘。
憕心坐清境,虛白生林端。
夜靜嘯聲出,月明松影寒。
絳霞封藥灶,碧竇濺齋壇。
海樹幾回老,先生棋未殘。
內心平靜地坐在清幽的環境里,純凈的月光從林梢升起。夜晚寂靜,傳來呼嘯之聲,明月下松樹的影子透著寒意。紅色的云霞籠罩著藥灶,碧綠的泉眼濺起的水灑在齋壇上。海邊的樹不知經歷了幾次興衰,先生的棋局還未下完。
憕心:使內心平靜。
虛白:指純凈的月光。
絳霞:紅色的云霞。
藥灶:煮藥的爐灶。
碧竇:碧綠的泉眼。
齋壇:道士誦經禮拜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道觀時,被道觀清幽的環境和修道之人的生活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當時道教較為盛行,人們對道家的修行生活多有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道家生活的閑適與超凡。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道家文化的關注和喜愛。
一從春色入花來,便把春陽不放回。
雪圃未容梅獨占,霜籬初約菊同開。
長生洞里神仙種,萬歲樓前錦繡堆。
過盡白駒都不管,綠楊紅杏自相催。
莫教容易過龜山,多少人心愿復還。
更有南城黃綬客,但吟西戶綠楊閑。
才經濁汴無澄浪,且趁清淮洗醉顏。
安得就公歌一曲,緩吟遲步夕陽灣。
昔者淮南使,剛中輔以和。
生前無所茍,身后事如何。
有子泣枯草,無人誦蓼莪。
林公為不死,下客謾悲歌。
檄書插羽來何速,鐵騎成林勢未分。
北壘噉聲雄似虎,南營殺氣猛如云。
陣前劍客投犀袂,帳外歌姬曳繡裙。
且待揮兵酣戰罷,卻行三舍避將軍。
博士高才御點名,往陪群俊盍朝簪。
門頒錦詔先生入,帝錫綈衣后殿深。
設坐宮官嚴絳帳,執經王子肅青衿。
堯親已被欽文化,更倚師謨稱上心。
自是平時大隠徒,何須水宿與山居。
都無長物垂空橐,卻有閑房聚逸書。
近見雪消思野蕨,遙呼船問憶江魚。
卸帆便去尋村酒,醉使兒孫推鹿車。
我是東臯叟,君居在屋東。
已曾同硯席,最好共耕農。
蕙帳兼棲鶴,籃輿亦帶笻。
若評樵采事,須更喚鄰翁。
我謂君才似楚騷,文章自可作清曹。
但持古道徐而待,莫顧時人毀與褒。
水以源深流自遠,竹因根老節彌高。
如今且作東山臥,萬事紛紛比一毛。
老懷秋思各思山,綠髪兒童事事閑。
感物但搔頭上雪,呼人莫笑鏡中顏。
籃輿自可來嘗酒,芒屐猶能去渡關。
玉井有花高百尺,秦王宮女許誰攀。
庾郎醞藉本仙材,適自王家池上回。
楊柳風前紅蠟炬,芙蓉香畔白髯顋。
便搖健筆揮詩藁,仍替衰翁倒酒罍。
說與泗州倪發勾,夢隨淮水向東來。
道傍有無車馬通,朝復莫兮秋且冬。
草頭半折木已空,鳥啄噤兮霜與風。
白鷗肚上殘日紅,一丘莽蒼黃昏中。
亦有松陵怨詩否,此時誰訪談玄翁。
一從縉笏垂紳后,所至官曹不茍拘。
皓首積成高世義,赤心傾在逆鱗書。
溫如冬日人之望,嚴載秋霜使者車。
以愛以威無不濟,恩從城市入田廬。
世閑詩淡鄭云叟,壽且安寧陶隠居。
愛酒自開浮蟻甕,耽詩如好換鵝書。
籜冠戴后搘笻竹,鶴氅披來控鯉魚。
學作蓬萊吟醉客,何須駟馬駕安車。
喜陪詩伯尋幽去,從此風騷覺有神。
明代應無高遯士,奇峰盡屬苦吟人。
欲名地巧題難得,卻恨圖經說未真。
回想天童山迤邐,更多形勝亦非倫。
馬上雞初唱,天涯星未稀。
驚風時墜笠,零露暗沾衣。
山下疏鐘發,林梢獨鳥飛。
遠峰煙靄淡,迤邐見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