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前韻和朱朝奉 其二
攬轡宿心終不效,墜車余骨老猶全。
居仁由義吾之素,處順安時理則然。
名教地中真有樂,色聲頭上豈非禪。
樽前醉客應相笑,一曲悲歌幾處緣。
攬轡宿心終不效,墜車余骨老猶全。
居仁由義吾之素,處順安時理則然。
名教地中真有樂,色聲頭上豈非禪。
樽前醉客應相笑,一曲悲歌幾處緣。
駕馭馬車實現抱負的初心終究未能實現,曾墜車留下的殘軀到年老還得以保全。踐行仁義是我一向的追求,順應時勢、安于境遇也是事理之必然。在名教的天地中確實有樂趣,在聲色之外難道不也是禪境。酒樽前的醉客應該會相視而笑,這一曲悲歌不知有多少緣由。
攬轡:指胸懷大志,有所作為。
墜車:可能指遭遇挫折或困境。
居仁由義:內心存仁,行事循義。
處順安時:順應時勢,安于境遇。
名教:以正名定分為主的封建禮教。
色聲:指塵世的聲色之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經歷了人生挫折,未能實現早年的抱負。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階段,詩人在這種環境下堅守自己的道德準則和人生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堅守仁義、順應時勢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將個人遭遇與哲理思考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學素養。
秋雨移弦望,疲痾倦苦辛。忽對荊山璧,委照越吟人。 高高侵地鏡,皎皎徹天津。色麗班姬篋,光潤洛川神。 輪輝池上動,桂影隙中新。懷賢雖不見,忽似暫參辰。
朱紱臨秦望,皇華赴洛橋。文章南渡越,書奏北歸朝。 樹入江云盡,城銜海月遙。秋風將客思,川上晚蕭蕭。
修文中禁啟,改字令名加。臺座征人杰,書坊應國華。 賦詩開廣宴,賜酒酌流霞。云散明金闕,池開照玉沙。 掖垣留宿鳥,溫樹落馀花。謬此天光及,銜恩醉日斜。
甲拆多應滿藥欄,跨縲心已拂輕鞍。 正疑陰因仍飛雪,豈有春中卻沍寒。 啟蟄候蟲猶自閉,向陽梅子自能酸。 誤成嚴冷非天意,說與人心作好看。
詩書窮生燈,功名平生心。 辛勤鶯遷喬,哀鳴猿投林。 蘭膏誰為容,朱弦無知音。 安能如蜉蝣,隨時安其陰。
匣中取鏡辭灶王,羅衣掩盡明月光。昔時長著照容色, 今夜潛將聽消息。門前地黑人來稀,無人錯道朝夕歸。 更深弱體冷如鐵,繡帶菱花懷里熱。銅片銅片如有靈, 愿照得見行人千里形。
水流云在意,政不限西東。 山澤秋如瘦,江湖道亦窮。 浙音惟我聽,冀眼獨居空。 甚惜匆匆別,西風落葉中。
星稀月沒上五更,膠膠角角雞初鳴。征人牽馬出門立, 辭妾欲向安西行。再鳴引頸檐頭下,月中角聲催上馬。 才分地色第三鳴,旌旗紅塵已出城。婦人上城亂招手, 夫婿不聞遙哭聲。長恨雞鳴別時苦,不遣雞棲近窗戶。
煙柳風花錦作園。霜芽露葉玉裝船。誰知皓齒纖腰會,只在輕衫短帽邊。啼玉靨,咽冰弦。五牛身去更無傳。詞人老筆佳人口,再喚春風在眼
繡戶凝香瑞靄浮,日催紅影上簾鉤。 鶯捎飛蝶穿花去,水學驚蛇抱石流。 綠酒金尊邀醉飲,朱弦銀甲按歌謳。 若教買得春常在,不用良宵秉燭游。
邊塵卷地北風號,泥馬南來駐六橋。 汴水故宮空有月,海門沙溆寂無潮。 銅駝夜泣霜華冷,銀雁秋飛王氣銷。 五國城頭魂不返,傷心誰賦《楚辭》招。
金貂貰酒。樂事可為須趁手。且醉青春。白發何曾饒貴人。 鳳笙鼉鼓。況是桃花落紅雨。莫訴觥籌。炊熟黃粱一夢休。
人生可意。只說功名貪富貴。遇景開懷。且盡生前有限杯。 韶華幾許。鶗鴂聲殘無覓處。莫自因循。一片花飛減卻春。
勢家多所宜, 咳唾自成珠。 被褐懷金玉, 蘭蕙化為芻。 賢者雖獨悟, 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爾分, 勿復空馳驅。 哀哉復哀哉, 此是命矣夫!
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 冰泉懸眾壑,云路郁千盤。 影落齊燕白,光連天地寒。 秦碑凌絕壁,杖策好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