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友人春別
波流云散碧天空,魚雁沈沈信不通。
楊柳昏黃晚西月,梨花明白夜東風。
秋千庭院人初下,春半園林酒正中。
背倚欄桿思往事,畫樓魂夢可曾同。
波流云散碧天空,魚雁沈沈信不通。
楊柳昏黃晚西月,梨花明白夜東風。
秋千庭院人初下,春半園林酒正中。
背倚欄桿思往事,畫樓魂夢可曾同。
波浪流動、云朵飄散,碧空澄澈,魚雁都不見蹤影,音信也無法相通。楊柳在昏黃的月光下顯得朦朧,梨花在東風吹拂的夜里潔白如雪。秋千庭院中,人們剛剛從秋千上下來,春到一半時,園林里飲酒正酣。背靠著欄桿回憶往事,不知在畫樓中的魂夢是否相同。
波流云散:形容天空中波浪般的云朵飄散的景象。
魚雁沈沈:魚和雁都沒有消息,古代常以魚雁代指書信。沈沈,通“沉沉”,深沉、杳無音信的樣子。
昏黃:形容光線昏暗、顏色模糊。
明白:潔白明亮。
春半:春季的中間時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詩人在與友人分別后,于春季寫下此詩,以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牽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寫景細膩,借景抒情,對仗工整。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送別詩的典型風格。
君不見燕南饑民行且泣,膏澤屯來三百日。蠶沙齧盡木皮空,剉末草根充糗食。追胥星火縣帖嚴,官不汝憐需稅石。人生鄉土孰不戀,一殍迫臨那得惜。扶羸載瘠總南逋,鶻面鳥形猶努力。比之坐斃不相保,趁熟庶幾延旦夕。刑司府解兩虛文,道路無言空嘆息。吾皇德并唐虞圣,軫慮斯民期日靖。傳聞一介或可相,不問草茅分政柄。因思治道責有歸,未洽鴻熙臣下病。才豐祿秩即患失,又以材疏難仰稱。蹲而不去噤無聲,老鳳饑烏同一證。西臺入奏沃淵衷,蹴踏群疑開善政。盡蠲秋賦出御女,百色支供皆省并。若稽黃屋帝堯心,一語乂安無不聽。萬方歡喜聲一概,遠過漢家寬大令。三錢斗米說開元,二稅戶除聞大定。限田固是平世法,未免區區與民競。況今江淮歲入數不貲,經畫有方財恐剩。人和天地氣自舒,一雨行隨明詔應。老癃扶杖愿少留,又賴鴻恩拯縣罄。兩河千里麥青青,預賀有年天子慶。
猛象咆哮君合避,只須屏息坐帷中。漢舟幾覆心無怖,記取程家主一翁。
堂上琴樽設,門前杖屨過。壘山成地秀,種菊得秋多。佳會偏傾倒,馀生幾嘯歌。相期共幽事,城市有煙蘿。
云陰低重玉花繁,獨擁貂裘對一樽。不語佳賓是何物,古書名畫滿西軒。
心情休問近何如,冉冉浮生六十馀。抱病久無歡笑興,信緣慵答往還書。容顏也道隨年改,牙齒誰教斗頓疏。何處此身堪養老,萬安山下有村居。
路轉長干渡,洲傳白鷺名。滄波去不息,綠芷復叢生。隱隱江田抱,團團堰日明。鏃沙沈壁壘,墻堞隱臺城。湍古晴霓下,蒲深晝虎行。漁人牽網跡,商女踏歌聲。佳麗千年恨,豪華六代情。經過夕臨眺,誰并客舟橫。
少年名姓滿詞場,千里相尋問草堂。博物每披周石鼓,摛文能賦魯靈光。九龍夜吼門前水,疋馬秋歸嶺外霜。收得秘書盈萬卷,王家事業本青箱。
纖纖不慣調絲竹。夢痕枉上瑤臺曲。艷景滿春城。黃鸝三兩聲。煙籠紅芍藥。葉葉春衫薄。郎自不分明。猶憐妝未成。
堂成仙子捧流霞,文物衣冠見世家。江上青山如玉壘,山中白石亦金華。云連壽櫟千年樹,日映蟠桃幾度花。天府歸榮傳錦里,行看丹鳳降黃麻。
少小帶經鋤,本將兄共居。緣遭他輩責,剩被自妻疏。拋絕紅塵境,常游好閱書。誰能借斗水,活取轍中魚。
偶尋鄰叟問桑麻,踏盡山礬糝徑花。傳得新辭春爛熳,更驚行草醉攲斜。遙知小縣少公事,想見高情照物華。尚念無家甘露滅,一蓑煙雨似玄沙。
鳳山團餅月朣朦,老桂橫枝出舊叢。小友他年春入手,始知蟾窟本來空。
人世少知遇,百年懷抱孤。山亭坐虛敞,邈與天為徒。
病骨那堪玉帶圍,在山心事出山違。中郎有句能成讖,泉石他年待我歸。
席畔幽芳合,相留客盡歡。天將雨色暝,夜使菊花寒。取醉飛觴促,題詩剪燭看。晴明復何處,搖落感秋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