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寄傲軒
富貴驕人擁廬兒,寒士不遜原壤夷。
傲稱兇德無適宜,長者寄爾渠得知。
使襪聊為廷尉重,命履乃有帝師用,茍非其人千仞鳳。
鸚鵡洲前吊月明,歸來痛飲師劉伶。
富貴驕人擁廬兒,寒士不遜原壤夷。
傲稱兇德無適宜,長者寄爾渠得知。
使襪聊為廷尉重,命履乃有帝師用,茍非其人千仞鳳。
鸚鵡洲前吊月明,歸來痛飲師劉伶。
富貴之人以財富權勢傲慢對待他人,身邊簇擁著奴仆;貧寒之士卻不比原壤遜色,有自己的氣節。人們說傲慢是不好的品德,其實并非完全如此,年高德厚的人將‘傲’寄托于此,那些人哪里能明白。就像張釋之曾憑借襪子受到廷尉的敬重,張良曾因給老人撿鞋而被授予帝師之學。如果不是像他們這樣的人,就如同千仞高空的鳳凰般難得。在鸚鵡洲前對著明月憑吊,歸來后像劉伶一樣痛飲美酒。
擁廬兒:身邊簇擁著奴仆。
原壤夷:原壤是孔子的舊友,行為放誕不羈。夷,等同。
兇德:不好的品德。
使襪聊為廷尉重:指張釋之曾因王生讓他系襪子而受到廷尉的敬重,體現其能禮賢下士。
命履乃有帝師用:指張良為黃石公撿鞋,得到《太公兵法》,后成為帝師。
千仞鳳:比喻高潔難得的人。
鸚鵡洲:在今湖北武漢,禰衡曾在此作《鸚鵡賦》。
劉伶:魏晉時期名士,以好酒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富貴者驕奢、世俗看重權勢財富的現象,詩人有感于此,借詩表達對寒士氣節的推崇和對世俗風氣的批判。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寒士的氣節,批判世俗的傲慢與功利。其特點是用典豐富,通過對比突出主題。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反映了詩人獨特的價值觀和情感態度。
夜橋燈火照溪明,欲放扁舟取次行。暫借官奴遣吹笛,明朝新月到三更。
銅臺舊識嘆離暌,伊洛棠陰眾念齊。世故無端逢客話,宦情何事欲巖棲。天將楚雨催帆驟,風蕩秦云逐馬低。八載一遷春自感,從教黃鳥向人啼。
鐵也真年少。記芳春、松江射鴨,壯懷云表。呼酒南樓鐙似雪,眼底蘧廬恨湫。但醉把、金尊狂倒。老子婆娑知許事,且毋言、食蛤應須飽。傾四座,氣如豹。三長兩短憑誰較。莽來程、支身萬役,黃河青島。日下風和新發興,六十驅馳競效。羨矍鑠、斯翁奇矯。投入前行看戰斗,照須眉、還汝嬰兒貌。歌一闋,為君勞。
寒郊佳處總堪悲,仗劍南行遠我師。入路便知歸有日,到家翻憶別多時。百憂欲灑千行淚,兩地難禁半夜思。宦學惡懷誰共賦,滿床纖管不成詞。
日色西沉,上高臺回觀、天地寥廓。疏星隱現,空一輪明月,昭昭無著。皓然三界外,似百煉、青銅鑒躍。處處恩光被,家家照臨,庭戶啟溟漠。長生萬里清風,助乾坤蕩搖,云霧難作。仙宮寶殿,正爛霞金碧,相輝參錯。大哉銷夜景,鎮千古、含弘磊落。有志攀青桂,蟾宮兔邊看搗藥。
出擁旌麾一俊臣,歸尋松竹作閑人。龍蛇留遺人間世,泉石逍遙物外身。自古神仙皆曠達,由來豪杰豈埃塵。山川良是諸孫老,華表歸來又幾春。
狐裘蒙茸沙磧里,望見玉關驚且喜。關門候吏記曾逄,白發相看淚如水。歸來放馬咸陽原,舊游今有幾人存。斜陽慘淡照籬落,閑看鄰翁戲子孫。
西山樓閣涌波濤,西國高僧見白毫。貝葉有文留藏室,天花無跡上方袍。毒龍在缽秋云濕,馴虎當門夜月高。聽法他年陪相國,定因元亮置松醪。
三千丈發從渠脫,九十日春須我游。出卻草堂三五里,囊中無得一錢留。
泮林堂后面崢嶸,不道詩書恨未平。瓜蔓深坑馀鬼哭,此間學校倚秦城。
險過咸陽百二關,捫蘿猶憶舊時攀。卻憐井底公孫述,虛筑層城據此山。
晝長人倦。正凋紅漲綠,懶鶯忙燕。絲雨濛晴,放珠簾高卷。神仙笑宴。半醒醉、彩鸞飛遍。碧玉闌干,青油幢幕,沈香庭院。洛陽圖畫舊見。向天香深處,猶認嬌面。霧縠霞綃,聞綺羅裁剪。情高意遠。怕容易、曉風吹散。一笑何妨,銀臺換蠟,銅壺催箭。
官舍值淫雨,客衣驚早秋。泄云迷灌木,行潦帶清流。蛛網翻新霽,蟬聲咽暮愁。古今何限事,白首對滄洲。
三多授子文章法,壞衲酬吾老大心。簾捲暮涼煙翠重,一聲云斧覺山深。
雪花飛盡柳花飛,目斷南天雁影稀。月落屋梁人不見,空馀清夢繞漁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