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畫
東風吹寒晴,春事歸花柳。既有杖頭錢,何苦不飲酒。
嗟嗟王孫去,芳草入戶牖。惟有南山高,曉霧亦白首。
去年秉燭游,知有今日否。所以晉名流,酒杯不去手。
東風吹寒晴,春事歸花柳。既有杖頭錢,何苦不飲酒。
嗟嗟王孫去,芳草入戶牖。惟有南山高,曉霧亦白首。
去年秉燭游,知有今日否。所以晉名流,酒杯不去手。
東風吹散寒意迎來晴朗,春天的景致都融入了花柳之中。既然身邊有買酒的錢,為何不去飲酒作樂呢?可嘆王孫貴族已經離去,只有芳草長到了門窗前。只有那南山依舊高聳,清晨的霧氣讓它好似白首。去年還秉燭游玩,哪里能料到會有今天呢?所以晉代的名流們,酒杯從不離手。
春事:春天的景象或農事。
杖頭錢:買酒的錢。
嗟嗟:表示感嘆。
王孫:貴族子弟。
戶牖:門窗。
秉燭游:指及時行樂。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感慨時光和及時行樂的思想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了一些世事變化后,看到春天景象,觸發了對人生短暫的思考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易逝、世事無常,倡導及時行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的經典,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人生的一種思考態度。
故人贈我綠綺琴,兼致白鷴鳥。
琴是嶧山桐,鳥出吳溪中。
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
我心河海白云垂,乃言物性不可違,白鷴愁慕刷毛衣。
玉徽閉匣留為念
家臨清溪水,溪水繞磐石。
綠蘿四面垂,褭褭百余尺。
風泉度絲管,苔蘚鋪茵席。
傳聞潁陽人,霞外漱靈液。
忽枉巖中翰,吟望朝復夕。
何當遂遠游,物色候逋客。
地盡天水合,朝及洞庭湖。初日當中涌,莫辨東西隅。
晶耀目何在,瀅熒心欲無。靈光晏海若,游氣耿天吳。
張樂軒皇至,征苗夏禹徂。楚臣悲落葉,堯女泣蒼梧。
野積九江潤,山通五岳圖。風恬魚自躍,云夕雁相呼。
獨此臨泛漾,浩將人代殊。永言洗氛濁,卒歲為清娛。
要使功成退,徒勞越大夫。
攀云窈窕兮上躋懸峰,長路浩浩兮此去何從。
水一曲兮腸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
松槚邈已遠,天高難訴兮遠負明德,卻望咸京兮揮涕龍鐘。
云門若邪里,泛鹢路才通。
夤緣綠筱岸,遂得青蓮宮。
天香眾壑滿,夜梵前山空。
漾漾潭際月,飗飗杉上風。
茲焉多嘉遁,數子今莫同。
鳳歸慨處士,鹿化聞仙公。
樵路鄭州北,舉井阿巖東。
永夜豈云寐,曙華忽蔥蘢。
谷鳥囀尚澀,源桃驚未紅。
再來期春暮,當造林端窮。
庶幾蹤謝客,開山投剡中。
移疾臥茲嶺,寥寥倦幽獨。
賴有嵩丘山,高枕長在目。
茲山棲靈異,朝夜翳云族。
是日蒙雨晴,返景入巖谷。
冪冪澗畔草,青青山下木。
此意方無窮,環顧悵林麓。
伊洛何悠漫,川原信重復。
夏余鳥獸蕃,秋末禾黍熟。
秉愿守樊圃,歸閑欣藝牧。
惜無載酒人,徒把涼泉掬。
下嵩山兮多所思,
攜佳人兮步遲遲。
松間明月長如此,
君再游兮復何時。
登天門兮坐磐石之嶙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無垠。
紛窈窕兮巖倚披以鵬翅,洞膠葛兮峰棱層以龍鱗。
松移岫轉,左變而右易。風生云起,出鬼而入神。
吾亦不知其靈怪如此,愿游杳冥兮見羽人。
重曰,天門兮穹崇,回合兮攢叢,松萬接兮柱日,試一望兮奪魄,況眾妙之無窮。
薄游京都日,遙羨稽山名。
分刺江海郡,朅來征素情。
松露洗心眷,象筵敷念誠。
薄云界青嶂,皎日鶱朱甍。
苔澗深不測,竹房閑且清。
感真六象見,垂兆二鳥鳴。
古今信靈跡,中州莫與京。
林??永棲業,豈伊佐一生。
浮悟雖已久,事試去來成。
觀念幸相續,庶幾最后明。
八月涼風天氣晶,萬里無云河漢明。
昏見南樓清且淺,復道連甍共蔽虧,畫堂瓊戶特相宜。
云母帳前初泛濫,南陌征人去不歸,誰家今夜搗寒衣。
鴛鴦機上疏螢度,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輝讓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親。
何地早芳菲,宛在長門殿。
夭桃色若綬,秾李光如練。
啼鳥弄花疏,游蜂飲香遍。
嘆息春風起,飄零君不見。
幽郊昨夜陰風斷,頓覺朝來陽吹暖。
涇水橋南柳欲黃,
聞道凱旋乘騎入,看君走馬見芳菲。
仲春辭國門,畏途橫萬里。越淮乘楚嶂,造江泛吳汜。
嚴程無休隙,日夜涉風水。昔聞垂堂言,將誡千金子。
問余何奇剝,遷竄極炎鄙。揆己道德余,幼聞虛白旨。
貴身賤外物,抗跡遠塵軌。朝游伊水湄,夕臥箕山趾。
妙年拙自晦,皎潔弄文史。謬辱紫泥書,揮翰青云里。
事往每增傷,寵來常誓止。銘骨懷報稱,逆鱗讓金紫。
安位釁潛構,退耕禍猶起。棲巖實吾策,觸藩誠內恥。
濟濟同時人,臺庭鳴劍履。愚以卑自衛,兀坐去沉滓。
迨茲理已極,竊位申知己。群議負宿心,獲戾光華始。
黃金忽銷鑠,素業坐淪毀。浩嘆誣平生,何獨戀枌梓。
浦樹浮郁郁,皋蘭覆靡靡。百越去魂斷,九疑望心死。
未盡匡阜游,遠欣羅浮美。周旋本師訓,佩服無生理。
異國多靈仙,幽探忘年紀。敝廬嵩山下,空谷茂蘭芷。
悠悠南溟遠,采掇長已矣。
代業京華里,遠投魑魅鄉。登高望不極,云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為人所羨。兩朝賜顏色,二紀陪歡宴。
昆明御宿侍龍媒,伊闕天泉復幾回。西夏黃河水心劍,千春萬壽多行樂,柏梁和歌攀睿作。
賜金分帛奉恩輝,載筆儒林多歲月,幞被文昌佐吳越。
越中山海高且深,愚謂嬉游長似昔,不言流寓欻成今。
始安繁華舊風俗,荔浦蘅皋萬里余,洛陽音信絕能疏。
故園今日應愁思,不求漢使金囊贈,愿得佳人錦字書。
洛橋瞻太室,期子在云煙。歸來不相見,孤賞弄寒泉。
與君闊松石,于茲二十年。田公謝昭世,韓子秘幽埏。
憶昔同攜手,山棲接二賢。笙歌入玄地,詩酒坐寥天。
舊友悉零落,罷琴私自憐。逝者非藥誤,餐霞意可全。
為余理還策,相與事靈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