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久客思歸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意濃為韻言志約金溧諸友共賦寄錢唐親舊 其八
去郭十五里,翼然屏風山。
上有看經院,創(chuàng)始升元間。
山潤易生云,竹嫩未作斑。
登高佛閣小,四面青回環(huán)。
空門事彌多,永日僧不閑。
歸徑路委蛇,班荊履孱顏。
信美難久留,道遠足力慳。
遙知故山月,問我何時還。
去郭十五里,翼然屏風山。
上有看經院,創(chuàng)始升元間。
山潤易生云,竹嫩未作斑。
登高佛閣小,四面青回環(huán)。
空門事彌多,永日僧不閑。
歸徑路委蛇,班荊履孱顏。
信美難久留,道遠足力慳。
遙知故山月,問我何時還。
離城十五里之外,有座形如屏風的山高聳。山上有座看經院,始建于升元年間。山間濕潤易生云霧,竹枝鮮嫩還未生斑。登高望去佛閣顯得渺小,四周青山環(huán)繞回環(huán)。佛門事務繁多,僧人終日忙碌不閑。歸途中小路曲折綿延,鋪荊草坐看高峻山巖。此處雖美卻難久留,道路遙遠體力漸衰。遙想故鄉(xiāng)山間明月,正問我何時歸還。
郭:外城,此處指城鎮(zhèn)。
翼然:像鳥展翅的樣子,形容山形高聳。
升元:南唐烈祖李昪的年號(937-943)。
斑:竹上的斑紋,如湘妃竹的斑點。
空門:佛教之門,因佛教認為諸法皆空。
委蛇(wēi yí):曲折綿延的樣子。
班荊:鋪荊草于地而坐,指途中休息談心。
孱顏(càn yán):形容山巖高峻。
慳(qiān):短缺、不足。
詩人長期客居異鄉(xiāng),思歸心切,與金溧(今江蘇南京周邊)友人相約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意濃”為韻賦詩言志,此為第八首,寄給錢塘(今杭州)的親友以表歸思。
詩中描繪離城十五里屏風山的清幽景色與寺院生活,由景及情,從“信美難久留”到“故山月相問”,層層推進,直抒客居思歸之情,語言平實,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思鄉(xiāng)言志之作。
夫子風流士,才高恥受樊。長貧思故里,多病乞文園。落日空山暮,清霜十月繁。修程正迢遞,努力為加餐。
此別何時晤,佳期難重尋。扁舟南國遠,歲晚大江深。白首三年客,滄洲萬里心。平沙有歸雁,并起送離音。
石柱山前煙在川,
金鵝浦口浪黏天。
北人凄斷南人笑,
愁水愁風最可憐。
君從南海來,挾策游長安。
玄冠高切青云麗,彩筆翻飛白雪寒。
鳳凰城下風光好,難兄官貴多文藻。
遲日晴開棠棣華,輕煙靜覆池塘草。
池塘草色晚青青,詞客時過謝氏庭。
開尊明月出天上,嬌歌一曲同君聽。
嬌歌宛轉腸應斷,大堤芳草相撩亂。
銀燈照眼酒易醒,錦屏夜閃千花爛。
忽驚云物盡年華,路上王孫苦憶家。
與君俱是天涯客,相看莫怪還相嗟。
此日春風回北闕,黃金臺前草初發(fā)。
正好過從散寂寥,何事旌旗又南粵。
君歸一路春草芳,到日春暉滿北堂。
青霄棣萼遙相憶,好音一寄云天長。
人生亦是風萍爾,臨歧不用多愁思。
他年草色帝城春,策馬看花待吾子。
齊心同體正相因,
祓濯何曾是兩人?
料得盈盈羅襪步,
也應抖擻拂香塵。
送客桃花水,
迎人亂石灘。
船從千丈落,
春到九分殘。
風幔且高卷,
云山須再看。
去時新綠柳,
飛絮已成團。
云薄不成雨,遠天開晚晴。
古苔依壁活,幽草閉門生。
飲酒得真趣,讀書無俗情。
閑居儼林壑,倚樹聽蟬聲。
試問春韶光,何事容易老。
一點丹心死不灰,馀生未便委芳草。
春風出江城,千里送行跡。
朝辭潯陽郭,晡擊湓口楫。
回首眺大孤,危嶼立空闊。
中巒靜容與,澄暉覽日夕。
亭亭何處仙,縹緲迥殊絕。
平湖麗清鏡,修容俯深碧。
氣與江勢趨,神俱旅心積。
斷云掩蒼莽,殘照薄欹仄。
征車重回邁,延佇但今昔。
緬彼百尺峰,嗟此遠行客。
秋風起,旅曲唱甘州。動離愁。雁書可有,聲聲唱曉,有人野眺猛回頭。
耽宦興,幾春秋。清霜老木如許,何處尚勾留。驚鴻渺,影渡白蘋洲。倦遨游。歸來大好,松菊小園稠。
密窺神化自陰陽,云御雷車不可當。
吹倒玉山風信惡,蛟龍回首也須忙。
十州基址難淪沒,二浙源流且溯洄。
秋信最宜吳地看,雪峰飛向越溪來。
江光山色,望里遙天青一抹。
終古寒潮,流到揚州廿四橋。
一帆輕落,流水聲中鄉(xiāng)夢閣。
黯黯離宮,劫后花開寂寞紅。
臭口才開露賊身
看看平地惹埃塵
傍觀不解深藏舌
也作黏牙綴齒人
蘿徑朝飛雨,
莓苔染翠濃。
登山雙屐健,
自擬少年同。
壞戶秋蟲蟄過冬,
發(fā)春來聽佛廬鐘。
陰晴天幻村前景,
開謝花留雪后容。
欲共禽魚參寂滅,
漫憑藥石養(yǎng)疏慵。
壑蛇冉冉誰能記,
偃蓋只看手植松。
春來海上一樽同,今日思君萬事空。欲吊故人歸不得,碧梧零落又秋風。
曾記梁溪一泛舟,甲兵此日未全休。泉臺絮酒何由達,獨立斜陽淚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