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子野
霜力風威各逞強,老夫絮被不離床。
一貧已幸官將滿,百計無如歸最長。
別后交朋難得信,夢中文字不成章。
從來心似梅花白,莫入東風桃李場。
霜力風威各逞強,老夫絮被不離床。
一貧已幸官將滿,百計無如歸最長。
別后交朋難得信,夢中文字不成章。
從來心似梅花白,莫入東風桃李場。
寒霜和狂風各自逞強肆虐,我這老頭子裹著棉被不愿離開床。幸好我這貧窮的日子隨著任期滿就要結束,想來想去還是回家最為妥當。分別后和朋友很難通上音信,夢中寫下的文字也不成篇章。我這顆心向來如梅花般純潔,可不要卷入那東風中的桃李場。
霜力風威:寒霜和狂風的威力。
絮被:棉被。
官將滿:任官即將期滿。
百計:各種辦法、想法。
交朋:朋友。
東風桃李場:比喻世俗繁華、爭名逐利的場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官將滿”可推測,詩人任官即將期滿,可能在官場中經歷了一些不如意,對世俗的紛爭感到厭倦,從而產生了強烈的歸鄉之情,在此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歸鄉的渴望和堅守高潔品格。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意象運用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情感世界。
當年游俠成都路,黃犬蒼鷹伐狐兔。
二十始肯為儒生,行尋丈人奉巾屨。
千江渺然萬山阻,抱衣一囊遍處處。
或持劍掛宰上回,亦有酒罷壺中去。
昨來禪榻寄曲肱,上雨傍風破環堵。
何時鯤化北溟波,好在豹隱南山霧。
涼風倏以厲,日短夜苦長。大火西南流,蟋蟀鳴我床。徘徊起中夜,攬衣不及裳。念彼同懷友,投袂忽如傷。
弱冠京華游,衣冠九衢列。鞍馬如浮云,與子獨相狎。灼灼桃李花,光華自怡悅。飛沈一朝異,忽若吳與越。
與子別三載,中懷日熬煎。豈不念同心,悵彼河與山。趙璧有時合,隋珠有時遷。安得晨風翼,送我置子前。
心悲亦何為,各愿加餐飯。子游青云途,予守藜藿賤。百代同音徽,何論異鄉縣。黃發會有期,茲盟庶當踐。
誰是子真谷,瑤林一畝窩。
禪關看晝永,勝會得春多。
喜和陽春曲,時聞水調歌。
眼窮今古闊,煙雨幾番蓑。
一言借諭資鐘會,意在張華亦已深。
大抵知言由養氣,可憐晉武有蓬心。
小劫紅羊期已滿。擾擾塵喧,烏兔飛如箭。往日若多來日短。眉峰深鎖何曾展。
從今省識東君面。卷起重簾,為有雙飛燕。桃李秾華才到眼。此情不比尋常見。
世味炎涼參已透。一樹垂垂,綠遍河堤柳。放眼靜看人太瘦。吟魂怕繞屏山岫。
枝上杜鵑啼已久。催得人歸,只恐人歸后。山影自憐非似舊。黃昏淚落拋紅豆。
小院重門深鎖緊。秋月春花,消得閑愁悶。道是悶愁消得盡。那知對景添長恨。
昨夜東風來袞袞。墻角梅花,特報春來信。只恐韶華真一瞬。此情脈脈縈方寸。
不敢輕將西子比。覓得陶朱,欲泛五湖里。畫舸乘風吾去矣。從今洗眼來云水。
忽聽驪歌聲細細。盡是陽春,多道傷離意。后日思量憑雁鯉。尺書時把加餐慰。
宦拙俄驚漸白頭,途窮興轉寄滄洲。寒灰不逐東風暖,歸夢長隨潞水流。日落自憐醒對酒,春深無奈獨登樓。蕭條旅館誰知己,唯有孤衾共敝裘。
閒居頻詠舊題詩,抵掌猶堪見往時。人去赤城空有賦,盟寒白社杳無期。歸裝贏淂玄經在,傲骨唯應賀監知。同好近來零落甚,獨操齊瑟欲何之。
蕭齊寂寞潞河陰,猶喜同袍共論心。意氣已從觴詠見,交情翻為別離深。橐中祗有陽春賦,篋里誰憐孤劍吟。流水高山人去遠,思歸一曲付清琴。
重憶先朝賜葬年,洞庭一曲莫釐巔。春來薇蕨埋山徑,湖上波濤繞墓田。伏臘幾番勞夢寐,關河長為隔風煙。遙憐松槚凋零甚,況復蹉跎寒食天。
闔閭城下是吾廬,猶有平泉片石馀。五畝自堪供釣弋,數椽良可貯琴書。蒯緱不減魚腸色,獨鶴應隨使者車。稚子候門遙憶汝,牽衣何日慰離居。
天使光臨滿院春,入門便是個中人。三生石上藤蘿月,萬劫難忘此日因。
萬里天威在目前,靈山付囑尚依然。寒巖牛火家風舊,清涕垂垂沒后先。
我家傍海隅,常聞風濤作。
去山二十里,不見青山壑。
有時見山容,足已涉城郭。
此行向中華,萬山將籠絡。
不圖臺北路,群峰先崿崿。
有如赴汪洋,河伯先海若。
路出香山間,海山俱寥廓。
四水望西流,連山自東落。
山水交瀠洄,紅塵供插腳。
我車風雷馳,我神尻輪躍。
一出雞籠山,一身脫塵縛。
俯仰洪渡中,天地入冥漠。
一官垂老如雞肋,
百口長貧借鶴糧。
猶有開元舊時曲,
錦袍牙笏再登場。
天荒荒,地眑眑,寥落萬年豪圣少。
一旦有之坐以槁,令此革黨更擾擾,君臣日旰益草草。
我今忽有怨,怨天不速老。
不然手揭浮云,喝破青天十萬丈,置我牢愁天之上。
我愁置天上,炯炯瞳瞳,億千萬年,任汝下人瞻以望。
俯仰兩青空,
舟行明鏡中。
蓬萊定不遠,
正要一帆風。
漫天白雪無端現,
佛室夜艾烏更啼。
相逢解頤足自慰,
勿語俗子念心攜。
萬里先行腳,
三家晚閉關。
曾求詩入海,
亦作史藏山。
聞聲馳鐵騎,過影走金蛇。
進退真神捷,盤旋任屈斜。
毫光團白雪,風雨散梨花。
一氣如相貫,全身總被遮。
陰陽回地紐,狐媚遁天涯。
仿佛陳安技,真堪任虎牙。
范侯來尋八桂路,走避俗人如脫兔。
衣囊夜雨寄禪家,行潦升階漂兩屨。
遣悶悶不離眼前,避愁愁已知人處。
慶公憂民苗未立,旻公憂木水推去。
兩禪有意開壽域,歲晚筑室當百堵。
他時無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