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見月
中夜月初上,照我東床明。
我心本無事,展轉寐不成。
仰觀烏鵲飛,俯聽蛩螀鳴。
念適從何來,衣食非素營。
三年然后歸,兒女各長成。
婚嫁愿早畢,吾其師向平。
中夜月初上,照我東床明。
我心本無事,展轉寐不成。
仰觀烏鵲飛,俯聽蛩螀鳴。
念適從何來,衣食非素營。
三年然后歸,兒女各長成。
婚嫁愿早畢,吾其師向平。
半夜時分月亮剛剛升起,照亮了我的東床。我原本內心沒什么煩心事,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抬頭看烏鵲飛翔,低頭聽蟋蟀和寒蟬鳴叫。想想自己剛從何處歸來,平日也不經營衣食之事。三年后才回家,兒女們都已長大成人。希望兒女的婚嫁之事能早日完成,我要效仿向平。
中夜:半夜。
展轉:同“輾轉”,翻來覆去。
烏鵲:烏鴉和喜鵲。
蛩螀(qióng jiāng):蟋蟀和寒蟬。
適:剛才。
素營:平日經營。
向平:東漢人向長,字子平。他子女婚嫁之事完成后,便云游四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外奔波三年后歸家,看到兒女長大,引發了對家庭事務和自身生活的思考,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家庭和個人生活,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它展現了詩人對家庭責任的擔當和對自在生活的向往,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關注日常生活和情感表達的一面。
富貴驕人擁廬兒,寒士不遜原壤夷。
傲稱兇德無適宜,長者寄爾渠得知。
使襪聊為廷尉重,命履乃有帝師用,茍非其人千仞鳳。
鸚鵡洲前吊月明,歸來痛飲師劉伶。
此路通南國,于今人少行。
遺民依廟住,曠野用鋤耕。
古木刀痕熟,空山鬼炎驚。
猶聞宿師處,倉猝又招兵。
更化公初召,將行我賦詩。
呼兒同肅客,謂子亦憂時。
不盡相于意,而無再見期。
些章慙拱木,亦復嘆吾衰。
潭潭居府美哉輪,歌舞回頭跡已陳。
東閣早知為馬廐,西曹正可認車茵。
高明易瞰多招鬼,富貴無常忽易人。
看取田文何意氣,雍門未鼓淚盈巾。
天馬從西極,云鵬起北溟。
黍離懷故國,風景過新亭。
文物衣冠會,山河廟社靈。
獨無中上策,一聳漢臣聽。
寄詩曾自日邊郵,眼底江楓幾換秋。
頗憶故人當富貴,又傳新句寫窮愁。
人生不會長彈鋏,心事何知各倚樓。
閑把武昌魚送似,試參風味帝王州。
聞道機心不下鷗,丈夫乃不為身謀。
人間信有城門犬,江滸非無夜半舟。
塞上馬來還反掌,揚州鶴去又從頭。
茫茫世事誰能料,未蓋棺前卒未休。
東風第一番春游,白袷清樽半日休。
花氣未醒蜂蝶懶,宿寒猶??雨云愁。
人煙帶郭居全少,林沼當軒趣迥幽。
吟過小橋歸夢晚,亂鐘何處思悠悠。
約客久不至,春明坐小軒。
墻陰侵霽色,簷暈上波痕。
晴色麥花老,暖風鶑語繁。
午庭人寂寂,桃李亦無言。
隋珠和璧碎一斧,尤物在镕堪萬古。
王陽巾?卷握多,顧家之穴董家塢。
天生五材貴民用,饑不可糜寒不縷。
愿天一拔好愛本,與世潛消禍亂祖。
神奇淮南化為寶,談笑蕭齊價同土。
盡收地力作陰產,剩長桑麻富禾黍。
貨無難得平斗量,行或不赍扣門與。
遼東獻豕易厭欲,昆山抵鵲誰爭所。
建德老死不往來,蠻觸長辭血流杵。
與君生共一雌辰,枌社相違整十春。
肯為江山輕萬里,不嫌風雨住兼旬。
攜書又作鸚洲客,有弟能娛鶴發親。
豈不勸君歸去好,回頭我自愧鱸莼。
關山勞眺望,宇宙憶經行。
地隔南溟斷,天低北斗橫。
高譙聞遠柝,孤枕歷寒更。
只影惟堪吊,殊鄉鮮弟兄。
白頭復何事,又是歲寒來。
方為狙謀芧,俄欣雀應梅。
晨光搽戶牖,春意釀盆罍。
次第湖山境,煙云大劃開。
岡路陰陰忽半規,無盈萬古亦無虧。
鑿開空洞地有眼,劈下廣寒天不知。
小著山河偏影處,平分蟾桂上弦時。
游人莫訝清光少,照見江東幾盛衰。
簡齋以詩冠兩都,鶴山以文擅江東。
茲溪僻在萬山底,遼絕安能來兩公。
或撞天關忤九虎,或走窮海隨六龍。
畏途迂車一笑粲,遠謫信杖雙音跫。
誰其主者林下叟,又誰嗣之大雅翁。
詩題田家足渾樸,帖送石刻何舂容。
百年向氏兩奇遇,千載江山真發蒙。
到今窗戶有佳色,尚想林壑生清風。
恭惟人物一代幾,伊洛既竭岷峨空。
艱虞各行天下半,名數況復參樞崇。
高吟大冊照寰宇,如此過化良亦匆。
泥上指爪東西鴻,精神如水行地中。
偶然流落亦安計,牽合推引驚盲聾。
二公德業吾豈敢,淺陋最識詩文工。
平生此兩大家數,秤較力量能無同。
創聞合祀適有契,一瓣聊借歌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