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道院并題雙檜詩
黃堂曾著宰官身,仿佛兒時記不真。
圖志雖存千載舊,棟梁安有百年新。
繁華開落無三日,雙檜輪囷經(jīng)幾春。
應比首陽高節(jié)士,采薇不食為求仁。
黃堂曾著宰官身,仿佛兒時記不真。
圖志雖存千載舊,棟梁安有百年新。
繁華開落無三日,雙檜輪囷經(jīng)幾春。
應比首陽高節(jié)士,采薇不食為求仁。
我曾在這官署任職,兒時的記憶已模糊難辨。地方圖志雖流傳千年依舊存在,可棟梁哪有百年都是新的呢。世間繁華不過短短幾日就興衰更迭,這兩棵盤曲的檜樹卻歷經(jīng)了多少個春秋。它們應該可比首陽山堅守高節(jié)的伯夷、叔齊,為了追求仁義而采薇度日,不食周粟。
黃堂:指官署。宰官身:指為官的身份。
圖志:地方圖志,記載地方歷史、地理等情況的書籍。
輪囷:盤曲的樣子。
首陽高節(jié)士:指伯夷、叔齊,他們隱居首陽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
采薇:采食野菜。求仁:追求仁義。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任官期間,看到浙西道院的圖志和雙檜,聯(lián)想到世事變遷和人生追求,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也存在著一些世態(tài)炎涼、人心浮躁的現(xiàn)象,引發(fā)了詩人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世事無常,贊美堅守高節(jié)。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表意,以雙檜和首陽高節(jié)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追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詩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學素養(yǎng)。
無力理殘妝。傷心淚數(shù)行。整云鬟、翻累高唐。寸草春暉猶未報,扶瘦影、倍凄惶。
駒隙逝流光。東籬菊又黃。憶滄桑、回首茫茫。十二闌干秋寂寞,還是爾、耐風霜。
歲暮添霜鬢,殷勤宵旰勞。
地寒盈尺雪,還慮北風高。
死傍美人魂不孤,
修來何福葬西湖。
多情小小如相問,
為道生前也姓蘇。
斜日冷殘照,高城欲暮天。
遠山寒映郭,湖水暗生煙。
慷慨翻詩卷,凄涼聽管弦。
不須論出處,客里總堪憐。
銷銀綴錦似聞香,
娿娜深煙映畫墻。
為奏清平供奉曲,
折旋應得侍君王。
人去也,人去怯憑欄。
淡墨名題期蕊榜,軟紅塵涴卸雕鞍。
夢直到長安。
試六花院落。正柳綿飄墜,因風無著。吳王舊城郭。記烏衣門巷,小橋簾幕。他州寥索。漫等閑、桃英杏萼。認幽香來處,群芳盡掩,蕙心先覺。
行樂。燕雛鶯友,浪語狂歌,休休莫莫。蘭房繡幄。添新恨,念前約。殢十分芳景,十分春意,休惜十分共酌。任十分、吹老寒梅,戍樓畫角。
高郵少年有王令,
豪氣雄才海內(nèi)無。
當日談兵今可用,
只愁遺像是癯儒。
不奈連朝病,因看上苑春。如何五侯第,又見百花新。日映丹霞暈,煙凝絳幄塵。狂來無藉在,幘岸白綸巾。
真賞誰應共,風流是舊歡。藏書周太史,襆被漢郎官。花氣尊中滿,松聲座上寒。相逢休惜醉,春色欲凋殘。
改席臨虛榭,為歡事每奇。控弦天苑騎,跳劍內(nèi)園兒。小榻時欹枕,疏簾久對棋。稍聞深樹里,風送桔槔遲。
誰謂長安陌,風塵此地稀。山光相映帶,野色自芳菲。旭日薰歌扇,輕花著舞衣。馬蹄歸欲懶,為送惜春歸。
杯中明月醉屠酥,南去晴云夜可呼。聞道五陵歌玉樹,家家拾得紫珊瑚。
紫簫吹散夜烏棲,萬戶春星隰馬蹄。玉女霓裳知有曲,春風莫到帝城西。
風吹衿帽不知寒,
款段奚奴凍亦頑。
縮項鳊魚無可釣,
歸鞭遙指鹿門山。
稚梅非不佳,顏色終敷腴。
惟此老不枯,故能清且臞。
到門投刺忽驚心,往事風流不可尋。
鶯樹乍遷春已暮,鸞弦重續(xù)韻偏沈。
新知悃款神相契,舊仆殷勤酒更斟。
猶有遺孤成似續(xù),傳家何必滿籯金。
謝公故事常攜妓,
白傅高年自唱歌。
更假紅妝知有意,
欲添尊酒十分多。
秋光澄澈。又落葉瀟瀟,吟蛩唧唧。幾杵疏砧,兩行新雁,更勝杜鵑啼血。惹得羈人哀感,制就新詞凄絕。低唱罷、覺愁腸自斷,愁眉頓結。
幽寂。簾捲起。菊影扶疏,正一庭霜月。欲問嫦娥,相邀青女,同話廣寒宮闕。底事天邊蟾影,只照人間離別。吟望處、對蒹葭露冷,暮云空闊。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