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駿游沙溪洞
聞有沙溪洞,公將柅使輪。
還如探禹穴,應見避秦人。
石繖形容古,琳房氣象春。
若逢丹輦客,問取虎文巾。
聞有沙溪洞,公將柅使輪。
還如探禹穴,應見避秦人。
石繖形容古,琳房氣象春。
若逢丹輦客,問取虎文巾。
聽聞有個沙溪洞,您將要停下車駕前往。就好像去探尋禹穴一樣,應該能見到如同避世的秦人。那里的石傘模樣古樸,仙宮充滿著春天的氣象。如果遇到乘坐丹輦的仙人,問問他們虎紋頭巾的事情。
柅(nǐ)使輪:柅,阻止車輪轉動的木塊,這里指停車。使輪,使者的車駕。
禹穴:傳說中大禹葬地,在會稽山,后泛指探幽訪勝之地。
避秦人:指避亂隱居的人,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中避秦亂的桃花源人。
石繖:即石傘,形狀像傘的石頭。
琳房:仙宮,道院。
丹輦客:乘坐紅色車輦的仙人。
虎文巾:有虎紋的頭巾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友人子駿要去沙溪洞游覽,詩人聽聞后寫下此詩,可能當時社會相對穩定,人們有閑情逸致進行游覽探勝活動,詩人對友人的這趟行程充滿好奇與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游沙溪洞之行的關注與遐想。其特點是借助典故和想象營造神秘意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詩歌創作風格。
山路雪消梅半吐,隔林光已見疏明。
凍醪似蜜從誰賞,斲句如冰得我驚。
臥樹照溪春思凈,細香留客暮寒清。
胡塵未遠邊風急,十載花前笑不成。
嘗聞鄭公聲跡留契丹,忠義肝膽人所難。生民莫識兵革面,坐令中國如石磐。
英靈鐘稟固有異,端拜而議獨膽寒。在天景星地朱草,無乃嘉瑞之鬰蟠。
鄭公遺范后必大,飛木架學罄苑蘭。朝廷搜獵不待次,樞柄足辦談笑間。
幸令天下已妥貼,夢寐聊以寄東山。小春桃花破紅萼,和氣簾幕風輕帆。
降嵩孕昴掩周漢,酒杯瀲滟香初闌。復聞五福一日壽,但愿膺此比鶴鸞。
亟隨環召歸禁密,發揮事業安塵寰。
憶宰分寧日,逢師溪水頭。
裁書訪彭澤,倚杖話荊州。
幻世吾方夢,迷津子作洲。
禪心如密付,更為小淹留。
密云初識雨前春,未羨官廚送八珍。
正苦睡魔須料理,愧無妙語敵甘新。
兵分刺史千余騎,系出洪崖幾世人。
麗句新詞鄰大雅,豈將文體效梁陳。
夜直沉沉浴殿南,春風想對百花潭。
藤床轉枕尋余夢,粉壁題詩倚半酣。
追記舊游時一笑,勸參真理莫多談。
白頭粗試絲綸手,歸去扶犂意亦甘。
乃翁名見豫章詩,學術傳家有大兒。
四海共推文賦早,三年應訝省郎遲。
生逢側席求賢日,即是摩霄聳壑時。
若到朝廷問衰朽,為言藏縮畏人知。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
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
只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故老凋零盡,君猶識了翁。
深知名節似,不但里閭同。
政府方交辟,高賢豈久窮。
他年汝溪上,伴我釣秋風。
道出仙都下,溪深草木閑。
陰晴老農事,豐稔此心關。
誰削千尋石,云藏萬疊山。
王程元有限,那得更躋攀。
白頭逢世難,無地可推愁。
曉日瞻天闕,春風憶御溝。
他年余老蜀,萬戶子封留。
尚記臨川郡,谿山爛漫游。
云峰何岧嶤,去天余幾丈。其下蔚華林,幽禪屹相向。
我游先朝暾,海日射巾杖。飛蓋不須持,步步蒼松障。
山僧知我來,羅立鳧雁行。提攜兩行人,為我談實相。
一種勿弦琴,三嘆無聲唱。開軒面東南,千里入俯仰。
西登妙高臺,更欲茲曠望。土斷澤繞山,煙濤渺云浪。
恐是六鰲連,蓬壺墮莽蒼。又疑鯨入海,偃脊起青嶂。
時方老火熾,金石流欲煬。須臾變云雨,為作雄風壯。
翻手回涼秋,掀舞千林響。誰云免水宮,自是神龍藏。
三高如可作,吾欲五湖訪。洗足巨浸心,振衣孤峰上。
寄語夸奪流,得飽但相忘。長哦可當歌,踏月下空曠。
平湖下明月,湛如奩濕銀。遙憐鐘陵客,臥看繁臺云。
我欲故山去,向來車已巾。淹留屬中秋,顧愁愁單身。
停杯問青天,誰駕此玉輪。分光到蓬屋,殷勤月夫人。
張郎嗜讀書,占畢聞比鄰。胡為嘆今夕,長歌擊匏尊。
似君豈終窮,努力逢休辰。他年和此唱,寄我東南垠。
一抹冷云遮嶺半,千章古木滿巖隈。
山深林合失昏晝,路轉溪回迷去來。
鷹隼翻空何事擊,猿猱緣壁為誰哀。
此行步步山寮界,歸雁詩圖相對開。
老子真祠地,君來覓紙題。
文如士衡后,年與正平齊。
聞說鐘陵郡,官居章水西。
涪翁詩律在,佳處可提攜。
落落薌城二老翁,白須遙映菊英中。
交成晚節人彌淡,吟到寒花句亦工。
灌溉已欣分綺色,扶持還藉挹芳叢。
吾徒素愛凌霜質,相對應知臭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