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才問詩于余次韻贈之
秋半說詩秋又闌,覓從忘處更哦看。
不妨味熟心自悟,祗恐業成身轉寒。
竅木野風天倡和,崩溪怪石鬼鐫刊。
扳君更上最高頂,莫羨千金游子鞍。
秋半說詩秋又闌,覓從忘處更哦看。
不妨味熟心自悟,祗恐業成身轉寒。
竅木野風天倡和,崩溪怪石鬼鐫刊。
扳君更上最高頂,莫羨千金游子鞍。
秋已過半談論詩歌,秋天又將盡了,要從遺忘處去尋覓再反復吟誦。不妨對詩的韻味熟悉了自然會有所領悟,只恐怕詩藝有成自身反而更加清寒。風吹竅木是天地在唱和,溪水沖崩怪石如鬼斧神工般鐫刻。拉著你再登上最高的山頂,不要羨慕那些騎著千金鞍馬的游子。
秋半:秋季中間,即中秋前后。闌:盡。
祗恐:只恐怕。業成:指詩藝有成。身轉寒:指生活更加清寒。
竅木:有孔的樹木。倡和:即唱和。
扳: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與陳秀才交流詩歌創作時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人追求世俗名利而忽視詩歌藝術本身的現象。
這首詩主旨是談詩歌創作,強調要深入領悟,追求高境界,不慕世俗名利。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詩歌創作相結合,富有哲理。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獨特見解。
江路寒仍晚,重陽候未回。
遙知新酒熟,不待菊花開。
郊北秋宜眺,村東客好來。
河流向天際,難覓一登臺。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不憩,瞻彼萬仞條。
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時哉不我與,大運所飄遙。
流傳風俗豈無因,柏葉椒花意已馴。
騃女癡兒何所試,牽衣踏地只爭春。
紅老鶯偏趁,綠暗窗難認。等閒飏起楝花風,悶。悶。悶。
妝閣憑殷,舞衫疊黦,玉釵敲璺。
不放東皇閏,權取榆錢贐。送春暫去幾時歸。問。問。問。
明歲新年,水邊郭外,候伊來信。
西郊帶長薄,一徑草亭欹。
野曠秋聲早,林空落照遲。
悠然清興發,共愜白云期。
莫厭歸途晚,紅塵騎馬隨。
化國春偏好,慈闈日自長。仙韶喧法曲,齊勸萬年觴。
白玉重鐫冊,黃金再鑄章。宮中饒樂事,大典對春陽。
冰泮西湖里,人游玉燭中。非關風習習,端為樂融融。
徽音有永坤寧殿,內助無勞德壽宮。未問夭桃與秾李,先須歌詠二南功。
東風一夜轉熙臺,日上瑤池綺席開。可但六宮環佩響,重孫滿眼賀春來。
涌金門外風舒柳,師子園中日放花。何事東皇催暖律,似迎西母探春車。
一枕平安晝夢濃,
起題紅葉數青松。
老于世態無心處,
到處身疑是夢中。
藥石無功日皺眉,筍輿扶強問行歧。
病來不減婁公跛,老去真同顧愷癡。
萬事乾坤猶在夢,一春花鳥未成詩。
風流我愧人豪甚,怕有堯夫暗解頤。
隴上軺軒,江南裙屐,瘦驄閑訪青珉。墮策山郵,小家碧玉窺門。流鶯苦勸東風住,有蓮花、玉盞酬春。論輕柔、弱柳隨風,飛鳥依人。
茅檐紙槅香泥笐,祇桃花曾見,崔護來頻。畢竟風流,氈槌亦解溫存。后來開府珠江上,甚蘭舟、不載桃根。到今朝,誰念師師,白發青裙。
東井移星,北扉占鳳,后房多少娉娗。文戰闌時,風流陣里論兵。蛾眉畫了還重畫,要容齋、筆下調停。與梅妃、生小同鄉,慣妒華清。
五家隊仗風車斗,縱持衡公道,雀燕難平。奪婿瑤光,居然近在銀屏。影鈔小宋蓉城案,妒春寒、半臂爭擎。到今朝、妒婦津頭,風浪猶驚。
萬古情天,鐘情若此,文章官職都休。桃李關中,忍忘楊柳樓頭。貂蟬不換鴛鴦枕,怕煙眉、兩葉橫秋。捧巫山、一段云紅,貴甚封侯。
冰衡玉尺關何事,把星軺謝遣,還我溫柔。天上銀河,從今不隔牽牛。頭銜別署鴟夷子,載夷光、雙泛蓮舟。便相攜,歸隱仙霞,著甚閑愁。
細雨江邊春纜,綠暗。玉箸濕羅巾,佳期定約藕花新。真么真,真么真。
乳燕銜泥飛過,獨坐。邂逅粉郎游,捧觴含笑撥箜篌。留么留,留么留。
松柏陰陰御幄高,
尚衣跪進絳紗袍。
龍行虎步臨黃道,
瑞氣祥云捧節旄。
韶華轉眼匆匆去。游子家何處。
時節又清明,芳草天涯,腸斷鄉關路。
別來猶記憑欄語。相約花時聚。
此日不還家,料得深閨,算我歸期誤。
忽然不然,
如鋏如鉗。
神仙秘訣,
父子不傳。
蒼輅青旗不可望,海隅猶得奉冠裳。
吹塵夢逐條風遠,思漢情隨旭日長。
萬里越人迷貢朔,百年真主闕當陽。
也知報國心無補,愿續「春王正月」章。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池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日以遠,燕臺路正長。
男兒久為客,不辨是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