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日夜同助甫過李子藩賦二首得湖西二字
杯中明月醉屠酥,南去晴云夜可呼。聞道五陵歌玉樹,家家拾得紫珊瑚。
紫簫吹散夜烏棲,萬戶春星隰馬蹄。玉女霓裳知有曲,春風莫到帝城西。
杯中明月醉屠酥,南去晴云夜可呼。聞道五陵歌玉樹,家家拾得紫珊瑚。
紫簫吹散夜烏棲,萬戶春星隰馬蹄。玉女霓裳知有曲,春風莫到帝城西。
在酒杯中倒映著明月,我們沉醉于屠蘇酒里,向南飄去的晴朗云朵在夜里仿佛也能呼喚。聽聞五陵之地有人唱起《玉樹后庭花》,家家都好似拾得了紫珊瑚般富貴。紫簫聲吹散了夜里棲息的烏鴉,千家萬戶的燈火如春日星辰,照亮了低濕之地的馬蹄。那身著霓裳的仙女想必有美妙樂曲,可春風啊,莫要吹到帝城之西。
屠酥:即屠蘇酒,古代春節時飲用的酒品。
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此處代指繁華之地。
玉樹:指《玉樹后庭花》,為亡國之音。
隰:低濕的地方。
玉女:仙女。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結合詩人所處時代,當時社會可能表面繁華,但也存在著一些潛在問題。詩人可能在與友人相聚飲酒時,有感于社會現狀而創作此詩,表達對時局的思考和憂慮。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情、借古諷今,通過描繪繁華景象暗示社會危機。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深遠、語言華美。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思考。
玉兔甌中霜月色,照公問路廣寒宮。絕勝自酌寒窗下,睡減悲添愁事叢。
天塹誰施填補工,大橋此日慶成功。龜蛇兩岸雙峰接,武漢三分一路通。轆轆風雷車直上,迢迢京廣鈕居中。從今拋卻箜篌引,波浪無驚穩渡公。
問蓬萊何處,風月依然,萬里江清。休說神仙事,便神仙縱有,即是閑人。笑我幾番醒醉,石磴掃松陰。任狂客難招,采芳難贈,且自微吟。俯仰成陳跡,嘆百年誰在,闌檻孤憑。海日生殘夜,看臥龍和夢,飛入秋冥。還聽水聲東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極空寒,蕭蕭漢柏愁茂陵。
開渠筑岸護低田,坐聽鄰翁說去年。賣卻犁鋤買漁網,兒童蕩槳到床前。
菊婢標名,鳳仙題品,紛紛隨處成叢。甚玉釵渾小,寶髻微松。依舊花分五彩,毗陵畫、總付良工。誰為伴,雞冠染紫,雁陣來紅。玲瓏。英英秀質,多想是花神,剪綵鋪茸。卻易分高下,難辨雌雄。疑把守宮同搗,端可愛、深染春蔥。開還謝,從風亂飄,好上梧桐。
千尺相高卓翠珉,雨馀云外露璘珣。鼎湖龍去蒼髯斷,三載叢花不記春。
射鴨復射鴨,鴨驚菰蒲頭。鴛鴦亦零落,彩色難相求。儂是清浪兒,每踏清浪游。笑伊鄉貢郎,踏土稱風流。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頭。
湛露曾聞宴鎬京,茲晨春賞洽孤卿。元臣獨倚恩榮重,老我偏多感激生。拂坐篆煙浮瑞靄,遏云歌吹雜流鶯。無能紀述誇明盛,郢曲傳來強為賡。
靈其顧思,降福來萃。天子受之,馂爾在位。神既享矣,福既均矣。豆斯徹矣,禮之成矣。
零落桃花雨不知,滴階清怨一絲絲。小樓殘月通明夜,無復褰簾一笑時。
山深孤館迥,部落不成城。夜永人無寐,冬溫氣自清。夷音通夏楚,漢地接平營。恩信今無外,邊庭肯背盟。
萬里長江第一橋,千尋如帶束江腰。靈龜黃鶴參差佩,流水白云掩映飄。天上女牛空脈脈,人間車馬渡朝朝。填河何不從長計,七夕徒教鵲力消。
老逢盜賊繁,俛爾度昏旭。蕭蕭數莖發,連月不暇沐。晝常雨中餐,夜或林下宿。深惟昆岡上,誰辨石與玉。茹珍蓋糠籺,飲水即醽醁。相逢破肝膽,豈但皺眉目。大宜適他所,采擷皆可蔌。朅來安且靜,殆若立于獨。南風滿窗檐,衣袂清不醭。梅實得調鼎,松明勝然燭。顧此若蝸牛,殼中少涎足。故人意不滿,蓬蓽無乃辱。置酒對榴花,誓將徙華屋。吾聞學仙者,隨處武夷曲。矧茲秋風近,白酒家有熟。雖無魚羹飯,賴與鹽齏粥。
道人詩思前溪水,流出山來亦自清。謾寄鳳凰臺畔雪,不妨竹里潤琴聲。
舊家池沼。尋芳處、從教飛燕頻繞。一灣柳護水房春,看鏡鸞窺曉。暈宿酒、雙蛾淡掃。羅襦飄帶腰圍小。盡醉方歸去,又暗約明朝斗草。誰解先到。心緒亂若晴絲,那回游處,墜紅爭戀殘照。近來心事漸無多,尚被鶯聲惱。便白發、如今縱少。情懷不似前時好。謾佇立、東風外,愁極還醒,背花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