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居庸關
平生愛讀書,反被讀書誤。
今辰出長城,未知死何處。
下馬古戰場,荊榛莽回互。
群狐正從橫,野梟號古樹。
黑云滿天飛,白日翳復吐。
移時風揚沙,人馬俱失路。
躊躇默吞聲,聊歌遠游賦。
平生愛讀書,反被讀書誤。
今辰出長城,未知死何處。
下馬古戰場,荊榛莽回互。
群狐正從橫,野梟號古樹。
黑云滿天飛,白日翳復吐。
移時風揚沙,人馬俱失路。
躊躇默吞聲,聊歌遠游賦。
我平生喜愛讀書,沒想到反而被讀書耽誤了。今天我走出居庸關,不知道會死在何處。下馬站在古戰場上,荊榛雜亂交錯。成群的狐貍肆意橫行,野梟在古樹上號叫。黑沉沉的云在天空中亂飛,太陽時隱時現。過了一會兒狂風揚起沙塵,人和馬都迷失了道路。我猶豫不決默默無聲,姑且吟誦《遠游賦》來排解愁緒。
荊榛:泛指叢生的灌木。莽回互:雜亂交錯的樣子。
從橫:即“縱橫”,形容狐貍肆意亂跑。
野梟:貓頭鷹一類的猛禽。
翳復吐:指太陽被云遮蔽又露出來。
移時:過了一段時間。
《遠游賦》:漢代文學家班彪所作,表達了作者的羈旅愁思。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居庸關地勢險要,是兵家必爭之地。詩人走出居庸關,看到古戰場的荒涼破敗,聯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詩人在現實中遭遇挫折,空有學識卻不得志,因此發出“反被讀書誤”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抒發自身的迷茫與愁苦。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荒涼之景襯悲涼之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詩人特定情境下的心境,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寂寞應甘分,清泠味若何?
四時欲行盡,一歲又閑過。
夜雪曉方覺,朔風晴更多。
尋常閉門坐,抱膝自吟哦。
重煽炎光達遠夷,歸來翻履禍幾危。蠻灘千仞誰云險,卻在城西稿葬時。
帝鑒高齊兩曜明,不緣謗篋罪干城。全歸已爽包尸愿,身比珠犀熟重輕。
熒熒金碧映球瑯,銅柱千春海岳光。莫把云臺浪評品,漢皇元不重椒房。
柱分南裔恢皇度,碑勒燕然兆女戎。一樣親臣連桂掖,到頭功罪欲誰從。
誰道百花新,
一肩挑住洛陽春。
誰云萬里浪,
一腳踏之如長阪。
世路未須愁險巇,
王道平平復蕩蕩。
任它物態幾番休,
持此周旋光爛熳。
豈必騎鶴上揚州,
兼之腰纏十萬貫。
秉燭坐清夜,攤書共草堂。
疏砧秋思早,微雨客衾涼。
雞黍成良晤,風波忽異鄉。
羈愁稍披豁,觸目見琳瑯。
不為愁風雨,還因戀解攜。
途長思老馬,夢短怯晨雞。
離思中年惡,音書后夜題。
片帆何處落,邗水易東西。
陌上行人甲在身
營中少婦淚痕新
邊城柳色連天碧
何必家山始有春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臺南金絡頭。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
更上一層樓,
清風似餌鉤。
纖鱗吞不得,
莫怪釣竿頭。
去年當此夕,步屟過子廬。
候門肅以入,列坐情怡愉。
是時群從集,燈火熒前除。
兒童繞我戲,捋髭牽衣裾。
流光如轉燭,景物與時俱。
痛子竟長往,浮云變須臾。
弟兄我七人,強半歸丘墟。
存者與子三,何堪返黃壚。
在原愛由性,撫時感如初。
百年洵難料,一歲行看徂。
強壯子已矣,我衰當何如?
竹根斷作眠云枕,
木癭刳成貯酒尊。
怪怪奇奇非著意,
自無俗物到山村。
相喚相呼上巳游,
國人無日不思周。
近來烽火遭三月,
那得閑杯逐水流。
東南歸路遠,幾日到鄉中。
有寺山皆遍,無家水不通。
湖聲蓮葉雨,野氣稻花風。
州縣知名久,爭邀與客同。
家塾提綱屬晉齋,
絜齋氣脈遠乎哉。
何時升講開聾聵,
衿佩蹌蹌濟濟來。
我亦攜書作浪游,
春明回首幾經秋。
長恩不作勞薪嘆,
萬卷先藏對雨樓。
垂簾蹤跡混沈冥,
偶話鄉塵亦細聽。
龜伏藥畦機已晤,
鶴驚松露夢初醒。
呼童拾栗供茶果,
索我題詩記竹亭。
解道宦情隨處好,
古今濃淡付空青。
卜年八百數逶迤,
反覆終當類復陂。
舊日龍髯猶在地,
荒陵鵑血好殷枝。
誅奸史筆千年在,
梅禍天心一旦移。
白水金刀聞漢讖,
云臺愿附姓名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