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夜雨同溫純甫方敏之集呂子性書齋對菊
席畔幽芳合,相留客盡歡。天將雨色暝,夜使菊花寒。取醉飛觴促,題詩剪燭看。晴明復何處,搖落感秋殘。
席畔幽芳合,相留客盡歡。天將雨色暝,夜使菊花寒。取醉飛觴促,題詩剪燭看。晴明復何處,搖落感秋殘。
夏淺云高惜阪田,江南比歲賴豐年。
麥秋遍野堪收穫,靈雨愆期倍惕乾。
夜半篷窗聞浙瀝,曉來練浦聽潺湲。
此行往返無他事,益見民情遠近虔。
從知假面類西涼,未得逃名學楚狂。
坐受臺評非過論,行應老子避新郎。
心懸魏闕云霄迥,夢落吳松煙水長。
細數不堪何止七,彊顏一出愧嵇康。
曉起心慵對鏡前。子規啼徹落花天。病中為怯東風峭,不卷珠簾整日眠。
人悄悄,思綿綿。綠楊深鎖一溪煙。供愁夜半中庭雨,滴破吟魂到枕邊。
細竹八九個,桐花千萬枝。坐觀山色近,覓紙便題詩。
竹屋草代瓦,決渠泉繞池。客來無所問,取醉更何之。
霧里凝眸,遙指點、青攢紅簇。渾不識、匡山遠近,廬山面目。峽口雙龍波底吼,峰前五老云中矗。羨此間、風景異人間,康王谷。
停游屐,溪橋熟。漾帆影,春江綠。愛蓮花嶺下,堪留信宿。王粲新添懷古句,步兵不作窮途哭。待船頭、冷月向東升,吹黃竹。
蕪絕當年朝漢臺,東風三月木棉開。
祇今城郭余春色,如此江山稱霸才。
翠羽珠璣曾北去,樓船戈戟竟西來。
休論左纛無消息,沛邑歌風亦草萊。
壓肩行李古郎當,回首邯鄲夢一場。
二月春蠶猶作繭,百年香海竟生桑。
多慚依著為秦贅,且作行歌學楚狂。
靜撫妻孥成淺笑,頭顱尚在好還鄉。
從教病著探葵減,
未放愁攻白發添。
欲看落花時入戶,
風高盡日不垂簾。
祖帳及秋風,談兵語未終。且將三戶政,再集九邊功。
桑土寬民力,鶉賁待詰戎。故山收將士,相約薊門東。
讀書三十載,一出事循良。瑟瑟馀風木,忡忡屬職方。
如何班定遠,亦似杜當陽。秋水人千里,征衣浥早霜。
出門家計輕,此念尚難平。四塞滿烽火,中原無重兵。
閭閻添歲盡,泉石諱時清。獨有棲棲者,風霜萬里行。
峭巘孤城倚,平湖遠浪來。萬尋迷島嶼,百仞起樓臺。
太守憑軒處,群賓奉笏陪。清霜薦丹橘,積雨過黃梅。
逸思歌湘曲,遒文繼楚材。魚貪河岫樂,云忘帝鄉回。
遙信雙鴻下,新緘尺素裁。因聞誇野景,自笑擁邊埃。
龍漠方多孽,旄頭久示災。旌旗時映日,鼙鼓或驚雷。
有志皆嘗膽,何人可鑿壞。儒生半投筆,牧豎亦輸財。
沮澤辭猶慢,蒲萄館未開。支離莫攘臂,天子正求才。
釀熟山中黍,
炰羔宴比鄰。
獨醒非所愿,
樂我羲皇春。
一朵梅花百和香。淺色春風,別樣宮妝。
西湖衣缽更難忘。雪意江天,渾斷人腸。
清夜橫斜竹影窗。贏得相思,魂夢悠揚。
玉溪山外水云鄉。茅舍疏籬,不換金章。
宿草萋萋繞墓臺,
一年一度送青來。
黃泉從未春光到,
苦雨凄風孰告哀。
蚤歲飛榮應宿郎,
至今雞舌尚含香。
未應駟馬誇流俗,
只為慈親樂故鄉。
淡煙籠。碧簾櫳。一縷爐香細細風。
畫樓東。月如弓。來與眉峰,兩下斗玲瓏。
流鶯枝上春將去。杜鵑聲里魂何處。
意無窮。句難工。小立花叢,含愁數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