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孔濟之之金華
余子紛紛氣可吞,青霄萬里合孤騫。
藻芹池冷三年客,絲竹堂高幾世孫。
前輩修名似山斗,斯文清氣在乾坤。
故人要路如相問,為說蒼苔獨閉門。
余子紛紛氣可吞,青霄萬里合孤騫。
藻芹池冷三年客,絲竹堂高幾世孫。
前輩修名似山斗,斯文清氣在乾坤。
故人要路如相問,為說蒼苔獨閉門。
那些人紛紛擾擾,我有氣吞他們的壯志,應獨自高飛直上萬里云霄。你在長滿水藻芹菜的冷寂學舍做了三年學子,是絲竹堂中名門的幾世孫。前輩們美名遠揚如泰山北斗,這文雅清正之氣彌漫于天地間。如果老朋友在重要職位上問起我,就說我獨自守著長滿青苔的門。
余子:其他人,那些人。
青霄:高空。
孤騫:獨自高飛。
藻芹池:學舍的水池,代指學舍。
絲竹堂:可能指孔氏家族有名的堂號,代指名門。
修名:美名。
山斗: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斯文:指文化、文雅。
要路:重要的職位、顯要的地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送友人孔濟之去金華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重視文化傳承和名門之后,詩人對友人寄予厚望,同時自身可能處于一種相對孤寂的狀態。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表達期許,突出特點是將豪情與孤寂融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一種風格,注重對友人的鼓勵和自我情感的抒發。
莫道巖關險,
要荒總一家。
戍樓無鼓角,
戰壘是桑麻。
野靜知民樂,
時清見物華。
林中歸徑晚,
旌旆滿煙霞。
玉顏一夕忽凋零,
彩筆曾題滿畫屏。
三峽行云眉黛翠,
九峰明月鬢鬟青。
梨花夢遠將愁去,
桃葉歌殘掩淚聽。
白傅多情魂未返,
燈寒猶諷佛前經。
王師七月下東方,
國難懸知痛未忘。
豈有亡人仇衛輒,
似聞故劍在昭陽。
檀君廢壤關時局,
衛滿荒營徹舊防。
宵旰兩宮頻左顧,
諸君何以副尊王。
山老骨磷磷,
水清石楚楚。
明月下漁舟,
野煙生極浦。
幽居惟自適,一編聊自遣。
白晝一何長,安不自黽勉。
古人雖往矣,微旨亦須闡。
空檐滴長漏,爐香生寶篆。
每當興會嘉,雙手不釋卷。
嗟哉世俗子,不解親墳典。
何處千杯一放歌,楚云剛好共婆娑。百年幾見都難說,一日三秋不啻過。笑索梅花催拄杖,照眠山月滿行窩。高溪遠卜衡陽下,卻到而今夢更多。
今雨相逢聽此歌,江門漁父老婆娑。紫霞酒盞千回醉,黃鶴仙人兩遍過。遮莫支離親藥裹,何曾造次出眠窩。廬岡準備明朝飯,小市津頭蚌蛤多。
醉石眠花影,
吟廊步蘚紋。
春水綠平野,
夕陽半山紅。
一樽溪上別,
孤棹雨中行。
青兕斑麟列兩行,仙人彩筆染爐香。清都那有閑文字,劫運書成隸九皇。
一緉芒鞋四海忙,何如回首覓靈光。為言鹿苑無生訣,即是龍宮不死方。
紅英落盡青梅小。天涯何處無芳草。憑檻欲沾衣。王孫歸不歸。
問花花不語。望斷春歸處。獨抱影兒眠。相逢爾許難。
庭前嘉樹天然秀。傳家別業承堂構。燈火易黃昏。閑身課子孫。
奇書藏萬卷。試誦先芬遠。隔竹聽吟聲。數它雛鳳清。
屈曲莎堤引興長,
肯辭芒屨踏秋霜。
歸來已奏孤城角,
撩亂梅花落女墻。
茜紅衫子玉肌香
南國風流十八娘
若得青禽傳信早
不教鼙鼓動漁陽
聽琴曾到謝家池,轉眼秋光又入詩。
蕉色每添新雨后,桂香長送好風時。
喜延月影開簾久,貪對花容握管遲。
多少青山排闥入,快招松雪再題辭。
圣主憂勤致治平,
仁風惠澤被群生。
自然四海歸文德,
何用靈符號辟兵。
浮云忽散薊門天,
何處秋風不可憐。
手版東方車騎日,
錦囊名岳岱宗年。
澄清自許人猶望,
畫諾因知客最賢。
豈用路旁稱繡斧,
使君帷去更高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