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以后享廟五首 祫享仁宗用《大和》。
於穆仁廟,圣澤滂流。
華夷用乂,動植蒙休。
徽名冠古,奕世垂謀。
帝躬祼獻,盛典昭修。
於穆仁廟,圣澤滂流。
華夷用乂,動植蒙休。
徽名冠古,奕世垂謀。
帝躬祼獻,盛典昭修。
莊嚴的仁宗宗廟,圣明的恩澤廣泛流布。華夏與四夷得以治理,動植物都蒙受福澤。美好的名聲冠絕古今,世代留下深遠謀劃。皇帝親自行祼獻之禮,盛大的典禮光明地舉行。
於穆:嘆詞,表贊嘆;穆,莊嚴。
仁廟:宋仁宗趙禎的宗廟。
滂流:廣泛流布。
華夷:華夏與四夷,代指天下。
用乂:得以治理;用,因此;乂(yì),治理。
蒙休:蒙受福澤;休,美善、福澤。
徽名:美好的名聲。
奕世:累世、世代。
垂謀:留下謀劃。
帝躬:皇帝親自。
祼(guàn)獻:古代祭祀時以酒灌地的儀式。
昭修:光明地舉行;修,舉行。
此詩為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祫享(合祭)宋仁宗時所用樂章。宋仁宗在位期間政治清明,史稱‘仁宗盛治’,后世通過宗廟祭祀追頌其德澤,此詩即為此背景下的祭祀樂歌。
全詩為祭祀宋仁宗的樂章,通過鋪陳仁宗圣德恩澤與祭祀盛典,表達尊崇追慕之意。語言典雅莊重,符合宋代宗廟樂歌體制,是研究仁宗歷史地位與宋代祭祀文化的重要文獻。
西征朔氣自蕭蕭,
鞏樹東風待使軺。
戊己屯兵中校尉,
春秋趣對圣明朝。
款關胡部多隨馬,
捕虜羌兒慣射雕。
何事詞人監郡去,
將因投筆似班超。
幾點疏峰煙渡口。寒鳥沖波,蹙起靴紋皺。不見霜林濃似繡。赤闌橋外蘆花瘦。
客里登樓還病酒。欲雪簾櫳,故國空回首。寂寞西湖春漸透。梅開還等人歸否。
梅有和羹實,
龍無為雨心。
月月便車奔帝闕
年年貢士過荊臺
如何三度槐花落
未見故人攜卷來
轣轆聲中去路遙
春愁黯黯獨魂銷
匆匆十日三經過
識得征人是板橋
欲就東湖船,先舍漢津槳。隔岸知境異,越堤果幽爽。
春草碧淺淺,新樹團盎盎。鳩鳴宿雨馀,人耕舊墟上。
秀圃蔥薤花,小橋沒菰蔣。麥深不見人,時聞挽車響。
傍道多草舍,老翁聚三兩。偶憩知饋茗,味惡誠足享。
北來厭塵沙,茲景勞夢想。緩步殊未久,舟已叢芮榜。
清謠煙水間,馀歡獨攜往。
晏靡足殄身,窳惰足隕名。日處積順中,黯然蹙天心。
荊襄二百年,習俗酣嬉成。朅頻示大罰,原野皆荊蓁。
堂堂中丞公,振起湘川濱。出守一再還,利病洞若神。及來作鎮撫,彫攰叢污陳。慨然作教條,鉅細規員程。
手開農貨源,俾民奠其生。杜塞衣食流,俾民完其真。吏皆知首公,政乃臻大醇。時艱不敢康,武備嫻修明。寇懾皆遠飏,紅籌急旁鄰。龍山傳大捷,國憤沈年伸。至今破竹功,累復數大城。黔黎幸漸蘇,皆出公精誠。
匑匑蹇臣節,奄忽歸千春。同時誦遺章,朝野哭失聲。作歌示百寮,誰得如公勤。
閒看溪鱗弄水花
小溪東畔是田家
詩翁臥石全成懶
野老?壺未足賒
云暗山腰朝作雨
日籠木杪晚成霞
糟頭從醉三千石
輸卻盧仝七碗茶
開緘奕奕見風神,百過賡酬意轉新。栗里黃花偏耐晚,謝庭紅藥已含春。追攀未覺亭臺夐,題品時應翰墨親。指屈東風寧幾日,只愁無地著吟身。
間梅依竹幾叢叢,曾伴淵明醉屋東。秀質自然天力與,芳香不逐歲華窮。琴尊勝會留清賞,旗鼓騷壇合順風。走遍鳳城車馬地,幾人高興與公同。
土床閒坐啜黃齏,得句時翻經背題。
義膽久拚沙暴骨,禪心不學絮黏泥。
難期蘇子看羝乳,長伴支公聽馬嘶。
塞外無花拈雪示,何人微笑各凄凄。
宿雨朝煙。
露浥胭脂紅數點。
閑庭寂寞,惜花人起夢尤淹。
傍妝臺、幾度懶臨鸞。
整凌波、款步青苔蘚。
笑嫣然、看朝陽一朵春光綻。
惟帝之道,與時語默。
靜則坤闔,動則乾辟。
月外征鴻自北飛,
溪邊流水亦東歸。
相思欲往還多畏,
自笑浮生事事非。
年少同游古辟雍,
文光萬丈掃秋虹。
不須舊事談如夢,
燈下相看亦夢中。
竹扈魚寒,荻洲雁老,川途何限凄黯。暝色連江,殘年催雪,聽遍高城鼓紞。小住香涇好,又何事、扁舟輕泛。有人剪燭西窗,翠眉添鎖離感。
記我垂虹載酒,看十里晚風,秋思云澹。拂劍霜飛,停杯月落,倦了平生游覽。細雨孤山路,早夢到、梅邊香暗。甚日君來,煙波遙送歸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