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 其三
密窺神化自陰陽,云御雷車不可當。
吹倒玉山風信惡,蛟龍回首也須忙。
十州基址難淪沒,二浙源流且溯洄。
秋信最宜吳地看,雪峰飛向越溪來。
密窺神化自陰陽,云御雷車不可當。
吹倒玉山風信惡,蛟龍回首也須忙。
十州基址難淪沒,二浙源流且溯洄。
秋信最宜吳地看,雪峰飛向越溪來。
仔細觀察自然變化源自陰陽二氣,云駕雷車般的潮水勢不可擋。狂風猛烈吹倒如玉山般的浪峰,連蛟龍也要慌忙回頭躲避。十州的根基難以被浪潮淹沒,兩浙的水流正逆潮而上。秋潮最適合在吳地觀看,那白色浪峰如雪峰般飛向越溪。
神化:自然的神奇變化。
陰陽:古代哲學概念,指宇宙間對立統一的兩種基本力量。
云御雷車:形容潮水如云層駕著雷車奔騰。
玉山:此處形容高大潔白的浪峰。
風信惡:風勢猛烈。
十州: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十個島嶼,此處借指大地。
二浙:宋代兩浙路(浙東、浙西),今浙江一帶。
秋信:秋潮,秋季的潮汐。
雪峰:喻指白色的潮頭。
此詩應為作者秋季于江浙一帶觀潮時所作。錢塘江秋潮以氣勢磅礴著稱,詩人通過觀察自然奇觀,結合陰陽哲學思考,寫下此詩以記錄震撼感受。
全詩以觀潮為核心,通過對潮水勢不可擋的動態描寫,展現自然力量的宏大。既描繪具體場景(如浪峰、逆流),又融入哲學思考(陰陽神化),兼具畫面感與思想深度,是一首典型的詠潮佳作。
東風生色。正錦帷障暖,猩紅云密。我見猶憐,乞借微陰護傾國。一笑釵橫鬢亸,新睡起、娉婷無力。但玉肌、懶近熏爐,遺恨在芳澤。
狼藉。破苔碧。看細雨釀寒,卷簾煙滴。畫欄漫拍。金谷春深酒懷窄。還怕輕妝未整,呼絳蠟、重尋蘭夕。悄未許、冰雪里,野梅聘得。
商飆吹我幃,皎皎九月明。
中夜不成寐,起坐揮鳴琴。
三星入戶低,北斗高未沈。
白露下叢薄,棲禽巢遠林。
美人在云端,相隔若尺尋。
一彈理七弦,但傷無知音。
豈欲有知音,聊以協素心。
抱膝年來學避名,無端世網忽相嬰。
望門不敢同張儉,割席應知愧管寧。
兩世先疇悲欲絕,一家累卵杳難明。
自憐腐草同湮沒,漫說雕蟲誤此生。
晝永巖棲靜,逍遙意適然。
倚松觀舞鶴,枕石聽流泉。
樹遠籠煙沒,云歸讓鳥先。
蒼茫秋色里,獨自下層巔。
叫群孤雁嗷嗷北,
拂面清風習習南。
誰寫詩人循吏墓,
巉巖一片表無慚。
章甫將有資,乃從南越適。問子適何方,泰伯古所歷。
興廢奚足云,賢哲叢今昔。文心言子秘,樂意延陵析。
被裘無妄睨,棲廡有嘉覿。彼觀隆四姓,我想馳三益。
矧我夢寐勞,匪伊朝且夕。送送超庾關,望望彌震澤。
海氣肅襟袂,秋風迅帆席。流霞爍雞陂,寒月皓虎石。
允與素心人,抗論通云霓。邂逅情或對,應求理不只。
無挾玙璠姿,取笑瓴與甋。
舞毒山中誇巨蟒,
問經巖下化靈狐。
不知昨夜飛鳴處,
曾報溪翁到此無。
南江水接北江潮,奈此重瀛隔阻遙。卿在吳頭儂楚尾,就中打槳也魂消。
每勞錦注勸加餐,一枕清涼夢亦安。老母嬰兒無恙也,朔風吹到客衣寒。
京國幾回別,風塵萬里心。
舊游隨世杳,新夢入秋深。
疏雨清尊共,繁霜元鬢侵。
契情煙墨外,點筆助遙吟。
繞幾黃云爇水沉,得詩閒讀契余心。
文章叔夜廣陵散,句法武侯梁甫吟。
且喜空囊收趙璧,不慚擊壤混唐音。
請君便入鷗鳴社,飯顆相從始自今。
冠蓋蕭驊騮,仙郎賦遠游。
玉珂辭帝里,朱戟過滄洲。
海色千門曙,春煙萬樹浮。
早成鹽鐵論,國計借良籌。
□□□□□□□,生涯心在鳳凰臺。
桃花曉落水流去,山鳥晚啼風送來。
古樹影搖霜月滿,冷猿聲裂碧云開。
長關春有愁人分,驛馬相逢去不回。
衡門盡日抱清虛,日午猶翻種樹書。從此盆荷開夏日,儂懷惟有葛天如。
石鼎何年勒篆文,煙花大半落苔痕。草堂一入誰為主,詩句何妨改謝墩。
西泠舊麓。記曉寒徑里,冰苔曾斸。分與櫻廚,剝似蕉心,幾度醉拈香玉。
驚雷忽破鄉關夢,又瘦認、襪羅雙曲。算好春、易過頭番,竟日畫欄憑獨。
無那湖陰翠減,問誰更、采筆重題修竹。回首東風,花暗禪房,燕子初來天竺。
判教領、盡煙霞味,怕一寸、詞腸猶俗。愿少留、伴我清尊,莫放小庭幽綠。
西士無傳不得宗,我公況是有家風。長卿東望輕云夢,太史南游小祝融。
萬里饑寒民所德,半生辛苦學之功。擴充更卒晚年業,殺等猶為小蜀公。
久別重逢岳麓邊,未遑扣謁已招延。杯盤一笑心相下,風雨三更膝輒前。
我愧莫當公過禮,他求無復此同年。年來天厭義風薄,借吃湖南作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