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宗朝享三十五首 終獻用《正安》。
秉德翼翼,顯相肅雝。
疏冪三舉,誠意益恭。
光燭黼繡,和流笙鏞。
子孫眾多,福祿來從。
秉德翼翼,顯相肅雝。
疏冪三舉,誠意益恭。
光燭黼繡,和流笙鏞。
子孫眾多,福祿來從。
秉持德行恭敬謹慎,助祭官員莊重和諧。多次舉起祭祀酒器,誠意愈發恭敬虔誠。光芒照亮華服花紋,笙鏞樂聲和諧流淌。子孫后代繁榮眾多,福祿福祉隨之降臨。
翼翼:恭敬謹慎的樣子。
顯相:助祭的顯要官員。
肅雝(yōng):莊重和諧。
疏冪:覆蓋酒器的布,代指酒器。
三舉:多次舉起,指行祭禮的步驟。
黼繡:繡有黑白斧形花紋的祭服。
笙鏞:笙為管樂器,鏞為大鐘。
來從:隨之而來。
此詩為南宋寧宗朝宗廟祭祀儀式中終獻環節所用樂歌,《正安》為樂章名。創作于寧宗朝,用于祭祀祖先時贊美其德行,表達祭祀的虔誠與對福澤的祈愿。
此詩是寧宗朝宗廟祭祀的樂歌,通過描述祭祀過程的莊重與參與者的恭敬,贊頌祖先德行,表達尊崇與祈福之意,體現了宋代宗法祭祀文化的特點。
磊落真同席上珍,
憶蒙況我意殊真。
今年尚許分張否,
試遣詩筒告及春。
頭白逢人宛似新,自嗟世態不容真。君才廓落宜無合,我語剛強屢被瞋。千里來尋非愛雪,一時行樂謾游春。鄰居冷淡應相笑,數夕溫然語話頻。
篇篇俊逸間清新,老閱群才始見真。秀卻采蓮溪畔態,豪吞指壁柱邊瞋。肺腸舊信能纏錦,文字今知解斗春。筆力肯低容我和,詩成無惜寄來頻。
相逢曾解呂虔刀,
不用臨岐戀綈袍。
贈爾羅浮云一片,
幔亭歸去伴吹璈。
山色橋西處,清幽與世分。
霜崖出野館,苔徑入松云。
巒氣晴還濕,水聲斷復聞。
隱居惟此好,詎敢負明君。
六月征蠻傳羽檄,打箭爐中夜鳴鏑。
碉樓盤聚兩川間,敢與六軍爭勁敵。
誰為傳餉萬馬屯,峨峨棧道黃云昏。
風吹絕塞旌旗動,月落危城笳鼓喧。
豨突鴟張勢狡譎,變起倉卒心膽裂。
奮臂一呼常刺史,提刀罵賊齒流血。
同難二十有六人,臨危公獨無逡巡。
逆酋肆毒交矢石,被創而死傷孤臣。
浣花溪畔荒祠古,欲招忠魂淚如雨。
至今昔嶺楓林深,日暮哀哀啼杜宇。
桑柘駢闐數畝間,門前五柳正堪攀。
尊中美酒長須滿,身外浮名總是閑。
竹徑有時風為掃,柴門無事日常關。
于焉已是忘機地,何用將金別買山。
舊宅城南叫畫眉。
故香經雨發春泥。
王孫隨處有天涯。
酒渴倩誰溫茗待,
朝回不見理妝遲。
退紅簾下斷腸時。
寥落中天雁一聲,十年影事記分明。
杏花春滿江南夢,衰柳寒生塞北情。
黃絹詩詞傳女子,白衣談笑傲公卿。
人間盡有埋愁地,獨抱孤芳隱大瀛。
今之瓦亭古蕭關,隴山叢錯高插天。迤北直趨朔方郡,漢唐師出由其間。
迤南六盤勢尤雄,卓然踞地朝群峰。俯窺金城扼天水,矯若八翼排長風。
當時問道軒轅回,秦皇漢武夸雄才。六飛登山并騁望,昔之旌旗安在哉!
連峰積雪照天白,鳥飛蕩蕩不敢越,秦川東望空茫然。但聞隴頭流水聲嗚咽,使人對此腸斷絕。
有元之世南道通,從此徑達河湟中。國朝因之遂不改,懸軍萬里收青海。
爾來防邊諸健兒,馳驅峻阪如坦夷。邊郡轉餉歲不絕,名王共入時有之。
傳車駱驛悉經此,嵯峨長作西藩籬。
書生有筆徒縱橫,抵掌未勒燕然銘。愿假崆峒一片石,上為國家頌威德。
傳之三十六屬國,率爾梯航萬世無終極。
綠溪無限桃花樹。漁舟誤入花深處。
流水自成村。數峰青到門。
避秦人在否。芳草年年有。
世外事紛紛。山中空白云。
曲廊斜轉接修篁,坐倚層巖意興長。
細草敷榮侵塌綠,野花爭艷襲衣香。
碧梧枝上聽蟬躁,翠柳堤邊看鶴翔。
此際閑身無一事,怡然嘯詠自徜徉。
世路風波不見君,
一回見面一傷神。
水流花落知何處,
洞中桃源別是春。
黃山云海真奇絕,極目波濤任明滅。
參橫月落翠羽啼,還向湖陰踏香雪。
是香是雪留春痕,非香非雪招春魂。
六浮閣外萬橫玉,暝煙疑入羅浮村。
斜陽海氣澄,微風海波動。
珊瑚冷掛月輪寒,玉蕊冰花一齊凍。
香耶雪耶兩不知,蛟背湘妃寒入夢。
忘機最好伴閒鷗,鶴渚蘆田幾度游。
一棹漁莊倚秋雪,愿從花海泛扁舟。
東壁圖書府,清華映上臺。朝廷重文治,近侍總英才。
獨罷金門直,遙辭玉署回。平生王逸少,臨別恨難裁。
從來歡聚意,不似別情深。愛子清如玉,論交已斷金。
云霄開逸翮,山水稱閒心。浩蕩乾坤大,相思何處尋。
園亭曲曲似山深,有約睢陽著諫林。莫道舊筌真忘卻,愛君元是百年心。
溟濛酥雨足花臺,為報春工次第開。自是主翁深避俗,不須園吏候人來。
坐石援琴一曲馀,隔墻鳴鶴亂池魚。也知識到無聲處,綠野堂中恐未如。
寫卻林塘更寫山,墨池終日未曾乾。非關有意留蹤跡,描畫平生與后看。
才說宜休夢也清,杖藜今見幾人行。昔年丁卯橋邊事,別是乾坤一段情。
短草蒙茸花半菲,開門徙倚對春暉。野人不解主翁意,谷口年年恨未歸。
云隈矮屋壓筼筜,風雨時時撼草堂。長老相尋談故事,武侯坐石已非羊。
爛菊垂枝傍竹叉,清芬絕勝弄春花。洗觥繞徑酣吟賞,為惜西風老歲華。
嫩葉柔條押障青,頓教圖畫失真形。老松怪底生崖壑,不作人家倚屋屏。
鑿破寒江活水侵,放船隨處是山陰。仰天歌罷滄浪曲,落日歸鴉已到林。
木節疏疏葉漸繁,果奴千樹沒人看。年來不管浮生計,睡足東窗日幾竿。
清風橋頭思古人,囊無蘇君金百斤。田廬僅僅足老我,鳶魚上下逃形真。
棚花別主自成芳,似待詩狂與酒狂。未許懸車消息近,邊陲烽火日來忙。
超然臺高秋半時,幽香自許幽人知。分付西風莫相怨,朝來已放出墻枝。
不讓西園景致多,洛中輸我老摩挲。秪緣恩重懷憂蚤,為倩風篁作浩歌。
位先八座裴公府,家近扁舟范蠡湖。見說午橋風骨好,壽時曾入畫中無。
冰添渠水分馀潤,風到松林卻半回。進退有機饒自得,更于何處見胚胎。
招隱山頭第四泉,坐來深汲見奫然。主人一挽天河力,引到方壺已十年。
南山真見北山移,莫怪名家擅兩奇。好看畦蔬春雨足,許多滋味自家知。
道源深處在人求,分得濂溪別院幽。花底酒杯池上釣,年來魚鳥不相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