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懷明仲舊鄰舍
久客為鄰憶杖藜,情親端與弟兄齊。
一生磨螘團團走,百事枰棋著著低。
武定波寒看落月,石頭秋晚吊荒蹊。
茅簷作計能成否,破壁何堪草滿畦。
久客為鄰憶杖藜,情親端與弟兄齊。
一生磨螘團團走,百事枰棋著著低。
武定波寒看落月,石頭秋晚吊荒蹊。
茅簷作計能成否,破壁何堪草滿畦。
長期客居時與舊鄰相處,回憶起一同拄杖漫步的情景;這份情誼之深,簡直和兄弟無異。一生像繞著磨盤的螞蟻般團團忙碌,各種事情如同下棋般每一步都不順。在武定江邊的寒波中看落月西沉,于石頭城秋末憑吊荒涼的小徑。曾經在茅檐下謀劃的生計能否實現?如今破損的墻壁外,畦田已被雜草填滿。
杖藜:拄著用藜草做的手杖,代指漫步。
磨螘(mó yǐ):即磨蟻,螞蟻繞磨盤爬行,比喻忙碌無定的生活。
枰棋(píng qí):棋盤,此處代指世事如棋局。
武定:地名,具體所指待考,或為江邊之地;石頭:指石頭城(今南京),代指故地。
茅簷:代指簡陋的居所;破壁:破損的墻壁。
此詩應為作者客居他鄉時所作。詩中‘久客’‘茅簷作計’等語,暗示其長期漂泊、生計未穩的境遇;‘明仲舊鄰舍’指舊日親近的鄰居,可見作者與明仲曾有深厚交往,分離后因思念而作此詩,暗含對故地生活的追憶與現實困境的無奈。
全詩以‘憶舊鄰’為線索,既寫友情之深,又嘆人生之艱。通過日常細節與自然景物的交織,將懷舊與自傷融于一體,情感真摯,語言凝練,是一首反映文人漂泊境遇與人際溫情的佳作。
佛日西傾祖印隳,珠沈丹沼月沈輝。
影敷丈室爐煙慘,風起禪堂松韻微。
只履乍來留化跡,五天何處又逢歸。
解空弟子絕悲喜,猶自潸然對雪幃。
貪程只為看廬阜,及到停舟恨頗濃。
云暗半空藏萬仞,雪迷雙瀑在中峰。
林端莫辨曾游路,鳥際微聞向暮鐘。
長愧昔年招我入,共尋香社見芙蓉。
門前煙水似瀟湘,放曠優游興味長。
虛閣靜眠聽遠浪,扁舟閑上泛殘陽。
鶴翹碧蘚庭除冷,竹引清風枕簟涼。
犬吠疎籬明月上,隣翁攜酒到茅堂。
詞場幾度讓長鞭,又向清朝賀九遷。
品秩雖然殊此日,歲寒終不改當年。
馳名早已超三院,侍直仍忻步八磚。
今日相逢翻自媿,閑吟對酒倍潸然。
伏波恩行動南夷,交趾喧傳四瑞詩。
燕鼠孕靈褒上德,龜蓮增耀荅無私。
回翔雪侶窺簷處,照映紅巢出水時。
盡寫流傳在軒檻,嘉祥從此百年知。
高樓閑上對晴空,豁目開襟半日中。
千里吳山清不斷,一邊遼海浸無窮。
人生歌笑開花霧,世界興亡落葉風。
吟罷倚欄何限意,回頭城郭暮煙籠。
無機終日狎沙鷗,得意高吟景且幽。
檻底江流偏稱月,簷前山朵最宜秋。
遙村處處吹橫笛,曲岸家家系小舟。
別后再游心未遂,設屏惟畫白蘋洲。
掩門三徑莓苔綠,車馬誰來陋巷間。
臥棄琴書公干病,笑迎風月步兵閑。
當秋每謝蛬清耳,漸老多慙酒借顏。
濟物未能伸一術,敢于明代愛青山。
不遇至真傳道要,曾看真誥亦何為。
舊碑經亂沈荒澗,靈篆因耕出故基。
蛙黽自喧澆藥井,牛羊閑過放生池。
蕭條夕景空壇畔,朽檜枝斜綠蔓垂。
使君心智杳難同,選勝開亭景莫窮。
高敞軒窗迎海月,預栽花木待春風。
靜披典籍堪師古,醉擁笙歌不礙公。
滿徑苔紋疎雨后,入簷山色夕陽中。
偏宜下榻延徐孺,最稱登門禮孔融。
事簡豈妨頻賞翫,況當為政有余功。
一尋遺跡到仙鄉,云鶴沈沈思渺茫。
丹井歲深生草木,芝田春廢臥牛羊。
雨淋殘畫摧荒壁,鼠引饑虵落壞梁。
薄暮欲歸仍佇立,菖蒲風起水泱泱。
雨雪正霏霏,令人不憶歸。
地爐僧坐暖,山枿火聲肥。
隔紙烘茶蘂,移鐺剝芋衣。
知君在霄漢,此興得還稀。
長江落照天,物景似當年。
憶昔攜村酒,相將上釣船。
狂歌紅蓼岸,驚起白鷗眠。
今日趨名急,臨風一黯然。
萬蘂爭開照檻光,詩家何物可相方。
錦江風撼云霞碎,仙子衣飄黼黻香。
裛露早英濃壓架,背人狂蔓暗穿墻。
彩牋蠻榼旬休日,欲召親賓看一場。
郢客相尋夜,荒庭雪灑篙。
虛堂看向曙,吟坐共忘勞。
溪凍聲全減,燈寒焰不高。
他人莫相笑,未易會吾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