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蠅頭蝸角兩無營,心地寬閑景亦清。
山色淺深分遠近,云容舒卷弄陰晴。
曉窗對菊思元亮,秋佩紉蘭效屈平。
獨倚西風凝望眼,一行雁影夕陽明。
蠅頭蝸角兩無營,心地寬閑景亦清。
山色淺深分遠近,云容舒卷弄陰晴。
曉窗對菊思元亮,秋佩紉蘭效屈平。
獨倚西風凝望眼,一行雁影夕陽明。
不追求蠅頭小利和蝸角虛名,心境寬閑,風景也顯得格外清幽。山色有淺有深,能分出遠近;云的形態舒卷自如,變幻著陰晴。清晨在窗前對著菊花,想起了陶淵明;秋日佩戴著用蘭草編織的佩飾,效仿屈原。獨自倚靠在秋風中極目遠望,一行雁影在夕陽的映照下格外鮮明。
蠅頭蝸角:比喻微小的名利。語本《莊子·則陽》,蝸牛兩角相爭。
元亮:東晉詩人陶淵明,字元亮。
秋佩紉蘭:屈原《離騷》有“紉秋蘭以為佩”之句,紉即連綴。
屈平:屈原,名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種遠離世俗紛擾的環境,可能仕途不順或主動遠離名利場,在自然中尋求精神慰藉,以陶淵明、屈原自比,表達自己的高潔志向。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不慕名利、追求高潔品格。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自然,營造出清幽意境。在文學上體現了傳統文人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春闈期近也,望帝鄉迢迢,猶在天際。
懊恨這一雙腳底。一日廝趕上五六十里。
爭氣。扶持我去,轉得官歸,恁時賞你。
穿對朝靴,安排你在轎兒里。更選個、宮樣鞋,夜間伴你。
寒食清明都過了,客中無計留春。東風吹雨更愁人。系船芳草岸,始信是官身。
悵望故園煙水闊,幾時匹馬骎骎。別腸何止似車輪。??天天不管,轉作兩眉顰。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開時催謝時。丁寧花放遲。
角聲吹。笛聲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飛。
鏡鸞分影,望天涯腸斷,悄無紅葉。
幾度秋風吹翠被,一縷幽香難滅。
燕卜新梁,花移別檻,回首春如客。
歡情何在,綠楊空銷愁色。
可是今古風流,小喬姝麗,只許周郎得。
金谷珠簾空百尺,不礙夢魂飛入。
釵股盟深,舊緣未斷,月有重圓日。
藍橋路近,乘云先問消息。
推枕床羞下。臨鸞眉不畫。妒深誰復白圭瑕。怕怕怕。飛燕班姬,昭君延壽,孰知淫雅。
背倚荼縻架。淚滿鮫綃帕。白頭吟斷怨琵琶。罷罷罷。采柏賣珠,牽蘿補屋,順天生化。
蘋花零亂秋亭暮。籬落江村路。
棹歌搖曳釣船歸。攪碎清風千頃、碧琉璃。
山銜初月明疏柳。平野垂星斗。
莫辭沈醉伴孤吟。他日江南江北、兩關心。
乍冷還暄,小春時候今朝轉。三分歷日二分休,鏡里清霜滿。
云幕低垂不展。矮窗明、紅麟初暖。老來活計,濁酒三杯,黃庭一卷。
萬里關河,朔風吹到邊聲遠。倚樓脈脈數歸鴻,誰會愁深淺。
最苦山寒日短。但梅花、相看歲晚。何人金屋,巧囀歌鶯,慢調箏雁。
芙蓉清夜游,楊柳黃昏約。
小院碧苔深,潤透雙鴛薄。
暖玉慣春嬌,簌簌花鈿落。
缺月故窺人,影轉闌干角。
蕩紫飄紅芳信斷,都無人問秾纖。吟鞭倚醉問涼蟾。香消金縷篆,塵壓寶妝奩。
夢峽朝云飛不到,一春離緒厭厭。卻疑歸燕礙重簾。心期花底誤,眉恨柳邊添。
夜來小雨三更作。近水處、小桃開卻。
玉女向曉掀朱箔。似與花枝有約。
綠池上、柳腰纖弱。燕子過、誰家院落。
春衫試著香羅薄。無奈東風太惡。
人在玉屏閑,逗曉柳絲風急。
簾外杏花微雨,罩春紅愁濕。
單衣初試曲塵羅,中酒病無力。
應是繡床慵困,倚秋千斜立。
秋蕭索。梧桐落盡西風惡。
西風惡。數聲新雁,數聲殘角。
離愁不管人飄泊。年年孤負黃花約。
黃花約。幾重庭院,幾重簾幕。
風韻蕭疏玉一團。更著梅花,輕裊云鬟。這回不是戀江南。只是溫柔,天上人間。
賦罷閑情共倚闌。江月庭蕪,總是銷魂。流蘇斜掩燭花寒。一樣眉尖,兩處關山。
陌上行人怪府公。還是詩窮。還是文窮。下車上馬太匆匆。來是春風。去是秋風。
階銜免得帶兵農。嬉到昏鐘。睡到齋鐘。不消提岳與知宮。喚作山翁。喚作溪翁。
一徑蕭條落葉深。離腸凄斷月明砧。征鴻送恨連云起,促織驚秋傍砌吟。
風悄悄,夜沈沈。鴛機坐冷曉霜侵。挑成錦字心相向,未必君心似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