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復初所藏子昂臨禊帖
昭陵玉函出人間,開平經今四百年。
永和遠距貞觀先,俯仰陳跡俱可憐。
古人學書如學仙,筆鋒誰入玄之玄。
水晶宮里佳公子,風流翰墨皆天然。
我評逸少非真逸,史載深謀并絕識。
獨留繭紙博千金,似是藝成能掩德。
名士由來贗逼真,書空咄咄彼何人。
遺才流落稽山下,修竹娟娟萬古春。
昭陵玉函出人間,開平經今四百年。
永和遠距貞觀先,俯仰陳跡俱可憐。
古人學書如學仙,筆鋒誰入玄之玄。
水晶宮里佳公子,風流翰墨皆天然。
我評逸少非真逸,史載深謀并絕識。
獨留繭紙博千金,似是藝成能掩德。
名士由來贗逼真,書空咄咄彼何人。
遺才流落稽山下,修竹娟娟萬古春。
昭陵中的玉函出現在人間,從開平至今已過四百年。永和年間遠在貞觀之前,回顧過往陳跡都令人心生感慨。古人學習書法如同學仙一樣,誰能讓筆鋒達到玄妙至極的境界。水晶宮里的佳公子,其風流與翰墨都自然天成。我認為逸少并非真正的逸士,史書記載他有深謀和卓識。只留下繭紙能博取千金,似乎是技藝有成而掩蓋了品德。名士向來真假難辨,那書空咄咄的又是何人呢。有才華的人流落稽山下,那里修長的竹子萬古長青。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開平:五代后梁太祖朱溫的年號。
永和:東晉穆帝司馬聃的年號。
貞觀: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
逸少:王羲之的字。
繭紙:用蠶繭制作的紙,這里指王羲之的書法作品。
書空咄咄:形容人失意時的嘆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提及的時間跨度來看,詩人可能是在看到王復初所藏子昂臨禊帖后,由書法作品聯想到歷史變遷、古人的書法技藝和品德等,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題王復初所藏子昂臨禊帖,抒發對歷史和書法藝術的感悟。其特點是將歷史、書法、人物評價相結合,在議論中展現獨特見解。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書法和歷史的深入思考。
湖海三生夢,
乾坤一寸心。
好夢最難留。吹過仙洲。尋思依樣到心頭。去也無蹤尋也慣,一桁紅樓。
中有話綢繆。燈火簾鉤。是仙是幻是溫柔。獨自凄涼還自遺,自制離愁。
荊公宰吾鄞,學校振士風。
石臺足師表,樓王皆儒宗。
留心及水利,經游詳記中。
旱澇切民瘼,往返勞行蹤。
當時青苗法,實惠遍村農。
一旦秉鈞軸,方期恢前功。
任使非其人,海內滋怨恫。
近世行社倉,藉口師徽公。
良法鮮美意,流弊又安窮。
社倉與青苗,得失將毋同。
陳侯七閩秀,六年客西州。
蘭荃自芳潔,應世良優游。
平生耐久朋,政復未易求。
相期故不淺,抗節追前修。
天都萬騎集生羌,
大順城頭赤白囊。
一鏃狂酋驚褫魄,
夜來弧矢直天狼。
霹靂未收聲,閃電不留影。
三更月到窗,半夜驢覷井。
快騎駿馬驟高樓,一塵不動須彌頂。
落花村路暝生煙,客有羈愁夕未眠。
樹底壑深云不去,江心樓正月長懸。
青春得酒消殘夜,白社無書隔一年。
借問伯鸞今寂寞,五噫歌罷向誰傳。
春光好,茅屋野人家。
風皺綠波搖翠柳,日暄紅雨灑桃花。
山外夕陽斜。
笑殺商山綺與園,
幾年煩使護風寒。
只今勛業才如此,
孤負衰顏鏡里看。
花甲填橋性最靈,
春風棲息傍前庭。
有聲未必皆為喜,
空使人人側耳聽。
碧云特地破新晴,小閣玲瓏即玉京。
花影盡如人窈窕,語香多將佛聰明。
思量過此春非淺,歡喜來時病亦輕。
脩到群芳緣恰好,不同開日卻同生。
胡蔓黃河限,秦亡紫塞存。磧沙浮落日,寒霧宿疏墩。哨馬三邊動,燒荒千里昏。將軍拜金印,白骨不曾論。
磧日淡無暉,胡沙驚自飛。望煙尋戊壘,聞雁忽沾衣。大將搜河套,游兵出武威。賀蘭山下戰,昨日幾人歸。
西溪縛屋稱幽居,坐對松窗與世疏。
到眼青山千萬疊,此生安樂更無如。
虛空正體沒邊涯,藏六如何蓋覆伊。
要聽少林無孔笛,從來多是逆風吹。
跋涉雙洋任太虛,塵氛越國好刪除。
長披云樹為疆界,盡為韨樓入券書。
竹戶日窺詩史案,海天風叩首闌居。
有懷砥柱難投筆,幾載凄涼志未舒。
玉華山頭日欲斜,亂石錯落青槎枒。
當人白日橫豺虎,滿地黑月諠蝦蟆。
春愁日結杜宇舌,雨意別作栟櫚花。
浮云直北亦莽莽,長安不見空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