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宗朝享三十五首 再升殿用《干安》。
明明維后,詒厥孫謀。
系隆我漢,陳錫哉周。
以孝以饗,世德作求。
介以繁祉,萬邦咸休。
明明維后,詒厥孫謀。
系隆我漢,陳錫哉周。
以孝以饗,世德作求。
介以繁祉,萬邦咸休。
圣明的君主啊,留下安定子孫的謀略。讓我朝如同漢朝般興隆,像周朝那樣廣施恩錫。用孝道來祭祀,以世代美德為追求。祈求眾多福澤,天下皆得美好。
明明:圣明,光明。《詩經·大雅·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詒厥孫謀:遺留安定子孫的謀略。詒(yí),遺留;厥(jué),其;孫謀,子孫的謀略。出自《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詒厥孫謀,以燕翼子。'
系隆:使興盛。系,維系;隆,興隆。
陳錫:布施賜與。陳,廣施;錫(cì),通'賜'。
以孝以饗(xiǎng):用孝道進行祭祀。饗,祭祀,供奉。
世德作求:以世代相傳的美德為追求。作求,作為追求。
介以繁祉(zhǐ):祈求眾多福澤。介,求;繁祉,多福。
萬邦咸休:所有邦國皆得美好。咸,都;休,美善。
此詩為南宋寧宗朝宗廟祭祀樂章,屬《寧宗朝享三十五首》組詩之一,用于皇帝'再升殿'儀式。創作于寧宗時期(1194-1224年),反映宋代宮廷祭祀中頌揚祖先功德、祈求王朝延續的政治文化傳統。
全詩通過頌祖先圣明、慕漢周盛世,強調以孝祭祀傳承美德,祈求福澤萬邦,體現宋代宮廷祭祀樂歌'歌功頌德、祈福求安'的核心主旨,是研究宋代宗廟禮儀與政治文化的重要素材。
履端莫怪起來遲,
老病身衰只自知。
俯仰鄉關多暇日,
萬方鐘鼓樂清時。
朝朝行役度巖峋,
中飯長依野水濱。
路出九峰連杳靄,
溪穿千樹失風塵。
征袍盡帶煙霞色,
官騎時參鹿豕鄰。
只為舍人還避煬,
白鷗休道不相嗔。
浥露蒸霞,翻階壓檻,亭亭艷吐韶華。枝頭弄雨,似故傍風斜。細剪絳綃金縷,把腰圍、巧斗堪夸。把酒憐春去,萬花落處,朵朵含葩。
更敧風覆玉,囊簇紅紗。漢苑紫云歸玉佩,羨揚州、艷賞誰家。喜唱入,歌喉蘊藉,照月醉琵琶。
暖入平林囀鳥雛,日烘花氣滿庭隅。道人元不關春事,肯把新晴餉客無。
雨馀繞屋一渠水,日落滿簾何處山。我亦時來開病眼,怕將春色照愁顏。
春意全灰病后心,粥魚齋鼓聽禪林。鳥啼南嶺夢初斷,花發故園人懶尋。
壽酒欣陪竹下游,
星明寶婺照機頭。
朝逢海上桃三熟,
霜老懷中橘正秋。
繞膝斑衣紆彩袖,
承家紫氣識青牛。
御輿捧檄俱歡事,
舒日萱堂百不憂。
去時冒雨連宵去,
回來帶水又拖泥。
自怪一生無定力,
尋常多被業風吹。
晨登太霞宮,挹此八王蘭。
夕入玄元闕,采蕊掇瑯玕。
濯足匏瓜河,織女立津盤。
吐納挹景云,味之當一餐。
紫微何濟濟,璚輪復朱丹。
朝發汗漫府,暮宿勾陳垣。
去去道不同,且各體所安。
二儀設猶存,奚疑億萬椿。
莫與世人說,行尸言此難。
積潦奔湍響澗陰
風回隱隱更沉沉
如今又識臨流樂
未信濠梁有是心
江天寂寞留光焰,身后文章。眼底滄桑。夢繞觚棱淚滿裳。
一襟蕭灑官袍弛,人海深藏。羽扇邀涼。驚見疑聞畫省香。
買花歸倚繡簾前。問侍兒、剩否金錢。邀隔垣、女伴消閒晝,還趁取、苔石幽鮮。輕輕簸、青蚨不定,怕撩人鬢蟬。競負閨中劉毅,喝雉喧闐。
瑯然。滾歸墻罅,與柳綿、一樣勻圓。惱他鄰女嬌小,贏處慣倚輕儇。喚重來、頻呼不應,走弄墻畔秋千。無聊甚、閒擲五銖,暗卜歸船。
楚畹當時碧
書齋太古情
善人居此室
事業老儒生
有草雖同伍
無花可比馨
援琴望魯谷
意氣復相傾
舊傳黃禍撼山川,駿馬西馳奔猊狻。
六師所至無敵手,炎火燒天人摧肩。
此間兀立五千塔,爭姿摹影羅青蓮。
宣哀寶鐸動永夜,滌塵法雨庇遙天。
一從玄關失幽楗,堅林焚燎涸靈泉。
但看幡風花前落,無復鏡月定中圓。
今從圖畫瞻猛士,乍驚塵壁掛星躔。
眾階野獸穿窟穴,一鳥庭樹飛蒼煙。
日月纏迫歸空滅,往事悲歌徒口傳。
行程舊幟難稽覽,無憂花樹尚香鮮。
天衣飛動磔毛發,金軀久已廢止觀。
作詩久成祟,身世困天韜。
夢斷心猶壯,燈青首獨搔。
梨花三月暮,春水一帆高。
何處歸來好,看山破白醪。
曙色開晴,輕飔敷暖,日影才經檐角。倦來芳徑,且倚闌干,觸地新愁粘著。長日如年,可堪恨雨絲絲,夢云漠漠。見鳴禽遞響,乳鶯梳翅,癡愁方覺。
凝望處,初綠呈新,陳柯拆舊,忘了一春歸卻。不傷花老,只怕花開,解使朱須銷鑠。寶扇輕搖,亂拋花片教飛,迎風低掠。忍重攜素手,驟覺一分瘦落。
倒著衣裳迎戶外,
盡呼兒女拜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