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要識中庸義,中庸乃是庸。
不須求勝解,只此是奇功。
卓卓孤峰上,明明百草中。
若將聲色舍,聲色卻盲聾。
要識中庸義,中庸乃是庸。
不須求勝解,只此是奇功。
卓卓孤峰上,明明百草中。
若將聲色舍,聲色卻盲聾。
要明白中庸的含義,中庸其實就是平常之理。不必追求過高深的理解,懂得這點就是非凡的成就。它如高聳的孤峰般卓然獨立,又清晰地存在于百草之中。若舍棄對聲色的執著,聲色對于自己就如同盲聾之人感知不到一樣。
中庸:儒家的道德標準,指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
庸:平常。
勝解:深刻、高超的理解。
卓卓:高聳、突出的樣子。
聲色:泛指世間的各種事物景象。
《中庸》是儒家經典,此詩圍繞中庸義理展開。創作時間與具體背景較難明確,大致處于儒家思想不斷發展、人們探討道德倫理的時期。詩人可能是有感于當時人們對中庸的過度解讀,而創作此詩強調其平常本質。
這首詩主旨是闡述中庸的內涵,強調其平常性。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和質樸的語言表達哲理。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經典名作,但對研究儒家思想在詩詞中的體現有一定價值。
道人氣味自嬰兒,抵鏡精華雨鬢絲。過隙憑生寧有相,無懷中夜詎多思。江山留我看春眼,歲月饒人舉案眉。鐘鼓滿堂歌進酒,神仙不羨百年期。
遲回六十歲初周,豈待嵇康策可休。墮地一聲留結果,翀天雙翼總浮漚。久知塵網無鸞鳳,幸釋名韜謝馬牛。水落霞紅千萬里,桃花流水有扁舟。
雪里垂絲古釣臺,
錦鱗拂拂上釣來。
船頭撥轉歸何處,
又向蘆花深處挨。
夕拜臺官朝上書,合陽氣候卻何如。
殿中三尺賈生策,隴右孤云唐介居。
秋日未聞秦塞雁,梅關正阻粵江魚。
思君此際腸真結,何地綢繆一慰予。
佳節遘重九,發興上層樓。良朋把手相視,笑口不能收。破帽寧容久戀,瑞腦看縈香篆,未怕雪盈頭。染得寸心赤,猶有氣橫秋。
曠千載,彌六合,仰嘉猷。波濤涌現南岳,蕩盡古今愁?;厥讎懒隇┡希带S飛魚躍,勝景遍全球。與子淬詞筆,抃舞奏歡謳。
挹取洞庭水,傾注入西江。腥埃血洗全凈,皎皎愛春陽。坐看燎原星火,迸發嶄新花朵,芳烈向風揚。圣地井崗上,草樹發輝光。
共瞻仰,天險處,辟康莊。吳儂軟語相告,此處勝天堂。誰羨桃花源里,向晚繁星密綴,會舞樂洋洋。歇浦賴支援,豐產有馀糧。
諦玩橫增吊古情,
樂安祖德最知兵。
短衣匹馬君何事,
訪遍巫門大冢平。
江湖有散人,雅尚凌仙嶠。
青笠綠蓑衣,泛宅逐蓬藋。
扁舟澹容與,鷺鷗作同調。
長物唯緡竿,至足在漁釣。
白云從空流,眠月仰天笑。
目極宇宙寬,浩蕩無遺眺。
朱門多紛營,攖縛苦糾繞。
而此獨逍遙,忘機自舒嘯。
咄彼抗塵容,翹心束帛召。
靈龜未兆無兇吉,變動臨時在卜人。
路頭問破誰人委,王老東村努目嗔。
桃葉堤邊,琵琶巷里,人字青溪。本博陵舊氏,愁窺燕幕,汾陽公子,共聽烏啼。春寒愁又度,落盡東園幾樹梨??栈厥?,正江南烽火,塞北征鼙。
相誓盈盈兩地。奈仙源雞犬望后都迷。況渚下書沉,誤排雁影,章臺人去,遺恨桃枝。隔巷空還系臂,便鈿合金釵何處思。只蠻箋數幅,堪付新詞。
月華千頃,畫燭搖花冷。
恰到五湖深處,平生事、付漁艇。
鶴警銅壺靜,做成今夜永。
正是愁腸無限,幾片葉、送秋影。
珠簾白舫亂湖光,
隔岸龍舟艤夕陽。
今日歡游復明日,
便將京洛看錢塘。
滿山云雨蛟龍走,
萬壑風煙虎豹通。
巖竇石泉流出冷,
草庵禪影坐來空。
指引歸舟,空悵望、江南天闊?;厥滋帯⒐识己淌?,漢家陵闕。指點六朝形勝地,悲涼萬古繁華歇。記一聲、鼙鼓揭天來,金甌缺。
銅駝恨,應難說。銅仙恨,幾時竭。但滄波畫里,曉風殘月。歸夢已隨秋風遠,故園莫遣音塵絕。待從頭、收拾舊山河,腸先熱。
南越貢珠璣,西蜀進羅綺。到京未晨旦,一一見天子。
如何賢與俊,為貢賤如此。所知不可求,敢望前席事。
吾聞古圣人,射宮親選士。不肖盡屏跡,賢能皆得位。
所以謂得人,所以稱多士。嘆息幾編書,時哉又何異。
豆蔻梢頭莫漫夸。春風十里舊繁華。
金縷玉蕊皆殊艷,別有傾城第一花。
青雀舫,紫云車。暗期歸路指煙霞。
無端卻似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一篙春水綠于苔,
鴨嘴船輕向晚開。
渡口斜風吹細雨,
春帆無數過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