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嘆七首 其六
結友何用多,管鮑無三人。
讀書何用博,得少全其身。
君有狥名子,擾擾起風塵。
朝逐富兒餐,暮聯豪士茵。
歸來反如客,魚鳥亦相嗔。
結友何用多,管鮑無三人。
讀書何用博,得少全其身。
君有狥名子,擾擾起風塵。
朝逐富兒餐,暮聯豪士茵。
歸來反如客,魚鳥亦相嗔。
結交朋友哪里需要很多,像管仲和鮑叔牙這樣的摯友有兩人就夠了。讀書哪里需要廣博,學得少些能保全自身。你看那些追逐名聲的人,在塵世中忙亂紛擾。早上跟著富家子弟去吃飯,晚上又和豪士同眠。回到家反而像個客人,連魚鳥都要嗔怪他。
管鮑:指春秋時管仲和鮑叔牙,兩人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狥名子:追逐名聲的人。狥,同“殉”,為某種目的而死或盡力。
茵:墊子、褥子,這里指同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詩人對此現象不滿,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珍惜真摯友情、追求淡泊生活,批判追名逐利的行為。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詩人獨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果決生涯向路中,西投知己話從容。
云遮劍閣三千里,
到頭須卜林泉隱,自愧無能繼臥龍。
古寺臨江間碧波,
石梯深入白云窠。
僧禪寂寂無人跡,
滿地落花春又過。
插花枝共動,含笑靨俱生。
衫分兩處色,釧響一邊聲。
就中還妒影,恐奪可憐名。
珠幡絳節曉霞中,
漢武清齋待少翁。
不向人間戀春色,
桃花自滿紫陽宮。
傳聞燭下調紅粉,
明鏡臺前別作春。
不須面上渾妝卻,
留著雙眉待畫人。
久擅龍門質,孤竦嶧陽名。
齊娥初發弄,趙女正調聲。
嘉客勿遽反,繁弦曲未成。
未得鳴珂謁漢宮,
江頭寂寞向春風。
悲歌一曲心應醉,
萬葉千花淚眼中。
夫婿邊庭久,幽閨恨幾重。
玉琴知別日,金鏡識愁容。
懶寄云中服,慵開海上封。
年年得衣慣,且試莫裁縫。
向晚小乘游,
朝來新上頭。
從來許長袖,
未有客難留。
二八如同雪,
三春類早花。
分行向燭轉,
一種逐風斜。
丹籍生涯淺,
黃泉歸路深。
不及江陵樹,
千秋長作林。
棠棣開雙萼,夭桃照兩花。
分庭含佩響,隔扇偶妝華。
迎風俱似雪,映綺共如霞。
今宵二神女,并在一仙家。
南國承歡日,東方候曉時。
那能妒褒姒,只愛笑唐兒。
寶葉隨云髻,珠絲鍛履綦。
不知飛燕意,何事苦相疑。
鳴鞭晚日禁城東,
渭水晴煙灞岸風。
都傍柳陰回首望,
春天樓閣五云中。
崢嶸徹倒景,刻峭俯無地。勇進攀有緣,即崄恐迷墜。
窅然喪五蘊,蠢爾懷萬類。實際罔他尋,波羅必可致。
南山繚上苑,祇樹連巖翠。北斗臨帝城,扶宮切太清。
餐和裨日用,味道懿天明。綠野冷風浹,紫微佳氣晶。
馴禽演法要,忍草藉經行。本愿從茲適,方知物世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