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 其九
今所以知古,賴世有書史。
后所以信今,豈不亦藉此。
昔在韓魏公,治平四載耳。
仁皇實錄就,賊賈獨不爾。
竊位十六年,不奏理廟紀。
咸淳至德祐,抑又可知矣。
國亡邪正混,袞撻筆孰泚。
衰翁抱丹心,但恐將溘死。
今所以知古,賴世有書史。
后所以信今,豈不亦藉此。
昔在韓魏公,治平四載耳。
仁皇實錄就,賊賈獨不爾。
竊位十六年,不奏理廟紀。
咸淳至德祐,抑又可知矣。
國亡邪正混,袞撻筆孰泚。
衰翁抱丹心,但恐將溘死。
如今我們能了解古代,依靠的是世間留存的史書。后世能相信現在的事,難道不也是憑借這些嗎?從前韓魏公(韓琦),在治平年間不過四年。宋仁宗的實錄完成,可奸臣賈某卻不這樣做。他竊居高位十六年,不奏報理宗朝的事跡。從咸淳到德祐年間,情況更是可想而知了。國家滅亡后正邪混雜,誰來持筆褒貶呢?我這衰翁懷著一顆赤誠之心,只擔心自己即將死去。
書史:史書。
韓魏公:指韓琦,封魏國公。
治平:宋英宗年號。
仁皇實錄:宋仁宗的實錄。
賊賈:指賈似道,南宋奸臣。
理廟紀:理宗朝的事跡。
咸淳、德祐:均為宋度宗、宋恭帝年號。
袞撻:褒貶。
筆孰泚:誰來持筆。
溘死:突然死去。
此詩創作于南宋末年,當時國家面臨著內憂外患,奸臣當道,政治腐敗。咸淳至德祐年間,南宋局勢日益危急,最終走向滅亡。詩人以古喻今,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歷史記錄缺失的不滿。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歷史記錄的重要性,批判奸臣誤國導致歷史記載缺失。其突出特點是借古諷今,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南宋末年知識分子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憂慮。
養生無欠亦無馀,種竹圈籬草結廬。鑿地覓甘分乳脈,鋤田得實飽新蔬。壁間數本空王像,架上都無養性書。我自病來能晚食,從今緩步當安輿。
霽景煙霞五色,黃金柳裊,碧玉桃開。再觀升平氣象,處處春回。且追隨、村歌里巷,休耽戀、綺席樓臺。獨徘徊。人看月上,月趁人來。因懷。金陵舊曾游玩,御街燈火,遠照秦淮。勝友同歡,醉聽簫鼓鬧春雷。幾年間、風馳云往,千里外、水復山回。是仙才。飆輪許借,重訪蓬萊。
長安買花者,數株十萬錢。道傍有饑者,一錢不相捐。
騰驤爭羨出群才,望入青云老眼開。京國不辭千里涉,嚴冬卻喜一陽回。人間白璧方諧價,天上黃金剩筑臺。驛路見梅須寄我,寒香應占百花魁。
草徑緣山百折回,霜臺旌旆幾人來。可憐萬丈幽巖外,白日無光凍餒哀。
齊培慧種共耕躬,長育拮據勤苦功。問我于茲何所獲,來隨流水逝隨風。
吳苑西風禾黍黃,越鄉倦客葛衣涼。楸梧夜冷鳥驚樹,霜露秋清蜂閉房。天上出車無召虎,人間賣卜有王郎。干戈滿目難回首,夢到空山月滿堂。
皇天厭凡污,縞素飾下土。清光辟回邪,嚴威折強禦。初飛陋瓊華,既積差鶴羽。一塵茍相千,萬目斯共睹。吁嗟窮陰中,玄機孰能杜。
劍門直逼青天界,夾道森森古柏大。閬中李守留甘棠,歷劫焚馀身不壞。饒他閱盡世滄桑,無物與之堪比賽。孫枝撐臂學拿云,祖干穿出煙霞外。一株交手十人圍,百株槎丫繞環佩。露根抱石臥復欹,亭亭細葉如華蓋。蟠虬渴猊丈六身,物古年深發靈怪。樵不敢視鳥不巢,恐似梓牛生狡獪。一路濃陰曲徑橫,天然畫圖誰可繪。吟風嘯雨春復秋,我來摩挲撫其背。君不見秦時泰岳五大夫,虛含偽寵真無賴。何如此樹濟行人,溽暑涼云堪百拜。
暖日風雩好,晴江祓禊過。徑穿花底窄,春向水邊多。秾艷羞桃李,輕軀稱綺羅。髻搖金婀娜,鞍覆錦盤陀。曲浪留紋羽,峨峰進紫駝。游人傾巷陌,啼鳥避笙歌。坐障陰圍柳,行茵軟藉莎。漱酣香泛渚,滌器膩浮波。富貴唐天寶,風流晉永和。暮歸車馬鬧,珠翠落平坡。
清江碧草兩悠悠,各自風流一種愁。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無伴倚空樓。
車遙遙,江上路。知君心與江水東,水可停流車不駐。出門望風沙,碧云在天涯。少年萬里志,那思早還家。落花紛紛沾綺疏,春來春去傷離居。丈夫官慕執金吾,敢云富貴非良圖。托身自誤不自怨,惟愿羊腸九折無摧車。
射虎年來漸白頭,南山風雪夜悠悠。他時太史傳飛將,肯信平陽第一籌。
朝罷歸來政事堂,衣冠牣宇鶩成行。須臾排馬還私第,一片閒庭鎖夕陽。
四面寒山僻處村,火輪西墜正傷魂。矜能蟲曲常撓耳,不請陰風亂闖門。露滴蕭林孤月白,影搖頹壁一燈昏。誠知人世鮮如意,且借微光讀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