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祀五享三首 太尉奠瓚用《嘉安》。
有秩時祀,匪怠匪瀆。
有來宗工,載祗載肅。
厥作祼將,流黃瓚玉。
是享是宜,永綏多福。
有秩時祀,匪怠匪瀆。
有來宗工,載祗載肅。
厥作祼將,流黃瓚玉。
是享是宜,永綏多福。
按時有序地進行祭祀,不敢懈怠也不敢輕慢。主祭的宗工前來,態度恭敬而嚴肅。行灌祭之禮時,流動的酒漿如黃玉般清潤。這樣的祭祀既合時宜又合禮儀,必能長久獲得眾多福澤。
有秩:有序,合乎禮制。
時祀:按時進行的祭祀。
匪怠匪瀆:匪,通'非',不;怠,懈怠;瀆,輕慢。
宗工:主持宗廟祭祀的官員。
祗(zhī):恭敬。
祼(guàn)將:古代祭祀時以酒灌地的儀式。
瓚玉:古代祭祀用的玉柄酒勺,此處指酒漿如玉般清潤。
綏(suí):安,此處指獲得、保有。
此為宋代郊廟朝會樂章之一,用于'常祀五享'儀式中太尉行奠瓚禮時演奏。宋代重禮制,此類樂章是國家祭祀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對天地祖先的尊崇與禮儀制度的完善。
全詩圍繞祭祀禮儀展開,通過對祭祀流程、參與者態度及器物的描寫,展現宋代祭祀的嚴謹規范,核心是借莊重儀式祈求福澤永繼,體現傳統禮儀文化中'敬天法祖'的精神內核。
乘飆溯九天,息駕三秀嶺。
有待徘徊盼,無待故當凈。
滄浪奚足勞,孰若越玄井。
黃檗老婆,大愚饒舌。
佛法無多子,正眼瞎驢滅。
妙嚴突出拄杖,三人證龜成鱉。
拄杖子,善甄別。
硬卻脊梁,莫教漏泄。
觀音菩薩將錢買胡餅,放下卻是一塊生鐵。
千里行春化百蠻,一封馳奏早投閑。
世推酌水沉香去,只自攜琴入蜀還。
散步磯邊依獨鶴,凝眸天外望三山。
此身已出云羅外,歸釣吳江水石間。
三月河陽花事繁,荒村猶儗百花村。
乍瞻天外來雙舄,旋向蘿陰布一尊。
竹馬兒童爭伺駕,□羅太尉未書門。
莫疑春服成偏早,笑語陽春入坐溫。
看花倏過廿年期,珍重今年北客詩。
咫尺關山成絕國,清明楊柳似平時。
聊園舊主腸空斷,寒食春城酒莫悲。
容易野塘花落盡,明朝還續稼軒詞。
寂寞空堂欲暮時,
鐘聲斷續雨千絲。
此中會有西來意,
正復庭前柏樹知。
伴師同拄一枝藤,野岸凌兢踏斷冰。老去莫辜元夜眼,試憑江閣看漁燈。
舊時好客孔文舉,無事長隨支道林。燈夜羞歸對妻子,傳柑知我已無心。
一別風塵客恨長,鳳城燈燭記微茫。人生相見知何定,夜雨重來此對床。
獨坐山中寺,境閒真意存。
瓦燈燃石壁,松葉暗柴門。
夜久無群動,詩成偶自言。
上方鐘意早,山月落前軒。
古梁依舊晚鴉啼,
燕子重來啄井泥。
誰道星移驚世換,
壞墻秋草與人齊。
春風吹我過新田,
往者從容已數年。
歷歷幽花伴芳草,
故交情味倍依然。
旄頭夜落捷書飛,
來奏金門著賜衣。
白馬將軍頻破敵,
黃龍戍卒幾時歸。
金書萬里護豐隆,絳節三山職事雄。
方岳已承虞舜典,仙源遙問廣成風。
鶴鳴云際占靈境,龍御天齊坐法宮。
擊壤別看歌萬壽,應知夷夏盡呼嵩。
細蕊纏青茜。繁葩融醉面。多情扶手捏柔條,顫。顫。顫。
絳綃暴霧,紅糝籠煙,紫金百煉。
孝友能不倦。榮枯知易變。只愁搖落向風飛,漩。漩。漩。
還宜月下,更好水邊,笙歌庭院。
曾服前賢孤立辭,
空山獨夜感于斯。
何由得拜龍門道,
一寫平生慨慕私。
終年伴我讀書帷,
方與青燈悵別離。
今夜忽開花燦爛,
多情若此可無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