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宏父 其二
乃翁名見豫章詩,學術傳家有大兒。
四海共推文賦早,三年應訝省郎遲。
生逢側席求賢日,即是摩霄聳壑時。
若到朝廷問衰朽,為言藏縮畏人知。
乃翁名見豫章詩,學術傳家有大兒。
四海共推文賦早,三年應訝省郎遲。
生逢側席求賢日,即是摩霄聳壑時。
若到朝廷問衰朽,為言藏縮畏人知。
你的父親名字見于《豫章詩》,學術傳承家中有你這樣出色的兒子。四海之人都稱贊你很早就擅長文賦,三年了還只是省郎讓人驚訝。生在君主側席求賢的時代,這就是你直上云霄、出人頭地的時候。如果你到了朝廷被問及我這個衰老無用之人,就說我藏拙退縮怕人知道。
乃翁:你的父親。
豫章詩:應是詩集名。
省郎:官名,這里指曾宏父的官職。
側席:不正坐,形容求賢心切。
摩霄聳壑:比喻出人頭地、飛黃騰達。
衰朽:作者自謙之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生逢側席求賢日”可推測,當時朝廷求賢若渴,作者可能看到曾宏父才華出眾,希望他能在這樣的時代有所作為,于是寫下此詩送別并鼓勵。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曾宏父并鼓勵他在朝廷施展才華。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對曾宏父的贊美,又有對時代的期許。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與情感交流。
揚州大艑截珂峨,窗屋連簿上水歌。為人只道招夫婿,心比長江九派多。
幽園不雨動旬馀,小甲殘蔬晚未舒。候月占霞渾不驗,密云消息復何如。
粵城歌吹曉紛紛,隱幾蕭條實飽聞。生菜又從年里見,彩花曾向御前分。有情北雁隨遲日,無賴西郊自密云。最羨梁鴻詩律好,五噫何事悵離群。
小桃花動著枝濃。移得伴衰翁。多謝天公憐我,一時染就輕紅。春光猶在,花枝未老,莫放尊空。休倚半巖煙樹,能消幾度東風。
少日文章世共看,絳紗隨處主文壇。徒懸市駿千金價,猶坐非螭一釣竿。山潤漸知瓊樹長,杯香初泛紫梅寒。君家門閥由來峻,不用高棲擬伯鸞。
鐘離權約同燒汞,呂洞賓呼共屑瓊。便合身隨笙鶴去,底須冠劍葬空塋。墓前蒼干直能奇,勾引先生讀斷碑。見說嘉禾曾有頌,平生行止不須疑。
命也何當百六秋,塵途空戴楚冠游。神能奮處仍飛涕,石有靈兮亦點頭。報國誰堪追定遠,傳家我已愧留侯。姓名他日昭人目,幸不遺污史冊羞。
太乙光分照玉毫,蓬萊應得占金鰲。六朝藻麗原無匹,八代聲華此獨高。姓字雙鉤懸桂魄,鯤鵬六月起云濤。凌煙閣上連牛斗,喜見朱輪映錦袍。
林塘雨過納涼時,箕踞平臺手一卮。影故相依心最苦,絲仍不斷意俱遲。新妝雙照梧桐月,斗艷低垂楊柳枝。城上烏啼人未睡,憑闌欲寄美人思。
龜兒求食緣階楹,料是驚人止復行。半餉不知何處去,依然又在落花坑。
梅庵譜曲。墨沈吹香人似玉。細雨銀缸。一卷紅樓半夢鄉。客腸難醉。莫遣冰弦彈往事。春又花飛。長是銜泥燕未歸。
紛紛飛雪墮青天,窮徹隨鳧信有源。想得王喬之帝所,每來巖下滌潺湲。
墨池秋水石苔寒,晉碣唐書野火殘。一丈草青紺殿里,爭教赤眼不心酸。
夜來湖上漸清涼,燈火遙看水一方。欲向長堤深處去,身隨柳影入波光。
玉墀夜色晝昏昏,催放朝班散侍臣。隨駕上樓同看雪,萬重宮殿一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