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御史張月卿
我家元住君鄰州,我父當時亦故侯。
中原百年龍戰野,南濱一日鰲吞鉤。
遺黎常恨舊隔絕,故鄉喜遇新交游。
路人行行望驄馬,山中卻為詩淹留。
我家元住君鄰州,我父當時亦故侯。
中原百年龍戰野,南濱一日鰲吞鉤。
遺黎常恨舊隔絕,故鄉喜遇新交游。
路人行行望驄馬,山中卻為詩淹留。
我家原本住在與您相鄰的州郡,我父親當年也是一方舊侯。中原大地百年來戰火紛飛如巨龍在曠野爭斗,南方海濱某一日像鰲魚吞鉤般遭遇變故。幸存的百姓常常遺憾舊日的聯系斷絕,在故鄉很高興能結識新的朋友。路上行人都望著您的驄馬,而我在山中卻因吟詩而停留。
元:同“原”,原本。
故侯:舊日的諸侯、顯貴。
龍戰野:比喻中原地區長期的戰亂。
鰲吞鉤:形象地描繪南方遭遇重大變故。
遺黎:指戰亂后幸存的百姓。
驄馬:御史所乘之馬,這里指代御史張月卿。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中原百年龍戰野”可推測,當時中原地區經歷了長時間的戰亂,社會動蕩不安。詩人可能在故鄉與御史張月卿相遇,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歷史變遷和表達遇友之喜。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的宏大敘事與個人的情感體驗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的社會狀況和人們的情感提供了一定的資料。
同是人間七十馀,相思無地問何如。
倉皇空憶歸時別,契闊都無落□書。
□去避兵長蓐食,邇來古地且巢居。
題詩甲子應同集,便雁相逢賴啟予。
詩去詩來只月馀,渴心頓解沃心如。
居然咫尺有萬里,如此亂離無一書。
山里黃齏猶可飽,天涯白草更堪居。
漢宮舊日煙花繞,造化胡寧亦忍予。
龍舟渡,疊鼓鬧中流。兒女盡嬉游。玉人良會虛蒲酒,金釵偏見點葵榴。看花心,圖醉意,一齊休。
奈雨里、丁香空挽結。奈萬轉、柔腸無處說。情脈脈,恨悠悠。旗亭怨句高吟罷,清江落日滿離愁。驀心癡,疑汝在,轉凝眸。
鄴下推詩卷。正才人,亂馀入雒,悲秋初遣。文藻江山爭映發,花雨上林春泫。驚落筆、冰絲縈繭。萬里關河笳吹出,怪清郎、執戟承明淺。盤錯地,器方展。
盛名翻藉崎嶇顯。似輕帆、峽穿象馬,灘浚孤扁。麟鳳世間能幾見,何暇較他鴟犬。喜玉燕、頻投身免。從此天衢皆坦步,合旂常、雅頌公兼典。添半臂,紫綾剪。
堯階遜箕潁,
漢祿辭黃綺。
冥鴻漸九逵,
潛虬媚淵水。
絓組世所榮,
幽貞自君子。
懿哉脩嫭人,
遙遙振芳軌。
秉志惟達生,
寧暇掇青紫。
燕趙愜奇游,
園廬竟棲止。
垢氣曾不嬰,
令譽存終始。
高揖謝人群,
恭敬遺桑梓。
潛德信璠玙,
編摩須國史。
欲鐫有道文,
愧匪中郎比。
開口分明便垛根,
指天指地獨稱尊。
成群作隊隨他轉,
幾個男兒有腦門。
回首云邊更看松
風流王謝舊行蹤
不知誰繼諸賢后
夜半來聽六寺鐘
霄漢晴霞卷。近陽回、恰逢覽揆,佳時天遣。堪羨湘東三管麗,筆露非秋仍泫。論黼黻、八蠶抽繭。經術文章兼事業,莫潘江陸海量深淺。光旦旦,慶云展。
風流正不妨通顯。看幽棲、春帆字閣,龍松題扁。洞里癡龍收秘帙,絕勝劉安雞犬。捉鼻事、何須求免。肅肅容臺司禮樂,聽賡歌、如讀唐虞典。還補袞,待紉剪。
復壁金難掩,
重帷玉亦殘。
生塋石翁仲,
死斂白衣冠。
抄豈同瓜蔓,
喪惟剩柳棺。
凄涼蕭寺里,
鬼火不禁寒。
層巒煙火外,
別自有乾坤。
山靜鳥迎客,
云深僧閉門。
登峰低碧落,
開眼見中原。
待月添幽興,
題詩記爪痕。
勝地尋香感慨深
古祠零落樹陰陰
可憐炎宋繁華盡
不及梅花冷到今
璇宮曉色麗新晴
慶祝無疆進壽觥
樂事喜同春日永
昌期常際泰階平
旌隋鶴駕龍為采
樂近鸞輿鳳是笙
不羨石鐘仙乳白
云凝玉露滿金莖
今旦啟茅宇,把酒對花枝。門見弧懸日,堂開履滿時。主人洗愁病,野客同襟期。家事區區爾,能勞長者知。
剝啄驚敲戶,緘題重越疆。將雛新曲妙,遺鯉故情長。兒子嗤豚犬,瓊瑤借寵光。夜闌還擊節,轉益病夫狂。
閱盡滄桑六十年,可歌可泣幾千般。有時不暇歌和泣,且用寥寥數筆傳。
也學歐風不喜專,偏憐象管與蠻箋。漫言此是新風格,嘗試成功自古難。
要知兩儂心,
等是它山石。
此誠不可轉,
彼情無自入。
閑騎小步馬,
獨繞萬年枝。
盡日看花足,
君王自不知。