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蛇笏
孔明廟前柏,手版賊其枝。枯秭無生氣,眾目炫一時。
何如孔公笏,鐵面含霜姿。虺蛇何足道,正氣屢奸欺。
祥符慶歷間,豈無纖人斯。聞之膽為落,不在彼在茲。
圣學億萬年,圣源浩無涯。八傳得巨源,憤學求似之。
遺經與遺物,保護如嬰兒。萬里去復遠,見者咸赍咨。
況此一尺槐,千載孔林思。非無原壤杖,非無少正鈹。
用舍各有時,小大各有施。疇能起段公,共賦甘棠詩。
孔明廟前柏,手版賊其枝。枯秭無生氣,眾目炫一時。
何如孔公笏,鐵面含霜姿。虺蛇何足道,正氣屢奸欺。
祥符慶歷間,豈無纖人斯。聞之膽為落,不在彼在茲。
圣學億萬年,圣源浩無涯。八傳得巨源,憤學求似之。
遺經與遺物,保護如嬰兒。萬里去復遠,見者咸赍咨。
況此一尺槐,千載孔林思。非無原壤杖,非無少正鈹。
用舍各有時,小大各有施。疇能起段公,共賦甘棠詩。
孔明廟前的柏樹,被手版砍折了樹枝。枯槁的枝葉毫無生氣,卻讓眾人一時驚嘆。哪比得上孔公的笏板,有著鐵面寒霜般的姿態。小小虺蛇何足掛齒,正氣卻屢次遭受奸邪欺侮。祥符到慶歷年間,難道沒有小人嗎?聽到孔公事跡他們膽戰心驚,關鍵不在別的而在此。圣學傳承億萬年,圣源浩浩無邊。八代后出了巨源,他發憤學習想追其蹤跡。對遺經和遺物,像保護嬰兒一樣呵護。即便相隔萬里又遙遠,見到的人都感慨嘆息。何況這一尺長的槐木笏板,讓人千年都思念孔林。并非沒有像原壤受杖、少正卯被鈹殺那樣的事,取舍各有時機,大小各有作用。誰能讓段公復生,一起賦寫甘棠那樣的詩篇。
手版:即笏板。賊:傷害。
枯秭:枯槁的枝葉。秭,通“枿”,樹木砍后長出的嫩芽。
孔公笏:指孔道輔笏板,孔道輔曾用笏板擊蛇。
虺蛇:一種毒蛇,這里比喻奸邪之人。
祥符、慶歷:北宋年號。
纖人:小人。
圣學:指圣人的學說。
巨源:可能指某人,具體需結合更多背景。
原壤杖:原壤是孔子舊友,因行為不合禮儀,孔子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少正鈹:少正卯是春秋時魯國大夫,因聚眾講學、擾亂朝政,被孔子誅殺。鈹,一種兵器。
段公:可能指段秀實,唐代名臣,正直敢言。
甘棠詩:《詩經·召南·甘棠》,后人用甘棠來贊美良吏。
此詩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從詩中提及的“祥符慶歷間”推測,可能創作于北宋時期。當時社會政治較為復雜,可能存在奸邪小人當道的情況,詩人借孔公擊蛇的事跡,表達對正氣的弘揚和對社會不良現象的批判。同時,詩中對圣學的推崇也反映出當時學術文化氛圍。
這首詩主旨是弘揚正氣、批判奸邪,強調圣學傳承。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多種意象和典故,使詩歌內涵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和對道德正義的追求。
聞你儂嗟我更嗟。春霜一夜掃秾華。
永無清囀欺頭管,賴有濃香著臂紗。
侵海角,抵天涯。行云誰為不知家。
秋風想見西湖上,化出白蓮千葉花。
多情應解,留連春意,滿地縈花惹絮。
王孫何在不歸來,又遍滿、閑門要路。
咸陽原上,姑蘇臺下,腸斷綠波南浦。
迢迢歸思碧連云,解送我、春山盡處。
絡緯催涼,斷虹收雨,庭梧報秋。繞郡城、千頃煙波綠,正魚肥酒美,名冠東州。芰荷風細,蒹葭煙淡,宛在瀟湘南岸頭。凝望處,似桃源洞口,初泛蘭舟。
賢侯。醞藉風流。向庭訟閑時多宴游。有信陵家世,梁園客右,才華高掩,沈謝何劉。政聲朝奏,除書夕至,即看歸趨丹鳳樓。須眷戀,況新堂瑩澈,好共遲留。
小小中庭,深深洞戶,誰人笑里相迎。有三年窺宋,一顧傾城。
舞態方濃,簫聲未闋,又黯離情。怎奈向,贏得多情懷抱,薄幸聲名。
良宵記得,醉中攜手,畫樓月皎風清。難忘處、憑肩私語,和淚深盟。
假使釵分金股,休論井引銀瓶。但知記取,此心常在,好事須成。
瓊瓊絕藝真無價。指尖纖、態閑暇。幾多方寸關情話。都付與、弦聲寫。
三月十三寒食夜。映花月、絮風臺榭。明月待歡來,久背面、秋千下。
綺繡張筵。粉黛爭妍。
記六朝、舊數閨房秀,有長圓璧月,永新瓊樹,隨步金蓮。
不減麗華標韻,更能唱、想夫憐。
認情通、色受纏綿處,似靈犀一點,吳蠶八繭,漢柳三眠。
何處難忘酒,朱夏日偏長。湖山地勝瀟湘,十里芰荷香。
柳外新蟬驚晚,樓上疏簾垂翠,簟枕晚生涼。紈扇搖霜月,曲水泛流觴。
流年去,今古夢,幾千場。虛名浮利,輸卻幾許好時光。
幸有碧云深處,存取朱顏綠鬢,流落又何妨。莫厭人世間,頻入醉中鄉。
藺卿全璧我蹉跎。
露顆添花色。月彩投窗隙。春思如中酒,恨無力。
洞房咫尺,曾寄情鸞翼。云散無蹤跡。羅帳薰殘,夢回無處尋覓。
輕紅膩白。步步熏蘭澤。約腕金環重,宜妝飾。
未知安否,一向無消息。不似尋常憶。憶后教人,片時存濟不得。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縷。歌罷花如雨。翠羅衫上,點點紅無數。
今歲重尋攜手處。空物事、人非春暮。回首青門路。亂紅飛絮,相逐東風去。
樓上縈簾弱絮,墻頭凝月低花。
年年春事關心事,腸斷欲棲鴉。
舞鏡鸞衾翠減,啼珠鳳蠟紅斜。
重門不鎖相思夢,隨意繞天涯。
秋盡江南葉未凋。晚云高。
情山隱隱水迢迢。接亭皋。
二十四橋明月夜,弭蘭橈。
玉人何處教吹簫。可憐宵。
莘野寥寥,渭濱漠漠情何限。
萬重堆案。懶更重經眼。
兒輩休驚,頭上霜華滿。
功名晚。水云蕭散。漫就驛亭看。
淺黛宜顰,明波欲溜。逢迎宛似平生舊。
低鬟促坐認弦聲,霞觴艷艷持為壽。
濃染吟毫,偷題醉袖。寸心百意分攜后。
不勝風月兩厭厭,年來一樣傷春瘦。
洞戶深沈,起來閑繞回郎轉。鳳簫聲遠。小院楊花滿。
舊曲重尋,移遍秦箏雁。芳心亂。欄干憑暖。目向天涯斷。
豆蔻梢頭莫漫夸。春風十里舊繁華。金縷玉蕊皆殊艷,別有傾城第一花。
春雀舫,紫云車。暗期歸路指煙霞。無端卻似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